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学,你这是让我们为难啊,要不是这样,你现代诗和古代诗分别作一首得了,这样大家都不用选择了。”这时一个记者起哄道。
顿时,他的观点得到了众人的支持,然后,众人都把目光投向李晓峰。
“各位,你们这是为难我这一个小小学生娃啊!”李晓峰无奈的一滩手说。
顿时,下面的众人给李晓峰抱以一个微笑。
“这样吧,我作一首古诗来送给各位记者朋友,至于现代诗,我也会在作完古诗后,再想一下给他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如何?”
“好!”
不过,边上的丁擎忠和张玉玲却是有些不信的看着李晓峰,这是李晓峰找死的节奏啊,即要古诗又有现代诗,这是什么节奏,明显不对啊!
这时,边上的张玉玲轻轻的拉了一下李晓峰,不想让他上了这群记者的当,可是李晓峰却是无动于衷,还是我行我素。
丁擎忠也看在眼里,心里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到底还是年轻,没想到记者这一个小小的捧了一下,就让他忘乎所以了。
同时,也扶着头,有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现在他最好的希望,也就是希望李哓峰作的诗不是那么差,能应付得过去就行,至于其他的,还能说什么,毕竟这是即兴作诗,而且是两首诗一起作,这完全是找抽的节奏,他都不是知道李晓峰是怎么会上这样的当。
最重要的是,李晓峰有底气呢,还是口出狂言呢?
“各位记者朋友,那第一首古诗就送地各位记者朋友,题目就叫《教学楼前送记者》。”然后,李晓峰开始停了下来,本来有些吵杂的场面顿时安静下来,都等着李晓峰的诗。
于是,李晓峰在地上开始走动起来,当李晓峰走出两步的时候,第一句诗从李晓峰的口中说了出来:“寒雨连江夜入吴。”
顿时,所有人听到这句诗时,眼前顿时浮现出了深秋,一场秋雨来的不是时候,那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当李晓峰再次起出两步的时候,他的口中再次传出来了一句诗:“平明送客楚山孤。”
立刻大家好像是看到了清晨,一个人站在哪里,送别友人,形单影孤,就好像是楚山一样,显得那些的凄凉。
当李晓峰再次走出了四五步时,李晓峰的口中顿时传来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顿时,这些记者立刻感受到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前两句只是写了一个清晨,送别友人的情景,可是,后两句,顿时笔锋一转,他们仿佛看到了李晓峰面对网上众人的指责,我依然为不动,如同冰心一般,让人看个透彻。
同时,更是看到了李晓峰在这场别人的责问之中,孤独傲立,由现实的现象,转化为诗中的意象,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真是好诗,真是好诗!”
不时有人称赞起来,要知道,这个时候,能来这里的,除了记者,大多都是莫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有着很强的鉴赏能力。
“一片冰心在玉壶,看来李同学这诗一出,别人再想指责,那也不可能了,我都捧出一颗冰心来让你看了,你还能挑出什么毛病吗?”
“好啊,我们这一次没有白来,有多少年来,我们记者这行苦,可是,又有谁能体会我们作记者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辛,现在,终于有了这一首写给我们记者的诗,虽然是李同学写给自己的,不也同样是写给我们的吗?”
“对,这也是写给我们的,一片冰心,谁人能体会,有时间,为了采访一个新闻,等个几天也是正常的事情,累如狗,可是,又没有办法向谁说,只能有苦自知,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不理解,更有别人的小瞧,我们这些作为小报的记者几乎都是没有人权的。”
“你们小报苦,我们大报同样苦啊,可以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感谢李同学为我们记者证名。”
顿时,所有的记者都开心的鼓起了掌,掌声立刻成片的响了起来。
同时,那些围观的人也在听到了这首诗后,不断地鼓起了掌,毕竟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李晓峰竟然写出了这么好的一首诗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古有曹植,才高八斗的七步诗,今有才高五斗的李晓峰,虽然李晓峰走了十来步,可是,才华当然是不用多说的,得到了所有在场的人一致好评。
这时,丁擎忠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李晓峰,他也没有想到,李晓峰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好的诗,虽然不敢说与早上的那首诗比美,但是,绝对不比荷花池边的《送三(2)班张玉玲》差上几分。
而张玉玲却是一脸崇拜的看着李晓峰,双眼不住的眨着,好像想要看看眼前的李晓峰是不是真的是原来那个李晓峰,还是披着李晓峰皮的另外一个人。
双眼冒着小星星的张玉玲却是看到了李晓峰转过头来,盯着她看,同时还小声地说道:“是不是特别崇拜哥啊,如果崇拜,那哥可是给了你机会了,要抓紧啊!”
“你……”可是,看了下四周,发现四周的人都在谈论着那首诗,几乎是没有什么人看向她们两人。
“哼,等着,我一定要让你好看,竟然这么说!”
等了一会儿,众人才反映过来,又重新把目光投向李晓峰。
“哪个,大家中午都饿了,大家去吃饭吧!”这时,丁擎忠主任也反映过来,立刻准备带人去外面吃饭,毕竟现在这些记者是他不能得罪的。
“丁主任,等一下啊,李同学还有一首现代诗还没有写呢?我们还想先问读一下李同学的大作再去,你看行吗?”
“这个,这个——”丁主任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把目光重新还给了李晓峰,“这得看李同学怎么想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