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杀人不留名(1/1)

“275方向,雷神CTX-206型无人机一架,待其通过后25秒开始向A点冲刺,我已经在小地图上标记了。

A点距离其巡逻轨迹绝对距离,已经在蓝牙骇入范围内,等下一架通过后,记录其识别码,我会将其无痕重置为循环播放模式。”

莫娜用红外镜观瞄了一会儿,对周克交代了一番,然后瞅准时机升起外骨骼机甲的滑轮,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快速向前冲去。

外骨骼机甲在复杂地形下,自然是需要双足模式前进的。不过在平地上还是可以用鞋侧可升降式的橡胶轮组,这玩意儿技术难度并不高,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大功率、静音的平衡车而已。而且可以在几米的刹车距离内,实现从0到60公里时速的急加速/急减速。

同时,双足和滑轮的组合,也就彻底省掉了履带模式,简化了结构——反正履带比轮子唯一的好处,就是地形通过性更强。但履带通过性再强,也强不过双足模式。

“为什么要设置成只有蓝牙模式才能强行后门骇入?要是设置成可以WIFI,甚至直接远程遥控,岂不是更方便。我们又不是在玩《看门狗》。”周克有惊无险地闪到下一个藏身点后,忍不住轻轻吐槽了一句。

莫娜冷声哂笑:“你以为雷神公司的研发人员是傻的么?那么明显的骇入漏洞,他们集成系统的时候会发现的!只有蓝牙这种局限性很明显、协议又落后复杂的漏洞,才能躲过他们的排查!”

调侃归调侃,两人的警惕心并没有放松。1分多钟后,下一架无人机绕到这个点上空时,就被莫娜用蓝牙后门给骇了,静默置为循环播放模式。

所谓“循环播放模式”,就是这架无人机的摄像头和雷达探头会被暂时关闭,同时把上一圈巡逻时拍到的、如今还存在本机缓存内的图像,无缝循环播放。

这样,就可以欺骗到监控机房里的人类监视员,以及系统的自动图像识别算法。

当然,要想这么做,不仅得有海康威视当年留下的骇入后门权限,还得有非常老辣的手法、现场搜集足够多的调试参数。

比如,莫娜得精确知道这些无人机绕一圈要多少时间,这样才能现场设置“循环播放的素材持续多久”——否则,要是实际绕一圈是12分零5秒,她截取的循环播放素材却只有12分钟整,那么每隔12分钟就会积累出5秒钟的误差。

时间久了,就算机房里的人类玩忽职守,系统监控的自动算法也肯定会发现异常。

除此之外,监控图像是以数字加密文件的方式传输的,莫娜的骇入还得加入一些随机扰动,改变数据MD5码,免得系统算法发现前后两个数据包完全雷同——

在这方面,算法的敏感度远远比人类肉眼高得多。值夜班的人,或许会觉得“凌晨四点这种时候,无人机每一圈拍到的东西都一模一样”是很正常的。

但算法的对比能详细到每一个字节,哪怕前后两圈只有一片空中正在飘飞的落叶,或许都能带来几十KB的数据差异。所以如果两轮的图像文件每个字节都一样,那妥妥的是作弊。

骇客之间的战斗,就是这么无声无息。哪怕双方还远没有正面交手,博弈已经深邃到了小白难以理解的高度。

“内外圈各黑掉了一架无人机了,先去监控室。”十几分钟的蹲点隐匿、暗中操作后,莫娜终于搞定外围,松了口气。

两人一路上挑了两个依然是当年海康威视系规格的摄像头,黑掉,循环播放,终于摸到了监控室外面的走廊上——

这么些年过去了,雷神公司内部的很多监控摄像头也都换了新规格。有些已经不是海康系的产品,接口协议也是全面更新,所以莫娜不可能一个个全部都黑掉。只能是挑出容易黑的,先黑出一条路来,然后把监控室这个中枢端了。

“监控室的门果然是三重加密。要机械钥匙和虹膜ID、个人信息一起解锁,从外面看来是打不开了。”莫娜来到监控室门口,近距离仔细观察了一下门禁,得出如是结论。

“那就先去旁边那个房间调试。”周克说着,蹑手蹑脚地开路,打开了同一条走廊上、一间离监控室不足10米的小房间。

里面堆放着一些正在充电的扫地/拖地机器人,应该是个保洁仓库。

进去之后关好门,莫娜拿出一个可编程的变声扩音器,然后又打开随身携带的窃听器接收仪,鼓捣起来。

刚才一路潜入进来的时候,莫娜在门卫室旁边,布置了一台枪式窃听器。

那种东西其实上个世纪就有了,可以通过远程消弭非指向杂波,精确获取某一个方向上的声波,CIA和KGB都用过。莫娜手头的海康威视版,无非也就是精度和抗噪更强。

有了那玩意儿之后,莫娜就可以采集到传达室里的人说话的声音,然后通过调音器逆变,给出相对模拟参数。

这样一来,周克对着扬声器对应的麦克风说话时,扬声器里出来的,就是门卫室里的安保人员的语音音色——如果不考虑科技层面的解释,用通俗的人话翻译一下,那就是跟《名侦探柯南》里,柯南用蝴蝶结模仿毛利小五郎的声音一个原理。

只不过,柯南用的是玄幻,莫娜用的是科学。

“相对参数设置好了,上吧。”莫娜鼓捣了一阵调音,比了个OK的手势。

周克和她一前一后重新离开保洁储藏室,回到监控室门口两侧,然后摁了呼叫键。

周克开始模仿其他警卫的声音:“唐纳德,快开门!我刚才在自动售货机上抽到了‘再来三瓶’,你们喝不喝,百威的。”

屋子里安静了几秒钟,才传出一阵骂骂咧咧:“威尔森!你又玩忽职守了!喂,要我开门你也好歹站到门禁摄像头面前,我看不见你!你知道规矩的。”

周克:“我这不就站在这儿么!你瞎了!不喝拉倒,我自己喝四瓶。”

屋里又嘀哩咕噜了几声,终于发现了问题:“靠!朝门口的摄像头这是坏了么?真辣鸡!”

说归说,那人还是打开了监控室的门。

穿的是便服,没有防弹衣。

然后,他面对的就是空荡荡的走廊。

就在一愣神的工夫,一枚亚音速子弹击穿了他的头颅,而且是刁钻地直透太阳穴,让他丝毫没有挣扎惨叫的机会。

屋里还有一人听到异动连忙站起来,可是还没来得及转身,也被一发子弹掀掉了天灵盖。

湿热的脑浆泼洒在监控台上。

周克和莫娜分别把两名监控员的AR眼镜也彻底砸碎。

“快!2分钟内关闭全部传统安保禁制!拿上他们的ID,还有把头砍下来,连脖子一起——眼珠虹膜扫描的时候要用到!人格芯片可能也会有用!”

“生命体征终止之后,云端系统会在5分钟内多次尝试重连人格芯片,要是还连不上,就会报警的!”

两人都知道时间不多,所以手脚非常麻利。两分钟之内处理完监控室里的一切,然后直奔资料室和样品库。相关的情报工作,莫娜在来之前早就做足了。

“你拿样品,我拷数据。”

两人分工明确,莫娜第一时间开始复制文件,还把某些通过区块链和量子通讯加密的防拷文件、连同二代固态硬盘一起拔走。

周克则把仓库里的各种隐身吸波涂料样品各自拿了一袋,还有些别的需要用到的高精尖样品。

凡是用保险柜锁起来的东西,他们统统用铝热剂定向爆锁器破拆——不熟悉这玩意儿的,就当《底特律变人》里,马克思上史特拉福大厦楼顶时开锁那玩意儿来理解。

短短两三分钟,周克就收获颇丰。翻到最后,在破拆开一个最结实的保险柜时,他赫然发现了个意料之外的收获:

“这不是F44隐身战斗机计划的吸波涂料么!居然也在这里!蒙扎克总统前几年不是宣布过、跟大明谈判裁减隐身军备谈判、放弃这个项目了么?”

周克的语气中,颇有几分欣喜。

F44隐身无人战斗机,是一款美国空军如今还在研制中的战机。

因为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机、F22猛禽和F35,都是预期服役到2050年代要退役的。(2045年,F14~18绝大多数都已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飞机坟场里了,封存总数超过6000架,只有少数F15/18还在服役。)

按照本来的计划,F44无人战机如今已经该研制成功了,再有2050年前就该正式服役。

不过,因为数年前那场变故,美国对传统军事力量的需求大大削减,所以一直延期了下来。目前看来,2048年能造好样机就不错了,正式服役至少2053年以后。

总统先生据说也用这个烟雾弹跟大明讨价还价、要求双方都暂缓开发第六代战斗机。大明方面表面上也同意了。不过实际上各方似乎都在台面以下偷偷积累各项零散技术。

“太好了,这也带走,说不定能掩饰我们此行的真正目的呢。”莫娜也很快想到了这玩意儿的妙用。

虽然他们造不出隐身战斗机,但是偷了这玩意儿,正好可以鱼目混珠,让追查者把目光误导到“大明间谍”这个错误的方向上去。

“全部到手了,撤吧!”周克和莫娜搞定一切时,外面已经传来了无人机和防卫机器人密集的动静。

很显然,本地的互联监控中心,已经把“监控室里那两个人意外死亡”的消息,辗转传递给了雷神公司的有关人员。

外面围上来这些,都是雷神公司自己的安保力量。

至于军方和内务部队的人,应该不会来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