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回 漫天要价(1/1)

过了大半天,孙朗见这大街上都已引起了交通拥堵,围观的少说得有数百人,自己这制造声势的目的已然达到了,就大手一挥。敲锣打鼓的乐师顿时停下吹奏,音乐戛然而止。铺面的活计们也顿时停下了跳舞,排着队进入了店中,小心翼翼的把之前烧制好的青花瓷一个个的抬了出来,摆在了店面前的一个铺了红绸的桌子上。

街上的围观众人像是看到了天上的不明飞行物一般,仔细的打量着这些蛋清般白花花,上面又印着淡青色花纹的容器。在他们的印象里,陶器都是灰不溜秋的模样,上面一般是没有花纹儿的,唯独只有青铜器上才会铸刻花纹,一般也都是夔龙纹,饕餮纹,金铭文字等等,可是曾见过这种在白白的陶器上面印着青色小儿画儿的玩意儿。

百姓们不明就里,就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

孙朗伸出双手示意众人收声,又一抱拳,高声道:“各位乡亲,各位父老,小人乃是江东来的客商,在天子脚下开个铺面,想赚取一点儿微薄的钱财,大家伙儿有钱的不妨上瞻购买,没钱的也可以观瞻一下,口口相传,替小人扬播一下名声,小人在此多多谢过了!”说完朝着百姓们鞠了一躬。

围观众人里有个文士打扮的人,自恃有点见识,就斜着眼儿问道:“说的这么热闹,你到底卖的是何物事啊?”

孙朗哈哈一乐,答道:“小人贩卖的乃是青花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摆在家中,可以代替青铜器作为装饰之物,也可用用作酒杯饭碗等日常器皿。”

他说完这话,就那起一个瓷杯来,伸出手指在杯上弹了两下,“当……当……”两声脆响,果然是像敲打钟磬一般响亮。

那文士走上前来,也拿起了一个小小的瓷碗,左看看右看看,见这小碗果然像一个玉碗般晶莹剔透,在口沿儿上还散发着微弱的光,像是镜子一般明亮。学着孙朗的样子也伸手指弹了两下,的确也是像编钟一般振振有声。再看上面的花纹,描绘的乃是一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人物逼真生动,端的像是一件宝贝。

文士捋了捋胡须,点头问:“东西倒是有些新奇,只不过……你这玩意儿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为何我们都从来没见过?”

孙朗又是打了个哈哈,从文士手里把瓷碗夺了过来,用袖子擦了一擦,端端正正的放回了桌上,笑道:“这可是用我家祖传的秘方制成,岂能透露于你?你要买就买,不买的话就莫要问这么多……”

那文士愈发觉得新奇,就端视着孙朗双眼,问道:“我问一问你这瓷器卖多少的价钱,总该可以告诉吧?”

孙朗也不答话,只是伸出了五根手指头,默默的看着文士。

这文士沉吟片刻,猜道:“五个铜钱?”

孙朗大摇其头。

“五贯钱?”

孙朗仍是摇头。

“十五贯??”这文士越来越觉得不可思议。

孙朗一脸不屑的答道:“错了,是五十贯……”

“什么?五……五十贯铜钱?买你这么一个破碗?”那文士咧着大嘴,觉得天放到了天底下最最可笑的事儿。

按照汉朝的货币换算,十贯五铢钱等同于一两金子,这文士听说一个小小的瓷器竟要卖五两黄金,自然是觉得滑天下之大稽。

他这一嚷嚷,围观的百姓们顿时也炸开了锅,你一嘴我一嘴的议论。这个说:“区区一个小碗就卖五十贯钱?实在太贵了!俺打了一辈子的柴,也从来没赚到过如此多的钱呢!”

另外一个搭话:“没准儿别人这真的是宝贝呢,说句实话,俺年轻的时候也曾游历四方,却从来没见过这等新鲜的东西!”

那人又道:“罢了罢了,管他是不是真宝贝,反正俺们这种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还是回去贩卖俺的柴火去咯!”

还有一人起哄道:“走吧走吧!我看这家铺面迟早关门大吉,这个姓孙的店老板非要赔一个血本无归才罢!”

说话间,就有许多人陆陆续续的离开了铺面,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剩下的一半儿没走的都是看热闹的,仍是抱着手议论纷纷,却不肯上前来购买。

贺齐见人都三三两两的走了,显得十分焦急,朝着孙朗劝道:“公子!咱们又是敲锣打鼓,又是跳秧歌舞,辛辛苦苦的大半天,这才把众人都吸引过来,这会儿为何却要用高价把他们吓走?我看这瓷器虽然精美,但卖个五贯钱也就可以了,为何偏偏要卖五十贯?这……这不是自寻绝路吗?”

“你知道什么?”孙朗干脆斜身靠在门槛上,高高的翘着二郎腿儿道:“这群人虽然走了,但咱们这瓷器却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不出半日,咱们这价值五十贯的瓷器就会传遍整个许都城,就会有更多的有钱人前来观看和购买了!”

贺齐半信半疑,只能挠着头退身而下。孙朗又命店伙计们在门口竖起了一个高高的木牌子,上面题写上了“精美瓷器,五十贯一个,分文不还价”的字样,告诉过望的路人,这瓷器就是价值五十贯,就算少了一个铜钱也买不走。

过了几个时辰,剩余的那一半儿围观的人也都走了,瓷器仍然一个都没卖出去,又过了半天,铺面门前偶尔只有几个过往的路人指指点点的经过,却丝毫没有半个人驻足盘问。

贺齐以及店伙计们都觉得十分丧气,没想到自己跟着公子做一个生意,竟然落了如此一个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的下场。但他们看孙朗时,却见他仍然只顾翘着二郎腿,两眼似睁非睁的打盹儿,仿佛是胸有成竹,坚信最终会有人花五十贯五铢钱的高价来购买自己的瓷器。

又过了一整天,这门前连过望的行人也没有几个了,偶尔有三两个人经过,都用袖子掩着嘴偷笑,似是在嘲笑孙朗的瓷器铺没有丁点儿的生意。一旁的卖李子、卖猪肉的摊子上却十分的热闹,和瓷器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众伙计们此时已是心灰意冷了,干脆都瘫坐在了地上,没精打采的晒着日头,懒洋洋的提不起一点儿精神。

“哐……哐……”

正在困顿之时,猛听到大街的尽头儿几声锣响,竟然传来了一阵喧闹之声。家丁们本在昏昏欲睡之间,听到这动静仿佛是打了一阵强心剂,都从地上蹦起来,翘首往大街的尽头观看,就见车马仪仗繁华,数十个衣着锦绣的随从拥着一个马车,浩浩荡荡的朝着瓷器铺赶了过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