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出去了。``.萧得玉见章杏满脸倦色,连忙给她上了一杯茶水,轻声说道:“小姐要不去歇会?”
章杏摇了摇头。她睡不着。
外面天气晴好,却也只是表象,藏在红灿灿的里头已是乌云暗滚,不过片刻就能换了天去。
他们是死是活,许就是看这么一遭了,在狂风暴雨中站住了,方能有看见明日的希望,站不住,便会碾落成他人脚下的泥,从此就只能任由践踏。
只片刻间,天就黯淡了下来。
立春在院子咋呼叫道:“哎呀,要下雨了。”
萧得玉看了章杏一眼,见她正眯着眼,连忙蹑手蹑脚出去,将立春拉到一边了,训道:“真是怎么教也学不好!都这么大了,还这般毛躁!不过是变个天,就咋呼叫起来,以后能指望你做什么事?”
立春缩着头,偷偷瞧了萧得玉一眼,又飞快垂下去。
萧得玉指着她,还要说,不防头顶突然落下豆大雨来,眨眼功夫,就将她身上浇湿了。两人抱头跑到屋檐下去,雨越下越大,只一会,就在屋檐下就流成了线。
萧得玉拍了拍身上的雨水,对立春说道:“去,去,你快去看看那边院子晾得几匹新布收了没有?”
立春应了一声走了。萧得玉在门口站着,没有听到屋里的响动,以为章杏是睡了,她快步到隔壁屋里换了一身,将头上的水绞半干了。再回房里。章杏并没有睡,就在窗口坐着。看外面电闪雷鸣。
三四月的雨。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惊人的湿气。还有些微晚冬的寒气。若是沾上了,只怕会闹一场病。
萧得玉连忙关了窗,一边说道:“夫人怎地开了窗?这会虽然没有风,但湿气放进来,屋里的东西明日就都要搬出去晒太阳了。”
章杏回桌前坐下,也不知在想什么,呆愣愣出神。萧得玉看了她一眼,再不敢出声了。只拿了抹布将窗格的雨水擦去。
章杏突然转头说道:“从明日起,锦绣阁就不要接外面的活计,空下来的人手都去织房帮忙。”
萧得玉心里诧异。因是织房后开,他们这边的铺子出息大头都是接绣活卖绣品所得,如今萧氏的绣品已是在京口这边慢慢打出名头来了,要是不接绣活了,怕是好不容易积累的人气只怕都要散了大半去。
萧得玉张嘴想问,瞟见章杏莹白沉静的脸,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应了一声是。
小暑跑乡间收了两车粗麻回来。还来不及将货卸下,就急匆匆跑到后院门口。让门口的婆子传话,说是有要事。
萧得玉很快就出来,脸色都有些白了,打量小暑,见他安好,方松了口气,问道:“出了什么事?能不能缓会再回,夫人正在用饭呢。”
小暑还有些气喘,说道:“这事不能耽误,需得请夫人赶紧拿主意。”
萧得玉见他这般着急,连忙将人引进来,一边做,一边低声问话。
小暑低声说道:“西南那边已是打起来了,沐恩候夺了四县,说太子乃是冤杀,是武恩侯一系企图谋朝篡位呢!”
萧得玉脸色一下子白了,惊问道:“你是从哪儿得到的这消息?确定吗?”
小暑低声说:“这还能有假?我收麻时遇到了咱们里正,这是他跟我说得。”
萧得玉将小暑带到章杏面前来。
章杏听了小暑的回话,点了点头,说道:“你这次下乡里,还听了些什么事儿?”消息如是通过上面传过来,已是晚了。其他一些另有渠道探得消息的,定是要做些动作了。
小暑说又压低了声音说:“听说裕安那边清理河道的河工挖出了一个半人高的石碑,碑上写着:苍天已死,红巾当道。那边的人都传遍了,说这是天兆,这天下要改朝换代了,红莲大王乃是真命天子!”
章杏诧异看着小暑。
小暑煞有其事说:“我去收麻时,遇了好几伙人正往裕安去呢,说是要入红莲教。”
章杏不禁一笑。
小暑发誓说:“夫人,这是我亲眼见的!”
章杏笑着说:“我知是你亲眼所见,只是,这事你也相信?”小暑愣住了。章杏又问萧得玉孙宝珠两人,“你们相信吗?”
萧得玉都快吓死了,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孙宝珠摇了摇头。
章杏笑着说:“你们别跟着外面的人乱传。红莲大王是不是真命天子,我不知道,但我猜那石碑十有**是预先就埋在河底的,专等着在光天化日之下挖出来。”
小暑当初听了这事,心里也跟着澎湃过。红莲教的事情闹了好多年了,江淮这边许多人都知道,每年的三四月间,江淮等地的粮价就会慢慢落下来。草木开始生长发芽,再难都能到外面寻到吃食,种子播下去了,许多周期短的过了不半月就能摘采下来用了。再过些时日,瓜果都熟了,更是不用愁。粮价到这时就会下落许多了。过不了多久,新粮也收上来。陈粮就更不值钱了。
江淮等地的米商都知这个行情,多数都会在青黄不接时挣最后一把。这年也一样。过了二月,米商的铺子里已是没多少存粮,然而原本预料要降下来的粮价却突然飞涨了起来。
这天下,要大乱了。
这消息似乎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流言越传越凶险,什么西南沐恩侯自立为王,一夜之间夺衮州,云都等数县。宣威将军洛勇大败,刘沉舟的人马已是过了河西,不日就要到榆阳了。
榆阳距离盂县多近啊,不过四五日就能到了。
还有淮河河工在清理河道时挖出了昭显天象的石碑,上面写着什么,苍天已死,红巾当立等字。清理河道的河工当时就闹了起来,杀了管制的监工督事,将他们的尸体挂在船头之上,拥红莲教主为红莲大王,在河堤上面开坛收教众。听说一天之内就收了近千教众。
一时间,淮河两岸都惊动了。这些红莲教众神出鬼没,官兵一来,他们就散了,官兵一走,他们就又聚集起来
(草稿)(未完待续。。)I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