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败局已定(1/1)

盛帝整个人仿若被寒霜覆盖,一下子就僵住了。

他双目圆睁,死死盯着赵怀朗,眼眸中满是盛怒与难以置信。

他下意识地抬起手,颤抖着指向赵怀朗,可嘴唇开合数次,却只有破碎的气息逸出,无法成言。

他为君二十余载,第一次有人如此直言忤逆,而此人恰恰是他看中的储君人选,是他的儿子!

好啊,好啊。

他竟不知,老二心中积压着如此多的怨气,恰似当年的他。

而他后来是怎么做的?

他日夜抓心挠肝,而后暗中筹谋,最后趁着父皇缠绵病榻之际,一击即中!

当时父皇就躺在龙榻上,瞪圆了眼睛望着他,眼神中翻涌着的,是愤怒、震惊、难以置信,甚至还有怨恨。

他看到父皇的嘴唇在颤抖,却因气息衰弱吐不出话来,只发出了微弱的“呜呜”声,像是困兽在低吟。

父皇的脸色太苍白了,额头上却青筋暴起,整个人显得无力又滑稽。

那一刻,他想起了.......被拔了爪牙的病虎。

思绪走到这里,盛帝渐感一股冰寒之意缓缓缠绕而上。

此时此刻, 他的心底深处,有一团惊惧正在悄然滋长。

他忍不住在想——

当年,他曾满怀怨气地向父皇露出獠牙,争权夺利,证明自己。

焉知今日面前这与他极为相像的老二,在他日后年老体衰之时,会不会也朝他扬起屠刀?

父子相残之事,在这朱墙环绕的皇家之中,本就是屡见不鲜的。

而恰恰是他,亲手将父子相残的恶例摆在了老二面前。

当年内情细节,崔道元未必会全然瞒着老二,或许他早就在老二心中,埋下了杀父弑君的种子!

盛帝微一摇晃,双手立刻死死攥紧案沿,才掩下了呼之欲出的惶恐和后怕。

他从前不信命。

他是天子,他就是天命!

可如今,眼看老二几乎复刻了他的来路,而他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父皇当年的模样。

冥冥中,盛帝觉出了一丝不可捉摸的因果循环。

往昔谋夺之举,竟成了来日索债之兆。

当年他掷出的算计与恶意,仿佛沿着命运的弧线,调头飞回原点,几乎要刺向他自己。

但,他不后悔。

即便是重来一回,他依旧会这般做。

因为他要权,要皇位,要看到父皇追悔莫及的恐惧眼神!

所以,他只能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不给老二留下......任何杀父弑君的机会!

思及此,盛帝的心绪逐渐平复。

他的目光落在赵怀朗脸上,眸中浮现出淡漠之意,却又潜藏着一丝忌惮。

可盛帝忌惮的,是面前羽翼未丰的赵怀朗吗?

不,他畏惧的,是赵怀朗身上映射出的,当年那个野心勃勃、不择手段的自己!

赵怀朗还在等待一个答案,可这时候,殿中却突兀地响起了江浔的声音:

“微臣告退。”

殿中诸人如梦初醒,继而面色发白,纷纷行礼告退。

眼见盛帝不曾出言,众人意会,急忙起身退下。

实在是方才瑞王爷那番话,叫他们心神大震,尤其还提及了先太子殿下,惊得他们都失了神。

众所周知,太子殿下天生体弱,那年感染风寒引发旧疾,缠绵病榻数日后,终究还是回天无力。

可怎的在瑞王爷口中,先太子竟是油尽灯枯倒在了案上?

好在江浔的声音提醒了他们,这会儿诸人脚下步履匆匆,恨不得捂着耳朵离开。

当然,沈陆两家之事尚未有定论,他们不是出宫,只是退至殿外,将御书房留给这对天家的父子。

福顺公公觑了眼盛帝的脸色,也迈着小碎步,跟在所有人身后退了出去,不忘将殿门带上。

江浔回过头去时,正见两扇殿门一寸一寸地挪动,门缝由宽变窄,光线被一点点挤压,从明亮的长条逐渐收成一条微弱的光线,直至最后彻底消失。

哐当——

在殿门闭上的最后一刻,江浔看到面色冷沉的盛帝绕过长玉案,走向了殿中跪着的赵怀朗。

至此,诸事皆被封禁于门后,宫廷秘事再不容窥视。

可江浔却知道,瑞王败局已定。

彼时恶行,恰为今朝祸根。

圣上心知肚明自己当年如何得位,便担惊受怕,忧心他人亦执同样利刃,循昔日旧径,加诸己身。

以圣上的性子,留不得半分威胁,哪怕此人是他曾属意的储君人选。

而瑞王爷今日也确实是豁出去了,连太子殿下......都搬了出来。

江浔回过身去时,正好对上了张献隐晦的一瞥,他二人目光交汇,又迅速别开。

张御史......是老师寻来的帮手。

老师曾暗中寻到张御史面前,不过一番言语,张御史便赌上身家性命,一口应下。

不是因着他二人有如何深厚的私交,只是因为他们同样看到了祸乱的根源,又志同道合,所求皆为——朗朗乾坤,家国百姓。

否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巧合”?

张御史来得这般及时,又次次开口都恰如其分,连崔道元的认罪书,拿出来的时机都那么恰合时宜。

他们早就议定,瑞王爷入宫面圣之际,就是他们所有人行动之时。

张御史也就是这时候特意去见的崔道元,虚虚实实,让崔道元凭借自身聪明才智猜出一切,却一片苦心反而成就了他们。

但瑞王爷输了,并不意味着他们这一局彻底功成。

因为圣上已经猜出了来龙去脉,接下来等待他的,还有一场“疾风暴雨”。

若是当年,他并不留恋这个人间,也从未想过全身而退,所以手段一定会更加激烈,更加尖锐,而不似今日这般迂回试探,算尽人心。

但如今——

他是江浔,他有了家,有了那么多的牵挂,他想......活下去。

江浔一抬头,便见沈嘉岁和自家爹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而后快速朝他走来。

他什么都不曾瞒着岁岁,包括功成后或许不能身退的结局。

独自涉险,包揽一切,看似体贴,实则残忍。

他若一死,一了百了,无知无觉。

可被留下的岁岁,因他蓄意隐瞒而未能尽展其能,定自责自疚,难以释怀。

况且,岁岁本就比他豁达多了。

当他将这一番话告诉岁岁时,岁岁却笑着应他:

“阿浔,我不知自己何来的福缘,竟重来了一回。此番若能保下沈家,实在是上天眷顾,了我前世夙愿。”

“如此,本不该奢求更多了,只人心到底贪心不足,除了家人康健无恙,我还想和阿浔长相厮守。”

“所以,阿浔,我们只管倾尽全力,你知晓我是如何执拗的一个人,总要拼到最后一刻的。”

岁岁冲他笑得那般明媚又坦然。

江浔嘴角轻扬,快步迎向沈嘉岁。

他总觉得,披洒在岁岁身上的阳光,永远比别处更耀眼,耀眼到能照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