第二百一十四章 夜谈(1/1)

第二百一十四章夜谈

毕文谦说了不唱歌,现场的观众依然此起彼伏地强烈要求着,但他并没有松口,而是把田振重新招上台,把话筒递给她,自己大步流星地下去了。

和上来的时候一样。哪怕这在礼堂里引起了一阵骚动。

事后,苏虹领着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敲进了毕文谦的房间。

“文谦,这是戴爱怜戴老师,是这次演出团的领队。她想和你聊聊。”

苏虹一边介绍,一边给老太太搬凳子,而毕文谦见状,也一边问好,一边麻利的准备倒水——习惯性的动作,却又忽然猛醒。

“啊,对不起,我差点儿忘了,下午才和张静林说好了,我在这里,一天只喝一杯水。”

认错的模样引得老太太不禁微笑。她已是一头黑白间杂的齐颈发,脸上已生着些许老年斑,深深的法令纹在微笑中显得和蔼,苍老的五官隐约诉说着年轻时的清秀。

“第一次见呐,毕文谦!今年,时不时就听到你的事迹,听说你才读高中,本就有些想见见。我是跳舞的,以前当过中央歌舞团的团长,后来主要在学校里教学了,这几年呢,办了一个拉班舞谱学习班。”戴爱怜一边慢慢说着,一边细细打量着毕文谦,“我呢,根本没想到这么多年了,歌舞团会联系我,请我来当这个领队。但听说这次演出是你提议的,而且是到陕甘宁边区演出,我想想,也就同意了。”虽然苏虹给她搬了凳子,戴爱怜却没有去坐,反是说着说着,又往前挪了半步,“抗战的时候,我主要是在江州,当时,总理他们伉俪就经常关怀我,鼓励我多向民间学习。今天你在礼堂里说的那些话,很好,你这么年轻就能想到这些,并且提出来,做出来,很好啊!”

一番话说得毕文谦有些脸红,他连忙劝着戴爱怜坐下,才招呼着苏虹一起,三个人以品字形坐好。

“戴老师,我厚个脸,叫您一声戴奶奶。其实呢,我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尝试做一些事情,不值当您这么夸赞。”一边说,毕文谦朝戴爱怜摆摆手,“我这个人不喜欢谦虚的,所以更不能随便飘飘然。对了,今天都这么晚了,您找我到底有什么事情?”

戴爱怜听了,又盯着看了毕文谦一会儿,才慢慢问道:“在礼堂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愿意唱歌?”

“因为我本来就没有打算唱啊!具体的说,因为缺水。”毕文谦认真地说,“我不会随便去唱糊弄观众,可我又定量了一天只喝一杯水。我才17岁,勉强还算是在发育,嗓子是一辈子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唱歌也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不能没有远虑。也许您会觉得我过于多虑了,但我的确是这么想的。”

也许,如果没有一唱歌就喝水的习惯,也不会有艾静八卦出来的说法了。

这样的说法,不仅让戴爱怜有些发愣,一旁的苏虹也瞪大了眼睛。毕文谦观察着她们的表情,继续解释道:“在以前,别说录音机了,就连收音机都很精贵;录一张唱片不仅技术上成本不小,录出来的效果也和在现场听演唱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对面为观众演唱,是很常规也很重要的方式。而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中国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完整工业体系,音乐录制的技术也有着长足的发展,可以预见,至少我是深深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磁带,或者说唱片,甚至更便宜而高效的新的音乐传播方式,会走入千家万户。也许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我写的那些歌,但是,唱歌才是我这辈子的理想,我现在的水平,离我希望的境界还有很远的距离。今天我在一个礼堂里少唱一次,是为了今后面向全国人民唱得更好。即使延州的人们对我感观不好了,我也坦然接受。”

一番话说下来,倒是让戴爱怜有些无言以对了。沉默了好一会儿,她才继续问道:“那……你说这几天要采风,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需要团里协调什么不?”

“采风嘛,用不着兴师动众的。”毕文谦呵呵地笑了笑,“也不必演出团费心,就我们公司的歌手,每天留一个人出来,跟我一起到处转转就好。”

也许是时间的确太晚了,戴爱怜也没有再问其他的事情,不久就道声晚安走了。

倒是苏虹多留了一会儿,默默看着毕文谦,忽然吃吃地笑了出来。

“文谦,你真的是想百年后人们还记得?”

“也许是千年也说不定呢?”苏虹眼里的笑意很清澈,毕文谦看着她,码不准她为什么笑,“理想总要远大一些吧……而且,翻翻历史书,那些才情飞扬的佼佼者,往往都是在群星璀璨的时代。咱们作为当代人,说不准自己将来能有怎样的成就,但让这个时代更灿烂一点儿,为之努力,总归是对的。”

品味了一会儿毕文谦的话,苏虹从口袋里掏出一盘磁带来:“这是你今天在礼堂讲话的录音,戴老师听说是你要求的,就和我带过来了。”

“哦……”似乎事情有点儿微妙,毕文谦望着苏虹,思考了几秒,“磁带你先保管吧,不要给任何人。等回了京城,翻录两盘,一盘在公司留档,一盘给王京云,一盘寄给黎华。”

“好。”

“……还有什么事吗?”

“明天你想谁陪你出去采风?”

“……艾静吧。”

那丫头,竟然背着编排八卦。

“好。”终于,苏虹也道了晚安,“另外,文谦,谢谢,给了我这个机会。”

当天夜里,毕文谦躺在陌生的床上,有些睡不着。

戴爱怜是谁,他并不熟悉,但既然曾经是中央歌舞团的团长,并且自称是跳舞的,那多半是在国内这个领域颇有成就的了。而且,她提到了总理,抗战时期的江州,还有因为是来陕甘宁边区而同意当演出团的领队……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似乎本已经淡出中央歌舞团的前辈,是谁,或者说是哪些人,选择推她出来负责这个演出的呢?为什么会这样?

很快,他就想得头疼,加上从京城一路而来的疲劳,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