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招亲。

杨文霄将这四个字在心里翻来覆去咀嚼了片刻,问道,“那她的要求是什么?”

“不能是平民,年纪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相貌好,人品佳。当然,比武招亲这纯属自愿,想参加就参加,我玉池国不强求。”青叶道。

杨文霄点了点头,“好,这事儿我会交代人去办。”

青叶闻言大喜,忙向杨文霄道谢。

杨文霄摆了摆手,“青莲公主受伤了,这些时日就在行宫养伤吧,殿试快开始了。”

青叶明白,恭声应是。

殿试一直都是杨文霄和永安帝共同主持,接下来的时日杨文霄该忙起来了,他若是无要紧事就应安静如鸡。

殿试,这是大齐的大事,是杨文霄瓦解世家势力最重要的途径。

殿试的考题就杨文霄永安帝杨昊三人出,由三人监考,试卷由三人批阅,完完全全的不让世家人插手。

这种情形之下,考中者就成了天子门生,是杨家的嫡系。

这些人按照能力被派往各个岗位,几十年下来,把那些世家人几乎全挤了下来。

前朝那种官员全有世家子弟充任的情况不复存在,世家的势力大大的削弱。

当然,这些人当中可能有一些已经暗中投靠了世家,世家有钱,用钱砸,总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动摇。

所以这也是杨晔巡视各地的原因。

这种情况不可避免,该揪出来就要揪出来。

不过总体上来说,科举制度,是杨文霄砍掉世家势力的最主要途径,所以殿试在他心中一直是重中之重。

殿试期间,若非是要紧的政务,一律押后。

童三郎这些天一直当着保安队长在京城里守门巡逻,殿试开始,他老老实实的进了宫参加考试。

殿试一共两天,地点是在大明宫前的空地。

空地上已经被侍卫们搭建了小小的格子间,每个格子间里有桌椅卧榻马桶,三餐的饭食和笔墨纸砚由皇家提供,考生只需人来就成,旁的什么都不用带。

此时是三月,天气不热,但也不冷,在简易的格子间里可以受得住。

童三郎自打去年会试之后就没正经看过书,甚至考试的前一天他还在城门口守大门,这会儿拿到了考题,他皱眉思索了一番,提笔开始写。

考题分为帖经、策问、诗赋、墨义四部分。

帖经就是从书上摘抄一句话,把关键词空格掉,类似于后世的填空题。

策问就是取时下的一个热点,政治、经济、吏治都有可能,让考生阐述,等于是命题小论文。

诗赋就是作诗词。

墨义就是从书上摘抄一段话,让考生解释意思,并且以这段话写一篇小论文。

这四个部分算是全方位概括了考生的能力,有死记硬背,有阅读理解,有创作,最终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全看各个考生的积累。

死记硬背的部分最好写,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童三郎捡着自己会的唰唰唰填写了起来。

策问问的是农家子弟如何发致富,并先富带动后富,让全村的人都跟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