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纸币,就必须大致的了解纸币在古代中国所发展的历史,和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这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这几天在反复思考之后,先不去管自己的新法,而是将重心放在了货币的改制上面,只要在经济上抓稳了脚跟!牢牢的抓住了北直隶的经济基础!他不担心这帮老臣能翻什么风浪!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人!
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
历史考证,“交子”最早在成都万佛寺内印制。
过去的研究者曾认为,成都东门的“椒子街”应该是当时官方印制“交子”的地方。因为《成都城坊古迹考》对成都东门“椒子街”有这样的解释,“一说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
但是当地的货币收藏家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因为根据《成都金融志》中的文字解释:“北宋益州的‘交子铺’实为四川历史上最早的货币金融机构,而益州的交子务则是最早由国家批准设立的纸币发行机构。”显然,说纸币发行机构就是印制地,是没有依据的。也就是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椒子街”就是“交子”的诞生地。由于“交子”诞生已900多年。又无具体的实物考证。只有从文献资料中查找。在2009年,货币博物馆的詹星就开始从历史典籍入手,查找“交子”的诞生地。《全蜀艺文志》,元代费著的《楮币谱》中有一段文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增1员;掌典10人,贴书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铸匠2人。杂役12人,廪给各有差。所用之纸,初自置场,以交子务官兼领,后虑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这说明官方发行的“交子”印制地就在城西的净众寺,不过经过了900余年,成都早已没有什么净众寺了。怎么找呢?后来,经过四川南充市的学者丁祖春的帮忙。詹星的查证又深入了一步,原来,净众寺最早建于东汉桓帝延熙年间,六朝时名为安浦寺,唐时名为净众寺,宋代换名净因寺,元末明初更名为万佛寺,明末张献忠进川后毁于战火,清代康熙初年重建,仍名为万佛寺,地址就在成都西门金花桥侧。
二、产生原因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三、发展过程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 256 340贯,备本钱360 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四、影响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金融业在世界上的贡献。
宋孝宗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纸币币值稳定并留下了不少纸币管理言论的皇帝。他管理纸币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一是实行钱会中半的制度,使人民手中的会子能保持对政府的一半的法偿能力;二是控制会子的发行数量,在会子贬值时就实行纸币回笼政策。淳熙十年,当他看到新印会子的数额时,说道:“新印会子比旧又增多。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2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朴素地反映了纸币流通的规律。由于财政的需要,他不得不增加会子的发行,但对会子贬值一直存有戒心。他多次告诫朝臣要谨慎对待会子流通,会子的发行数量决不能过多。淳熙十二年,他还表示自己因担心会子贬值,“几乎十年睡不着”3。会子作为封建社会的国家纸币,它的发行主要不是为了有利于商品流通,而是为了财政的需要。因此这一年孝宗又表示:“会子之数不宜多。他时若省得养兵,须尽收会子。”4养兵成了孝宗心目中发行会子的最主要的原因。
多为木版或铜版印刷,与宋、元、明时相仿。票 面呈竖方形,尺幅较大,虽为二色或三色套印,但色彩单调,印刷技术并不复杂。民间多能 仿制。当时的官府既要防止民间伪造,又无技术措施,只好在票面上加盖官府印鉴,用以保 证信誉和增强可靠性。这在中国印钞史上,尚属早期、简单的仿伪措施。与此同时,政府还 制定了维护钞票信誉的法律,通过对伪造者和揭发报官者进行惩罚和奖励的法律条款,来防 止和制裁伪造者,以保证钞票的流通和信誉。
纸币是指以柔软的物料(通常是棉)造成的货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发明,即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则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纸制的货币。一般由国家银行或由政府授权的银行发行。我国纸币源于北宋之‘交子‘,演变沿袭至今。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按 范淳父 为《郭子皋志》,言交子云:纸币之设,本与钱相权。 元祐 间已有此语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看官,你道住持偌大家私,况且金银体重,岂是一车载得尽的?不知 宋 时尽行官钞,又叫得纸币,又叫得官会子,一贯止是一张纸,就有十万贯,止是十万张纸,甚是轻便。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制作成本低, 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
纸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纸币不是货币,但可以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部分国家的纸币还可以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如美元、欧元等)。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不兑现纸币是由政府发行的不能兑换成黄金或白银的纸币,其购买力源于政府的权威和信誉。
随着物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货币。货币开始是由大家公认的某些等价物充当,如贝壳等。后来逐渐由金银等贵金属充当。金属货币使用久了,就会出现磨损,变得不足值,人们就意识到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货币进行流通,于是就出现了纸币。
侯恂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的懂经济,似乎比自己要在行的多呢!他刚才说不能擅自更改祖法,也就是跟东林党的大臣们一个脚步共同进退罢了,但是真的要他说出解决方案,他哪里说的出来,这这这了半天,一帮东林党大臣们都为侯恂捏了把汗,郑月琳和张慧仪都很同情跪在地上的侯恂,俩女也都对皇帝很是佩服!没有想到皇帝是一个这么懂得经济的人,皇帝懂政治,懂权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但是懂经济的皇帝,其实没有几个。
侯恂大着胆子的看了看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在看着侯恂,两个人想着的事情,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侯恂不相信崇祯皇帝朱由检真的有办法能够解决货币的问题!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崇祯皇帝朱由检想着的已经不单单是货币的问题,他想着的是货币的作用,真的有这么大吗?能够挽救他已经将近于崩溃的崇祯王朝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