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风起青萍末(二)(1/1)

在大魏,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虽然此时大魏国势有些动荡,但却没人认为大魏一朝会因此崩散,武将卑微,而文官地位依旧极高,所以这句话却还是被黎民百姓视为真理。

苏恪身穿秀才才能穿的青衫,青衫腰际还悬有剑鞘,这青衫佩剑的打扮,那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才能有的待遇。

加上苏恪言谈举止,就更确定了马三的想法,他如此为苏恪尽心尽力,除了义愤,很大一部分还有为自己小儿前程考虑的心思。

马三心思很纯,苏恪一眼就看出他说的全是真心话,眉头微皱:“可我只是秀才而已。”

秀才虽然也是功名,但却是最低级功名,能受人尊敬不假,但想要人成为自己死忠,甚至不顾性命,这点功名就有点不够了。

在苏恪想来,要做到这单,至少也该是个官,比如县太爷这类人物才行吧?

但很明显,马三却有不同想法:“贤弟,你文武双全,气宇轩昂,是读书人不假,但身上还有男儿的血勇之气,却不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比,将来成就必然不止于一秀才。我马三活了这么多年,看过很多人物,自认不会看错人,只求相公成全。”

说道这里,他竟然要磕头了。

苏恪怎么能让这个救命恩人给他磕头,急忙伸手扶住,见马三神情坚决,轻声叹道:“既如此,那就依马兄所说,我休养两日再出发。”

马三神色顿松,说道:“正该如此。贤弟的剑丢了,村头李铁匠手艺不错,我便去找他给你打上一把趁手的。”

“那有劳马兄了。”苏恪扶起马三,然后对他长身一揖,惊得这粗汉急忙避让开去。

事情商定,马三在家吃了早饭,随后马不停蹄,一路出门去寻铁匠铸剑,苏恪喝过小米粥之后,则在院子里缓缓行走,活动手脚,温养身体血气,以期让自己身体状况尽快恢复。

第一日下来,苏恪肚子伤口上就结了一个大血痂,等到第二日一早,这血痂下的皮肉就感到一阵阵微痒,做出许多大动作时已经伤口不疼了,却是外部皮肉已经开始愈合了。

等到辰末(上午近十点),苏恪听到屋外传来乱糟糟的人声,正疑惑,马三在门口敲门:“王相公,老李头把剑送过来了。我们村的里正听说你要去找黑炭头报仇,不放心您一个人去,特地点了村里十几个壮小伙,同您一块去。”

苏恪一怔,没想到这事会闹出这么大动静,他急忙穿衣开门出去,就见马三的小院子里挤满了人,其中一个老头身上穿着脏兮兮的麻衣,双手正捧着一把寒光闪烁的剑,另一个白发老者却是一身干净棉布衣,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健壮小伙。

想来拿剑的是铁匠老李头,白发老者就是里正了。

苏恪连忙走上,拱手打招呼:“两位长者,小子有礼了。”

在这小小的山村,读书人都每一个,秀才的份量也是极重的,苏恪态度诚恳,两个老头都感自己受到礼敬,急忙还礼,脸上皱纹聚成了一朵花。

“秀才公,这是你的剑,我特意在剑刃上融了百炼钢,绝对不会误了您的事。”

老李头走前一步,双手捧上铁剑,然后满眼期待地看着苏恪。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读书人就该手无缚鸡之力,能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那肯定********读书,身子骨肯定就更弱了。但这秀才公竟然要执剑报仇,由不得人不好奇。

说真的,虽然苏恪一直说他会剑术,但村里人心里都不大信,只以为他应该只是稍稍练过,但想要用剑杀人,估计够呛。

所以这当口,老李头在看苏恪,里正和他身后十几个壮汉也都看过来,马三和他的婆娘孩子也都看着苏恪,等他试剑。

面对这阵仗,以前的王守仁估计会有些慌乱,因为他虽然练习剑术,练的也不差,但却没经过实战,所以之前面对山贼强盗,一番乱斗,虽然给对方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最终却也只能伤一人而已。

但苏恪自然不同,他可不仅仅是练过剑术,以前是在《格斗场》,后来是当术士,和人战斗无数,是经过无数战斗磨练出来的杀人剑。

如果来真的,估计这俗世亿万人中,还这找不出几个剑术比他高明的。

他看着铁剑,满脸感慨:“以前,我练剑只是为了强身,从没想过有拿它杀敌的一天。然,此次血海深仇,非手刃仇敌不能解我心头之大恨。”

他双手接过拿起老李头的铁剑,然后换做单手握着剑柄,轻轻将剑平端起来,剑身纹丝不动,如同铁铸。

这剑长三尺,重约八斤六两,寻常人若手拿起来,当然也能平平端直,但必然颤抖,如苏恪这般,看起来简单,实际做到却极难,需要极大的腕力和技巧。

铁匠老李头和马三都是识货的,一看如此,眼睛就是一亮。

苏恪手腕轻动,舞了个剑花,顿时剑光闪烁,寒气逼人,马三就忍不住叫了声:“好!”

他之前见苏恪执意报仇,以为只是一时气愤之语,如今见了他的剑术,才真正感到厉害,心中顿时大起感叹:‘果是文武双全,这等人都有天佑,看来我真没看错人!’

苏恪口中赞道:“好剑!”

虽然材质是普通的铁,但剑刃用了钢材,剑身平衡掌握地也很好,作为一把杀人剑,足够了。

老李头得了夸奖,眼睛都笑眯了,难得说了一雅句:“好剑赠英雄,也算值了。”

里正心里也是松了口气,在诸人中,他的见识是最广,虽然敬秀才,但却不是盲敬。

他是被马三劝来的,但一路上都担心误了村中子弟的性命,现在看来,这秀才公还挺靠谱,不是那种靠嘴巴打炮的人物。

想到这里,他就对苏恪拱了拱手,祝:“那就祝秀才公马到成功,报仇雪恨!”

“多谢长者吉言!”苏恪回礼。

之后又是一阵寒暄,待得一干人暂时散去,苏恪就对马三道:“多谢马兄为我谋划,弟感激不尽!”

他一个人去也能杀了贼首,但要费一番周折和贼人周旋,现在多了十几个帮手,却又是另一种打法了。

马三只是傻笑:“应当的,应当的。那黑炭头本就是附近一患,人人和他都有仇。能跟着秀才公,那是他们运气。”

苏恪点头,想了想,说道:“人多未必是件好事。这些小子身强体壮,都是好把式,但要剿匪,还需要预先演练一番,以免误了他们自己性命,还误了事。”

“应当的,应当的,贤弟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马三自然是毫无意见。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