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3章 帝国动乱的开始(1/1)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是说不清楚的。

正是因为说不清楚,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争端。

如今这种争端已经蔓延到了整个朝廷。

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让人蒙蔽了双眼。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已经超越了太多太多的人,所以现在开始弄自己人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是很高兴的。

虽然他之前也希望手下人能够团结起来。

但是作为帝王,他还是要多考虑一些。

有些事情离开了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支撑的。

皇帝和方中愈心里都很清楚,接下来的事情,不会太简单,但也不会太难。

毕竟,这么久了,想要完全从皇帝手中和方中愈的谋划中逃出去,那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底气所在。

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不需要让更多的人知晓。

大臣们的态度,使他们在表现出来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

这一点,谁也说不清楚。

就算是,掌控了那些大臣们的起居的锦衣卫都无法判断。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其中之一。

兵部尚书齐泰,在听到登闻鼓的响声之后,叹息了一声。

谭翼也听见了大人的叹息。

虽然大人有不少的事情没有和他说过。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自己的判断。

这些年来,除了康石,兵部的其他人根本没有想过要和他争锋。

所以呢,那些人都有各自的负责方面。

齐泰如今也看出来了,以后,兵部还是会交到这两个人的手中。

他们,一个是新生势力的代表,一个是老旧势力的不代表。

当然,并不是说,谭翼就是固执的。

毕竟,如果他是固执的。

现在的他根本就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方中愈当年的清洗,早就落到他身上了。

别人或许不清楚。

兵部尚书齐泰客户知道的,那就是这些人在最简单的时候,获得了副作用的认可。

所以当初兵部进行调整的时候才可以留下来。

否则的话,早早地就打发到外地去了。

这件事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

后期也能看出来一点。

当然,从此之后,这些人也非常的清楚,有些事还是要谨慎一些,不然的话,带来的肯定是麻烦。

“大人,怎么了?您为什么叹息?”

谭翼看向了兵部尚书齐泰。

兵部尚书齐泰看了看他,有些担忧,“多事之秋啊,之前以为会结束的,毕竟之前派遣了调查组前往了山东曲阜。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登闻鼓又响了。”

“大人,登闻鼓响了很正常啊。

朝廷设立登闻鼓,就是为了给那些有冤屈的人一条可以伸冤的道路。

如今有人敲响登闻鼓,这说明,有人伸冤啊。”

兵部尚书齐泰看着谭翼,果然,大家现在看问题越来越简单了。

当朝廷的行政命令开始占据主导之后。

官员们已经习惯了花时间去做事。

没有向以前一样,去琢磨了。

兵部尚书齐泰不是说赞成大臣么都去瞎捉摸。

但是至少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可是,年纪越大,官龄越长,似乎不再有当年的那种气魄了。

“谭翼啊,如果实在平常,这些事本就没什么,可是在这个时候,登闻鼓又响了,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接下来看来又有一场大的祸事发生了。”

齐泰有些心惊胆战。

之前方中愈和他商量的时候,曾经提到,要用议事长这个职位换他的支持。

那个时候的他,也是没有经受住诱惑。

看这个样子,现在问题来了。

谭翼听了这一番话。

再加上,大人如此严肃的表情。

他也明白啦,事情大发了。

“大人是说,这一次的登闻鼓响了,还是因为孔家的事情?”

谭翼不敢相信,毕竟,之前可以说是意外。

但是现在这些人又有些不太好的想法。

“八九不离十啊。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又是谁冒出来了?”

兵部尚书齐泰很是担心。

自己这一次算是玩了火。

演示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最倒霉的就是他们了。

在这种角度上来看,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大人,虽然属下也是读圣贤书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朝廷这些年的考试制度,已经远远地超越了恩科考试。

所以儒家的衰落是必然的。

朝廷虽然没有想过完全废除儒家文学,但是学子们会根据他们的想法自己来判断。

如今,朝廷的各个部门招人,还有派遣外驻的官员,更多的是从各部属学院招人,也就是会说,他们更多的人,是会从这里面出来的。

他们到底还有多少儒家文学的底子,现在可就说不清楚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得到的可是因为方伯爷,想要让他们继续支持儒家文学占据朝廷,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啊。”

这是谭翼的想法。

也是众多和他一样的人的想法。

事情变得不再那么扑朔迷离。

兵部尚书齐泰看着自己手下的这意味兵部郎中。

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

正是因为有了像你一样的的人,现在大明帝国的文坛和思想领域才会出现这么大的碰撞啊。

“既然如此,你是认为孔家的覆灭是一定的了。”

兵部尚书齐泰也张嘴问了一句。

也算是考教的意思。

谭翼又仔细地思索了一番。

算是想了想把。

当然以前肯定也想过。

只不过没有像今天那样,把自己的话说出来罢了。

“是的。”

思索片刻,谭翼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自然也不需要,他去做选择。

但是这个问题他必须给出答案,因为这才是决定并不接下来动作的大方向之一。

大明帝国和以前不一样。

大明帝国和以前一样。

这句话看着有些绕口,但事实上,知道他的人不少。

大明帝国变化了许多,这些年来可以说是推动巨大,让整个大明帝国成为了这座大陆上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但是啊,大明帝国依然没有改变,那就是皇权依然占据着整个权力的中心。

至于他身边围绕的臣子,虽然在一定的范围内支持着整个帝国的发展,但是只要他们身处其中就会明白,这些人依然在掌控着更多的东西。

“为何?”

既然是考教,既然是有问题,那么肯定要11的问清楚,把前因后果都说好。

“照目前所有的情况来看,孔家覆灭已经是既成事实。

如果在整件事情发生之前,孔家就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是都这么久了,空间还没有做出丝毫的抵抗。

也就是说他的对手非常的强大,强大到到目前为止,他们都还没有丝毫的变化,能够做出一些改变来。

也就是说,除了现目前朝廷的这些人,还有一部分人出了手,至于是哪些人,大人想必比我更加的清楚。”

这是实话含义,虽然不知道很多东西,可有些事情他是清楚的,那就是在某种情况下,兵部尚书齐泰其他人所支持的,和那些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兵部尚书齐泰为什么要支持?真的是为了覆灭孔家吗?

齐泰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总之这一刻他的感觉非常不好。

“不过,属下也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也许还会有变数?”

兵部尚书齐泰也听到这句话立马来了兴趣,他也想知道含义到底有什么看法,毕竟对于这样,一个人他培养了许久,也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他们成长起来。

“除非,除非这一次敲鼓的人是孔家南宗的人。”

兵部尚书齐泰听到这样说,他的眼神亮了,谭翼的话,虽然只是猜测,但是一下子就打开了,他所有的想法。

对了,就是如此,怪不得他一直觉得差了些什么,毕竟按照方中愈的意思,方孝孺还在做着,完善儒家理论的事情,那么他一定不会完全覆灭掉儒家的。

也是啊,现在种种的情况又告诉他们,他们做的已经非常强大了。

孔家现在有着这样的状况,一定与他们有关系,也就是说现在他们做到了这一步,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嗯,其实是不是只要等消息传递过来立马就会知道的。”

“来人。”

“大人。”

“立马去看,登闻鼓那边是什么情况?

问清楚敲鼓的人是谁?”

“是。”

兵部的吏员也不傻。

很多事情与他们有关,很多事情与他们无关,但与他们有关的事情基本上影响着他们的政治前途。

诸位大人都非常的紧张,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很多事情,必须要做下去,否则的话,最后可能会牵连到他们。

虽然说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和更多的事情来讲,如果他们表现的不好的话,依然会牵连到他们,所以,在这个时候一个个都非常的精密。

相同的安排在很多的地方都有,毕竟各个大佬们不可能亲自的去打探消息,下面的人自然要跑腿。

孔令生在被大家查探之后,换上了一身衣衫,然后被锦衣卫护送进了宫。

在被护送的时候,孔令生其实表现得很平静,他打量着身边的这些人,心里还在想着,你们知道吗?

其实我就是你们的人安排的。

这是他的想法,不过立马他就自己反驳了这种想法,毕竟这件事情如此的隐秘,不可能任何人都知道。

除非他能够找到,之前那些人就是锦衣卫的证据,否则永远都不会有人承认这件事情。

不过随后他又自嘲的笑了笑,就算自己找到了又有什么关系,那些人也不会承认,更何况就凭他的一句指认,又能如何呢?

这可是他自己愿意的。

孔令生思绪万千,却丝毫没有想起他的所作所为到底给其他人带来了多少的麻烦。

不熟大人们都在叹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朝廷看似稳定,但现在看起来,事情还有很多。

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大明朝廷,似乎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有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也有更多的人开始跳出来,想要获得更多。

议事长张大人在接到消息之后有些头疼。

虽然在之前他就猜到了,朝廷里有人在针对孔家,甚至他猜到了那个人跟陛下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他一直到这件事情发生之前都没有把那个人归结到就是陛下。

毕竟儒家还是大明帝国统治的根基,建文皇帝朱允文不可能自己来挖这个根基。

他没有想到的就是,皇帝已经,找到了可以替代孔家的部分。

挥手摆退了前来汇报的家仆。

议事长张大人觉得自己的心真的很累,他没有想到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又有人来敲鼓了,多年政治经验的他很清楚,只有落井下石,没有雪中送炭,所以这个时候来的人一定跟孔家有关。

他不相信地方上那些人完全就可以忽略掉别人的冤屈,甚至是已经要让别人把冤屈都告到京师来了,除了与孔家有关的事情,他实在是想不到。

更重要的是锦衣卫在各地方的暗探,难道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正是因为他知道锦衣卫在各地有着非常强大的情报体系。

对于百姓们,真的有冤屈而上告无门的话,锦衣卫一定会出面解决的。

再加上有吏部与御史台的调查组,由大明宣传部的宣传力量,他不相信个地方,还有人真的敢做老百姓们上告。

所以除了为孔家而来,没有其它任何合理的解释。

整个朝廷在京的京官们,如今都已经得到了消息,不管是在家休息,还是在各自部门里工作还是外出,进行公事上的处理,他们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类似的消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但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也许就是动/乱的开始。

没有人想到,这个动/乱甚至建文皇帝朱允文亲自弄出来的。

或许想到了也不敢说出来,毕竟有些时候说真话是要犯忌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