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苍天(1/1)

终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而唯有他们,那些孩子们,将加冕为王!

在那么一刻,石青衣的思维都已经停滞了,然而,立刻,她就告诉自己,此时并不是彷徨以及逃避责任的时候,因为此刻的李世民的心情,要明显比她还要难过的多,毕竟,他不但刚刚就失去了自己的大哥,还在随后,因为权力的争夺,而近乎于亲手断绝了自己大哥的血脉,石青衣几乎可以想象得到,当李世民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他的悲愤欲绝的状态,甚至,由于长孙无忌与他、以及石青衣的亲密的关系,李世民甚至无法拿长孙无忌发泄心中的怒气,这样,那时的他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危险举动,却很是难说。

心中焦急的石青衣在也无法保持镇定,于是下一刻,她便已经转过身来,看向正向她看来的宇文皇贵妃,不待对方说话,便已经急匆匆的对着宇文皇贵妃说道:

“宇文阿姨!我现在很担心秦王殿下,所以先走一步了!”她说,随即,石青衣便再也顾不得旁人,一路飞奔而去。

这本是她第一次的在众人的面前展露自己卓越的轻功,若是平时的话,必然会因此巨大的轰动,然而此时此刻,却哪里还会有人留意到这些,宇文皇贵妃也是心中焦急,恨不得立刻的就赶回李渊与李世民这一对父子身边,可是,她本来武功就差强人意。加上年纪大了,一身的宫廷礼服也不便于行走,因此虽然心中焦急异常。却依然还只能在几名宫女的帮助之下,才能慢慢的向着那边赶去,等到到了那边的时候,又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时间了,因此即便最后到达那边,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宇文皇贵妃是这样,可对于已经将自己的速度提升到了极限石青衣来说。还不是同样如此,原来。之前石青衣为了从安全上考虑,因此所选择的这一处地点便距离李渊与李世民所在的宫殿颇有一段距离,即便是以她此时风一般的速度都要颇为花费一些时间,就更不要说。当那名报讯的宫女得到消息之后,一路紧赶而来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了,这样的话,当宫女最终赶到石青衣的面前,来向她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时间其实已经过去了很久,对于石青衣来说,即便下一刻,她能够瞬间的赶到李世民的面前。其实也是无法阻止李世民做出任何失去理智的举动了,而无论李世民究竟会做出怎样不理智的事情,毫无疑问。他的举动,必然会给他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

所以石青衣才会毫不犹豫的立刻赶去,哪怕已经来不及,却也依然要想法设法,要尽最大努力的去挽回……

石青衣的心里当时便是这样想的。然而,当她最终赶到的时候。眼前的局面,却是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李世民并未因为失去理智而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反而是,李渊,因为见到了自己一群孙儿的惨死,让他终于明白了眼前这一场政变的残酷性,也因此终于对李世民屈服,亲手下达了诏书,得以让李世民掌管整座长安城中的军政大权。

可以说直到这一刻,这一场由秦王李世民所发起的政变才真正的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而当李渊终于写好了自己的诏书之后,在场无论是秦王的部将一脉,还是宫中饱受惊吓的宫女仆役,甚至就连那些被无辜卷入这场政变的朝廷高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态,而石青衣却分明望见,就在所有人的簇拥之下,分明已经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的李世民,他的脸上,却满是强行忍耐,但却无法宣泄的愤怨,或许对于李世民来说,他也的确并没有任何可以宣泄愤怒的目标吧!毕竟,这次政变的发动,他自己,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石青衣的心却顿时沉了下去,因为这一刻,她便已经知晓,自己之前所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此时,最终却还是无可挽回的发生了。

后来在史书的记载上,将秦王府的一部分部将擅自杀尽太子、齐王子嗣的行为称为秦王部将愤怨,因此才闯入东宫与齐王府中,将两人所有子嗣杀尽,然而事实上,如果真是极为愤怨的话,那么长孙无忌等人的所作所为,却是明显的手下留情,除了可以作为太子与齐王继承人男孩之外,太子妃郑氏、齐王妃杨氏、以及她们的所有女儿们都活了下来,而在当时,一班太子手下的文臣聚集在东宫,曾经激烈的反抗过长孙无忌等人对太子子嗣的杀戮,长孙无忌等人也并没有因此而大开杀戒,反而是将他们全部的捆了起来,然后带到皇宫之中交给李世民发落——说来也真是讽刺,太子死后,他的一班部将的确是为了为他报仇而进攻已经被秦王李世民控制的玄武门的,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杀掉了唐皇李渊所任命的护城将军敬君弘、吕世衡,秦王一系的损失反倒比较小,而当攻城失败之后,这些人又纷纷的逃亡,连太子与齐王的遗孀、子嗣也都弃之不顾,任凭他们留在城中,等待着秦王的部下杀戮。

试想,如果当日,这些太子的卫队们能够在攻城失败后将这些人一同带走,或者,根本就没有选择进攻皇宫,而是领兵严阵以待,在东宫防守的话,那么单凭长孙无忌手下的那一部分部将,也绝对没有胆量向东宫进攻的,而李世民又根本从未想过要对太子一家赶尽杀绝,因此,这场惨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总之,各种的巧合,最终,却还是让这件事发生了。

相比于不靠谱的东宫、齐王卫队。反而是那些太子手下的文臣们更为的忠贞恪守,当东宫卫队都已经溃散各自逃亡的时候,这些文臣们却纷纷聚集在了东宫。打算以自己的性命保护太子的遗孀以及子嗣们,以至于才会被长孙无忌一锅端,全部的困了起来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事实上,他们这些人本身的力量,在长孙无忌等人面前是不值一提,然而。太子一脉的文臣,其实与秦王一脉文臣关系极深。比如说当初秦王一系文臣的领袖房玄龄与杜如晦遭到欺压的时候,还是太子一脉的文臣出手相助,才得以保全性命的,而有了这样的一个关系存在。之前通过文臣一脉的默许才得以擅作主张的长孙无忌,自然也不得不买文臣们一个面子,加上治理天下不能缺少文臣的参与,长孙无忌也深知太子的手下一班文臣其实才干着实出众,因此,才手下留情,饶过了他们的性命。

不过,这些太子手下的文臣们的劫难却还并未结束,当长孙无忌等将领将这些人带到李世民的面前。同时也将自己已经杀尽太子与齐王的子女的消息告知李世民之后,措手不及,随即就是瞬间暴怒的李世民。竟然失去理智的下令将所有被抓起来的太子文臣杀光,或许在那个时候,他仅仅只是想要发泄自己的怒气,但是更或许,是他终于发现,这些自己所一直极为信任的这些手下。或许,也并不一定会与自己完全的一条心。李世民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深知自己的部将们。武将们桀骜不驯,而外戚之首长孙无忌又一向性格阴沉,因此,或许的确会做出超出他预料之外的举动,然而,文臣在这一次事件中所作出的对他的隐瞒,却终于还是造成了此时李世民所最不愿意看到的景象,也因此,那一刻,李世民对以房玄龄为首的文臣们的心思,才是最为的愤恨。

也许,他的这一命令其实也是在向房玄龄等人报复吧:既然你们默许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武将们展开对太子与齐王的子嗣的杀戮,那么,这一次,你们又有什么资格,来阻止我杀戮这些你们的好友,但却是我的敌人呢?

而面对李世民的这一道命令,无论是房玄龄还是长孙无忌,他们这些曾经亲手参与过屠戮太子齐王子嗣的凶手,自然也就再也没有胆量来阻拦李世民的命令了,或许,在进行一场必要的屠杀之后,李世民的确能够平息自己的怒气,然而,这样的做法,却会让他在未来的时间里,更加的自责与后悔,毕竟,李世民虽然性格刚烈,但终究不是嗜杀之人,在战场上,在对已经击败了的敌人的惩罚上,李世民虽然也多有杀伐之事,然而,全部杀光,却绝对不是李世民的形势风格,然而此时,又有谁能够出面来阻止李世民的疯癫呢?至少,长孙无忌以及房玄龄等人虽然早就已经派出了人手去寻找秦王妃赶来,然而他们却都已经清楚的知道,时间,来不及了。

幸好在这个时候,大将尉迟恭站了出来,而尉迟恭本身与太子秦王双方的文臣们都没有多少交集,他当然也不会仅仅因为怜悯就站出来,而他之所以会在此时选择站了出来,事实上,却完全是为了李世民所考虑,因为治理天下不能没有这些太子手下的顶尖谋士,因此,这一刻,尉迟恭完全是为了李世民所着想。

毫无疑问的是,在那个时刻,尉迟恭恰恰正是能够阻止李世民的最佳的人选,首先,他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又曾经在战场上多次救李世民为为难之中,因为这一缘故,使得只要尉迟恭表示出了明确的反对之后,即便处于暴怒之中,李世民也不得不在心中思量一番尉迟恭所说的话。

其次,在这一场政变之中,尉迟恭一直追随在秦王李世民的左右,为他追杀齐王李元吉,因此也并未参与到捕杀太子与齐王的子嗣当中,也可以说,因为与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所犯的杀戮没有关系,使得他才可以站出来,为那些无辜的太子臣下求情。

最后,则就是一件极少数人才能够知道的事情了,原来就在这一场政变还没有发动时的所有计划当中,为了以防万一,李世民甚至做出过在极端不利的形势之下,可以直接杀掉唐皇李渊的计划,而这一条决定,所选择的后备人选,便正是尉迟恭,弑父与弑君的罪名,可是要明显的要大过诛杀太子子嗣太多,太多,也因此,当这位为了李世民的大业不惜背负千古骂名的猛将忠臣最终向李世民开口饶恕那些太子的臣子的时候,那一刻,对李世民内心的震动一定更大。

也正是因为他深知,这位部下始终对自己忠心耿耿,就连这次为东宫的文臣们求情,也全是为自己所考虑,也因此,李世民才终于抑制住了自己的怒火,收回了命令……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了,这一场宫廷政变,相较于规模,当然远远无法与之前整个唐王朝所经受过的任何一场大战相比,然而,却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都刻骨铭心,虽然这一场政变在当时所波及到的地方,也仅仅唯有皇宫、东宫以及齐王府三个地方,然而,当事情结束之后,这场政变对于整个天下的影响力,也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的体现出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