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策马疾驰。

张庸和卢瀚策马赶往麻城。

第60军军部在麻城。主力182师也在。

路上,张庸想到了李云龙。

想到了黄麻起义。

李云龙就是在黄麻起义的时候参加革命的。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人……

距离有点远。第二天午后才到达麻城。

路上啃干粮。油饼。味道还不错。但是一般人都吃不起。

“专员!”

“专员!”

提前得到消息的60军高层都已经聚集在此。等候安排。

卢瀚一一介绍。

第182师师长安恩溥。

第183师师长高荫槐。

本来还有一个184师,师长张冲。但现在是独立活动。

为了补全编制,暂时编入了一个102师。这个师之前也是黔军。和103师一样。

在王家烈被光头收拾以后,滇军也获得了一个黔军的番号,就是第102师。但是102师的实力显然差几个档次。无论是人员编制,还是武器装备,又或者是指挥官素质,都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第102师师长沈澄年,引起了张庸的注意。

他很特殊。黄埔五期。浙江人余姚人。光头同乡。

几乎是下意识的,张庸就将他和亮剑里面的常乃超联系到了一起。

“你,出列!”

“是!”

沈澄年站出来。

张庸伸手一推。仅仅用了三分力。

结果,猝不及防的沈澄年,顿时被推的一个趔趄,一屁股坐下。

卢瀚:???

其他人:???

安静。

面面相觑。

不知道张庸是要做什么?

沈澄年是黄埔嫡系,又是委座同乡,张庸怎么……

“你的身体素质很差。”张庸皱眉。

“对不起,我……”沈澄年缓缓从地上爬起来。

“你的部队在什么地方?”

“罗铺。”

“距离这里多远?”

“大约三十里……”

“好!立刻命令你的部队,轻装,只带武器弹药,急行军,向军部跑步前进。”

“啊?”

“啊什么啊?执行命令!”

“是!”

“命令他们拿出吃奶的力气!给我跑!”

“是!”

“所有人都必须跑过来。不许骑马!不许开车!”

“是!”

沈澄年不敢怠慢,急忙去传令。

安恩溥、高荫槐面面相觑,然后转头看着卢瀚。

卢瀚也是轻微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张庸要干啥。不明白为什么要折腾102师。

60军的三个师,最弱的就是102师。原来黔军的底子。滇军也没下力气进行改造。

毕竟,102师的师长是黄埔系,还是光头同乡。

将102师编入60军,完全就是掺沙子。故意的。

“你们跟我来。”

“是。”

众人跟着张庸来到外面。

张庸看看四周,上来一个小山包,然后坐下来。

第102师的官兵,将会从下面的泥路经过。他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状况。

是骡子是马,统统拉出来遛遛。

沉默。

安静。

没有人知道张庸要做什么。

如果是下马威的话,似乎是用错地方。用错对象了。

怎么会朝天子门生沈澄年下手?

应高朝滇系才对。

十分钟……

三十分钟……

五十分钟……

张庸举起望远镜,还没看到有人出现。

唉,这个素质……

五十分钟的时间,还没人跑出十公里。

如果放在后世,放在pla,这样的水平,绝对会被提干——提起来干!

但是在国军……

只能说,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一小时……

终于,有零星的士兵出现了。

他们应该就是102师的精锐了。算是体力最好的。

“负重多少?”张庸忽然问道。

“二十斤。”沈澄年缓缓回答。

张庸于是不再言语。

才负重二十斤。速度就这么慢。

到了战场上,真是捡屎都没得吃。这掺水真厉害。

担心滇军实力太强,于是掺入一个最弱的师。目的就是要给60军拖后腿的。

光头搞别的不行。但是搞平衡,真是行家里手。

继续观看。

终于有士兵冲过山包下面。

一个个都是大汗淋漓的。大冬天的,头发都冒着白气。

确实很累。

三十里。十五公里长跑。

对于缺乏严格训练的人来说,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

但是,军人,不能这么弱!

后面陆陆续续的有士兵到来。然后集合。结果两小时过去,才集合了一千人都不到。

大部分都是士兵。或者士官。或者尉官。少校以上的完全没有。

基本可以肯定,这个102师,就是废柴。

查看102师的系统信息。

【人员:7428】

人还不少。但是勉强及格的,一千人都不到。

其他的六千多人,感觉都是吃干饭的。还不如就地解散了,然后全部招募新兵。

什么垃圾部队。

纯粹浪费粮食。

必须换一个强悍的指挥官。狠狠的操练。

“沈澄年!”

“到!”

“你的部队就是这样的水平?”

“……”

沈澄年低着头。无法回答。

他自己也觉得很丢脸。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虽然,他是黄埔生,又是浙江人,可是,面对黔军的底子,确实难以为继。

“你别做这个师长了!”

“我……”

沈澄年垂头丧气。

其他人都是面面相觑。然后沉默。

好家伙,张庸上来就拿沈澄年开刀啊!根本不管什么嫡系不嫡系!

“通讯参谋!”

“到!”

“用我的名义给统帅部发报!我请求将十八军十一师的杨伯涛调来担任第102师师长!”

“是!”

通讯参谋起草电报。

张庸看过以后,前面确认。然后发出。

卢瀚等人再次面面相觑。

没想到,张庸那么果断。

撤职。

换人。

根本不带犹豫的。

那个十八军十一师的杨伯涛,是能人吗?

其实,张庸也不清楚。但是,他准备给杨伯涛一个机会。希望对方不是外行。

杨伯涛至死都埋怨黄维是个外行。希望他本人不是。

“沈澄年!”

“到!”

“你继续掌管部队,等杨伯涛来交接。”

“是。”

“交接完毕,来汉口找我。”

“是。”

沈澄年规规矩矩的答应着。

张庸默默观察。

【好感度80+】

还行。

没有反目成仇。

没有恼羞成怒。

估计对方不敢。

自己带的部队确实拉胯,没什么好说的。

“回去吧!”

“是。”

张庸摆摆手,回到军部。

进入会议室。坐下。气氛又变得微妙起来。

谁都知道,张庸这次来60军,就是要“整顿”60军的。要换军长。

毫无疑问,这是老蒋在故意打压滇军。

而滇军无力对抗。

“长话短说。”张庸直言不讳,“从今天开始,卢长官不再担任60军军长。”

沉默。

安静。

“从今天开始,60军由我督察。”

沉默。

安静。

“我知道你们内心不爽,有什么想说的,直说吧。”

“专员,斗胆问一句,准备安排哪位来担任军长?”

“不安排谁。”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什么?”

“以后,60军没有军长。”

“这……”

众人面面相觑。都没听明白。

什么叫做以后都没有军长。一个军,怎么可能没有军长?

难道是张庸本人要亲自兼任?

似乎不像……

“我再说一次,以后60军没有军长。只有副军长。”

“那副军长……”

“由你,安恩溥,担任副军长。”

“我……”

“负责全军指挥。”

“我……”

“怎么?你不愿意?一定要我从外面调派一个军长过来?”

“不是……”

安恩溥终于明白了。

60军没有军长。他这个副军长就是军长。

没有军长的名义。但是行使军长的权力。

这是在最大程度上,保持60军的独立性。应该是张庸和卢长官商议达成的结果。

还好。

心头大石落地。

这样的结果,还是能接受的。

最怕就是换一个黄埔系来担任军长,甚至拆分60军。

“专员……”

“有话直说。我不喜欢藏藏掖掖。”

“专员,我部的武器弹药补给……”

“由我负责。”

“那……”

“你们会逐渐将法式装备替换下来,换上德式装备。”

“那……”

“现在先给你们补充一部分弹药。然后开赴黄冈。黄冈靠长江,有码头。可以船运补充。”

“明白了。”

安恩溥和高荫槐终于放心了。

他们最怕的就是,武器弹药补充也受到限制。那就难办了。

部队如果没有武器弹药,根本没法打啊!

当然,要看实际效果。

张庸安排系统送货。主要是弹药。

60军本身的武器装备,一半是法式。一半是德式。

出滇抗日的时候,是全法式。但是后来法式没办法补充,于是又换装部分德式。

现在的情况是——

182师是法式。

183师是德式。

102师则是汉阳造和莫辛纳甘兼而有之。

那些莫辛纳甘的枪托,几乎都爆浆了。可能有的枪龄都已经超过三十年了。

“跟我来吧!”

“是。”

一群人跟在张庸后面。

来到外面的大路。说是大路,其实是泥路。

有骡马队送来弹药。主要是7.92毫米毛瑟步枪弹。还有8.0毫米勒伯尔步枪子弹。

还有一部分13.2毫米哈奇开斯重机枪子弹。这是滇军的大杀器之一。威力极强。但是因为子弹口径特殊,很难补充,所以,威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骡马队的运输能力远远无法和轮船相比,所以,只送来了五十万发毛瑟步枪弹,五十万发勒伯尔步枪子弹。还有二十万发哈奇开斯重机枪子弹。

没有武器。

要等船运。

好像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什么的,船运非常方便,但是陆地运输就很麻烦。

接收弹药。

部署任务。

第一个任务,就是全军开拔黄冈。

黄冈是和日寇作战的最前线。眼下在黄冈和日寇对峙的,是67军。

鄂州和黄冈,是汉口的两个桥头堡。

日寇在拿下这两个桥头堡之前,无法对汉口构成真正的威胁。

目前的态势,日寇似乎也还没有集中全力夺取汉口的意思。前线的战斗,暂时不是太激烈。

60军进驻黄冈以后,正好和67军互相轮换休息。养精蓄锐。

“我困了,需要休息一下。”张庸打哈欠。

其实是准备传送去捣乱了。

冷却时间早过了。

十几分钟以后,张庸再次传送。

依然是选择传送上海滩。但不是法租界。而是虹口附近。

只要没有在警戒区域范围内,都可以传送。

下一刻,轻飘飘的出现在一个空房子里面。

看来,系统也学会了。

所有的空房子,都是可以传送的目的地。

查看雷达地图。发现确实到了虹口日占区外面。距离入口不到五百米。

可以清楚的看到很多红点从日占区里面出来。又或者是从外面进去。周围的街道上也有很多红点。

走到窗边看了看。发现都是日寇巡逻队。

偌大的上海滩,到处都是日寇的巡逻队。还有便衣队。

如果发现有抗日分子,或者是有嫌疑的,会被立刻抓捕。或者是当场打死。

继续查看雷达地图。寻找有用信息。

希望发现一些熟人。尤其是军统上海站的人。

然而……

没有。

暂时没发现。

可能是地图信息太多,无法一一甄别。

简单装扮。出门。

有日寇巡逻队迎面而来。不以为意。慢悠悠的路过。

带队的日寇军曹扫了他两眼,他也扫对方两眼。日寇觉得他没有嫌疑,于是径自过去了。

张庸沿着街道慢悠悠的走着。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目的。

只有40分钟。其实非常鸡肋。

大事做不了。时间不够。只能碰碰运气。

在租界里面,或许还能使用暴力手段,直接开枪什么的。

在这里,直接开枪,立刻会被围追堵截。接下来都是战斗。想做点其他事都不行。

忽然心思一动。终于发现一个熟人。

很熟。魏勇。

他居然在上海。还在附近。

难道是来给李伯齐打前站?

有可能。

李伯齐不可能贸贸然到来。

在到来之前,肯定会有各种安排。包括各种障眼法。

军统有内奸。

这是肯定的。

戴老板自己都清楚得很。

李伯齐去上海的事,不可能长期隐瞒。

日寇一旦得知此事,必然会采取各种针对措施,对李伯齐下手。

静悄悄的靠近。

发现魏勇装扮成黄包车夫,正在拉客疾跑。

不错,这个身份,其实很适合枪手。因为都是干苦力的。身上老茧位置基本相同。

没有继续跟踪。

以免破坏李伯齐的计划安排。

转身。

朝另外一边慢悠悠的走。

结果……

一个黄点浮现。

也是老熟人了。

李静芊。

李静芷的姐姐,还是妹妹?忘记了。

反正是会开枪的那个。

她也在上海?

她来做什么?

默默观察。发现她被人盯上了。

她的附近,有三个隐藏的特务。都有枪。成品字形监控。

但是她没有枪。甚至可能没有察觉。

隐约间,张庸嗅到了一点点中统的气息。或者说,习性。

那三个盯梢的特务,无意中显露出一些信息。

很有可能,他们是丁墨村或者李世群安排的。

中统最擅长对付红党。

而李静芊,正好就是红党。是他们曾经试图抓捕的目标。

但是李世群和丁墨村没有动静。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在等。等真正的大鱼出现。

可能有比李静芊更重要的人物。

唉,麻烦。

今天估计是没什么收获了。

既然如此,那就收拾掉几个小特务,算是英雄救美吧。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