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听到吩咐,陈秋回了一声,转身就办事去了,其他四人紧随其后。
柳城的五位集主一离开岩洞,陈秋就说道:“牛城大哥,这个黑袍老鬼,也太踏马地狠心了,简直杀了不眨眼。这要是把所用人都杀了之后,还打不开那个破祭台怎么办。”
牛城说到:“如果这地缝低下的人被杀光了还没有打开祭坛,那就只能杀地缝上面的人了,如果地面上的这些人全部都杀光了,还是没有打开祭坛,就只能从我们这些集主自己的领地上再找人了。”
刘四:“没想到这个黑袍子竟然这么的凶狠。这要是杀个几万人还打不开呢。”
李放骏:“没办法,这就看城主怎么做了,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只能听命行事,还能有什么办法,要是违逆了城主,大家就是一死。”
牛城说到:“李放骏说的对,大家听命行事,先看看再说,大不了我们一死罢了。”
陈秋:“这到底是个什么破祭坛,需要用这么多的鲜血来破除。”
疤脸大汉说道:“先不管那么多了,说不定情况没有那么遭,我去把那些王庭来的气脉境,全部集结起来,这最后一批人都是我带过来的,我集结的也方便些。你们就分头去集结那些劳力吧。”
疤脸汉子向着大家打过招呼,就先走一步了。
-------
午鞅在休息的岩洞之中盘膝而坐,一头浓密的黑发之中,有一只白色的小老鼠在不停的闹腾着,
而午鞅的周围围着一群黄色的小老鼠,不停的串来蹿去。
在午鞅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群人正在呼呼大睡,算是修养生息。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人影走进了这个岩洞之中,只见这个人影一走进岩洞之中就大声的喊到:“都醒醒,全部集合。”
这个进来的人扯着嗓子一喊,吓得小白鼠一下子就钻进了午鞅的怀里。就连地上的几只小老鼠,也钻到了午鞅的身上。
午鞅听到喊声向着洞口看去:这不是带我们来的那个疤脸大汉吗?
而正在美美的睡觉的老大他们几个在听到刀疤脸的喊声之后,立马惊醒,结束了美妙的春秋大梦。
大家醒来之后旋即起身,都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随即赶忙的跟着疤脸大汉,走出岩洞。
午鞅来到岩洞外面之后,眼前看到黑压压的一群人,走近了才看清原来这些人都是,和自己一样王庭安排来驻守的气脉境。
跟在午鞅身后的老大轻轻的问午鞅:“这么这些人都聚集在了一起,我们这是要回去王城了吗?”
午鞅:“这个,我也不是太清楚,不过看情况不像是要回去,这不,这地面上的人都下来了吗。”
老二:“那他们这是要带我们去哪里。”
老五:“看来是有什么活要干了。”
老大:“别管那么多了,大家跟着去看看就是了。”
疤脸大汉伸出手数了数,看到所有人都到齐了,就连倡九也跟了出来。
这个秃顶的倡九一见到疤脸大汉,就兴奋的迎了上去:“大人,大人我们这是可以回去了吗,我好想回我的集地去啊。”
疤脸大汉:“想得美你小子,给我滚回去,好好的看着这个平行的地缝,要是出了什么差错,我剥了你的皮。”
倡九:“是,大人。”
倡九高高兴兴的回地缝分支去了:‘什么事都不用做,也就没有危险。就是这个地方死了三百多人,有点吓人。’
疤脸大汉不管眼前人的议论纷纷,对着大家一挥手,说道:“大家全部跟我来。”说着,转身向着斜下的另外一条地下裂缝走去。
午鞅一路上跟着疤脸大汉,朝着地缝斜向下方不断的深入。忽然就走进了一个岩洞,只见这个岩洞湿漉漉的,地面不够平整,到处都是黑色的水坑。
疤脸大汉带着大家都钻进了一个一丈见方的黑洞之中。由于大家都拿着火把,岩洞里被照的很明亮,大家清楚的看到了眼前的这一面平整的墙壁像是金属做的。
大家都钻进金属墙壁上的黑洞,忽然就闻到一股恶臭。
老二:“午鞅这是什么味道,怎么这么臭。”
老五:“我闻到了一股血腥之气,很浓郁。”
老七:“我闻到一股腐尸的味道。”
老三:“这里不会是个低下墓穴吧,难道我们刚才钻进的金属墙壁就是这个地下墓穴的铁门吗。”午鞅没有理会大家的七嘴八舌,而是抬头向着周围看去,午鞅的目光朦胧着一层淡淡的金芒,金芒似有似无,无人可见。
这是一个四方形的大殿,大殿好像是用金属打造,而四周的大殿的墙壁上到处都刻画着一些奇怪的线条,似花非花,似字非字。
午鞅又抬头向着大殿的殿顶看去,只见这个大殿的殿顶也是金属制成,上面也刻满了各种各样的奇怪线条,同样的似花非花,似字非字。
当午鞅看到这些线条的时候,脑海之中出现几个字:“古仙纹。”
疤脸大汉提醒到:“金属墙壁上的符纹,非常厉害,你们都不要顺便乱看。”
午鞅心想:这些符纹为什么不能乱看,难道是因为古仙纹的缘故!我刚刚不是就看了吗!没发现这里面还有什么蹊跷。
其他人倒是没有这个烦恼,因为他们的眼睛在这黑暗的地方根本就看不到金属墙壁。
这里的地面是向着下方倾斜的,顺着斜坡走了一段时间,午鞅感觉到了眼前的人都停下了。
只听疤脸大汉的声音传来:“城主,这些人都是王城安排过来驻守的练气士,全部带到。”
黄城主看了眼前这群人一眼,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退下吧。”就不再说话。
疤脸大汉知道,眼前王城来的这一百气脉境,他们恐怕性命就要不保了,只好在心中叹息一声,就悄悄向后退去。
正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方形祭台的黑袍人忽然就转过了身体,黑色的袍子面对着午鞅他们这一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