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章 通往灵山之路(1/1)

正在叶秋与李梦瑶三女谈话之际,耳畔忽然响起一阵脚步声。

姬十九妹急匆匆地赶到了近前,恭声说道:“启禀家主,玉虚宫掌教前来拜见!”

听到这个消息,叶秋眉毛一挑。

“不见!”

他心情烦躁,没有什么闲心去接待玉虚宫掌教。

以叶秋现在的实力,堪称独尊天下,莫敢不从。

区区一个玉虚宫掌教,还不值得让他重视。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寥寥数人之外,没有谁能让他不得不见。

不要说玉虚宫掌教,就算是其他八大秘境之主联袂前来,也只能耐心地等待传召。

况且,姬家和玉虚宫的恩怨才刚刚告一段落。

之前叶秋没有赶尽杀绝,完全是因为李梦瑶的请求。

否则的话,所谓的玉虚宫早就被他随手灭杀掉了。

“家主,玉虚宫掌教说此次前来拜访,是因为有关天外天的事情,希望能够与您面谈。”

听到天外天三个字,叶秋的表情顿时为之一变。

“那好,把他带进来吧。”

这句话,说的极不客气。

修为到了叶秋这种层次,对区区的玉虚宫掌教早已不放在心上。

是死是活,也不过在他的一念之间。

“遵命!”

姬十九妹恭恭敬敬地说道,转身离开。

没一会儿的时间,她便带着玉虚宫掌教走了进来。

在他的掌心之中,捧着一支白色温润的玉瓶。

形状大小,犹如古画中观世音菩萨手中的羊脂玉净瓶。

“见过姬家主!”

玉虚宫掌教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无需多礼,你说有天外天的事情要找我谈?”

叶秋非常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对,自从与姬家主一别之后,本座心头惭愧之极,响起过往种种,悔恨交加,为了弥补当初的过失,本座亲自翻阅了藏经典籍,并打开了玉虚宫的圣库……”

玉虚宫掌教手托着玉瓶,侃侃而谈。

自从叶秋离开之后,他的心情一直都惴惴不安。

前番结下的恩怨实在是太深,唯恐叶秋那天一个不高兴,再回头灭了玉虚宫。

因此,他绞尽脑汁想要缓和关系。

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提供关于天外天的线索。

于是他从玉虚宫的圣库内,找出了一支羊脂玉净瓶。

“你是说,这支玉瓶内有关于天外天的线索?”

叶秋眸光一凝,紧紧地盯着那支玉瓶看去。

乍一看,通体无瑕,洁白如玉。

表面上,和普通的玉瓶除了品相之外,没有多少差别。

但仔细观察,叶秋很快就发现了奇特之处。

这一刻,玉虚宫掌教并未故作玄虚,他掌心微微用力,一股醇厚的能量灌注到玉瓶之中。

随即,光华大作。

一行金灿灿的小字,出现在羊脂玉净瓶的表面。

这一行小字,看上去像是一种古老的文字。

寻常人即便是看了,也不懂其中的含义。

但叶秋却能通过神识感应,忽略字体形状,直接参悟字体中蕴含的意义。

“通往灵山之路?”

他喃喃自语着,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灵山,乃是传说中上古诸天菩萨与古佛的居处。

“姬家主,关于天外天的传说有很多,在咱们东方,天外天被称之为仙界,在西方则被演化成天堂,在南亚则被叫做灵山。”

天竺在上古年间,曾诞生了非常古老的大教。

这一支羊脂玉净瓶,据我们玉虚宫典籍中所载,乃是天竺古教的一件圣物。

听到这里,叶秋不由得心思转动。

在东方寻找九色祭坛的计划,已经宣告失败。

如果能够从天竺找到相关的线索,倒也不失为一种途径。

“姬家主,本座知道你应该对天外天很感兴趣,所以特来献出此物,希望我们两家能够重修旧好,忘掉以前的种种不愉快。”

说完这番话,玉虚宫掌教眼巴巴地望着叶秋。

他将姿态摆的很低,几乎是一种哀求。

这位姬家主的性格,实在是太过凶戾。

虽然放过了玉虚宫,但他还是心有不安。

若是能再次求的谅解,才能打消他心头所有的恐惧。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掌教真人,除了这支玉瓶之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的线索?”

此刻,叶秋的态度缓和了许多。

说话的语气,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高傲。

“线索倒是还有一些,只不过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我前几日因为天外天的事情,特意查阅了藏经典籍,却突然发现了一桩怪事。”

“在我们玉虚宫的典籍中曾有记载,一位上古前辈在游历大荒时,曾经带回了一些九色祭坛的碎片,可本座进入圣库之中,却一无所获……”

“但更怪异的是,收藏祭坛碎片的玉匣还在,只是里面的碎片却不翼而飞,而且据我观察,应该消失了很久,也不知究竟是被何人盗走了。”

说到这里,玉虚宫掌教不无遗憾地摇了摇头。

假如能找到九色祭坛的碎片,送给叶秋的话,两家的关系一定会大有改善。

至少,这份礼物的分量比一支羊脂玉净瓶要重要得多。

“另外,据本座所知,上古年间的天竺古教如今还有传承再世,如果姬家主感兴趣的话,可以前去天竺,一探究竟。”

说完,他朝着叶秋打了个稽首。

“掌教真人有心了。”

叶秋点了点头,回了一礼。

按照玉虚宫掌教所言,秘境圣库中的九色祭坛碎片,很有可能早已被圣女前辈偷偷带走。

由此可见,在东方一定不会有什么收获了。

想要寻找登天古路,必须将目光放在其他地方。

至于说天竺古教,倒给叶秋打开了新的思路。

所谓的天竺古教,并非是如今的佛宗。

实际上,佛宗脱胎于婆罗门,而婆罗门的前身是吠陀教,吠陀教的源头来自上古年间。

在上古年间,有很多大教,古派林立,强者如云,不乏大神通者。

只可惜的是,这些古老的道统,之后渐渐没落了。

伴随着时光的更迭,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之后又经历了末法时代,更是踪迹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