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5章铁铉大人的选择(1/1)

事情就是这样在,在很多人眼里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他们自己的生活那么重要。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自己的想法。

这也是方中愈知道的。

朝中的大臣们心里也非常的清楚。

在这一刻,他们也知道在整件事情中,朝廷的态度更多的是因为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原因。

远在山/东的铁铉这个时候,也有一些心累。

这些年他在山/东做了很多的事情,就算是朝廷的政策他也一直支持着。

所以山/东的变化还是挺大的。

在加上往北就是北平前线。

那个重要的大明帝国军事重镇。

魏国公徐辉祖,驸马爷梅殷在这里长期驻扎。

也就是他们的人,对于军需物资有着强大的需求。

所以这一些在这一刻就是现在他们知道得那样。

山/东生产的大量物资就是源源不断的从山/东各府县运往前线的。

除此之外,山/东也接受了大量前线来的草原物资。

比如牛羊和毛皮。

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

比如说朝廷发现的各种矿产。

如今山/东也因为铁铉的极力争取,有一部分矿石也是运往这里进行冶炼的。

牺牲的多,获得也就越多。

这样的道理那些百姓们不是不懂。

但他们还是做了。

因为要活命。

朝廷给予了好的政策,在加上方中愈的那些话,让他们深信不疑,因为在他们眼中,方中愈还没有失败过。

方中愈告诉他们,想要获得更好的东西,陛必须依靠自己。

否则的话,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用。

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支持方中愈做这些事情。

这也是那些支持方中愈的人所深信的。

顺应时代的变革,这样的文章在大明报上有很多。

他们在歌颂朝廷的政策的时候,也会不断地告诉百姓们怎么做。

百姓们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虽然也许他们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

但可以说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选择了支持。

这个年代可没有谁鼓吹,你看到的都是朝廷让你看到的。

背后到底有什么,谁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百姓们也不是瞎子。

他们能看到,现在朝廷有钱给他们修路,修桥。

只要他们愿意去工地上做工,也会有相应的报酬。

他们也能看到,现在的他们可以吃饱肚子。

十年前,打仗的时候,他们可是吃过树皮的。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

百姓们更愿意相信,朝廷真的子啊为他们考虑。

大明帝国需要更多的人。

这也是朝廷愿意看到的。

山/东现在已经是人口很多了。

因为他们的生活有改善。

愿意生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

铁选这些年,做得很好。

只是这一次他有些伤悲。

孔夫子没有错。

孔家也没有错。

但是强大的孔家就是错误。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为什么孔家依然不会收敛呢。

这样的他也想的通。

东西到手了,哪里能够那么容易放下。

好东西用久了,都还有感情呢。

这些年,这么多代的朝廷,都对孔家礼敬万分,那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也就是说在这整件事中,孔家的问题也许根本算不上问题,但是现在把他引爆出来确实是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的想法了。

方中愈或许就是因为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在这个时候发难。

铁铉也不得不佩服方中愈。

这个年轻人他见过。

有激情,有能力。

是那种,在人群中就不会被忽视的人。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

铁铉一个人在布政使司呆了很久。

没有人来打搅他。

值房里的其他人,也不知道,自家大人为什么一直没出来。

铁铉深刻的知道,这一次,锦衣卫来人,根本就没那个必要。

看似是希望他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朝廷镇住场子。

实则是告诉他,这件事情朝廷已经定了调子,他可以不支持,但是不能添乱。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对话。

他想的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能保住一些人就保住一些人吧。

唉。

天变了。

自己也老了。

这是铁铉的真实想法。

也许其他人没什么感受。

铁铉自己还是非常清楚地。

那就是他啊。

真的是太累太累了。

年轻人的思维跟不上。

他们跳跃的太快了。

这才是他感觉到难受的最重要的原因。

与此同时,京师里的汪雨辰和方中愈也在就最后的事情,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大人,您觉得铁铉铁大人会支持咱们吗?”

汪雨辰其实不太确定。

虽然有多套方案,但是毕竟没有亲自去问过,那就当不了真。

锦衣卫做事也需要保密的。

在事情还没有爆发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到处去找当事人问是个什么情况。

这也能说明问题。

“其实,他支不支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家家主会做出什么选择。

我猜,铁大人会让我不要牵连无辜,其他的他不会反对。

因为不是纯粹的文人。

他是一位战略家,甚至可以说他已经超越了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当然更加远远的超过了茹瑺如大人。

所以说,他一定会选择沉默,但在这个时候,沉默就意味着支持。

所以说呢,铁铉铁大人在只知道改变不了什么的时候。

就选择了放弃,甚至可以说,现在有点不管不顾的样子。

也就是说啊,他知道,退而求其次,或许能够改变我的心意,让我放过那些人。”

方中愈自认为有些事情他也许看不透彻。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讲,现在的他确实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了。

简单的分析几句,再加上对于其他人关注,手下人的结论,都可以让他猜上一些。

“那,大人您打算怎么做?”

汪雨辰关心的是这些。

方中愈看了他一眼。

“等吧,看那边的消息什么时候来。

如果正如我所说,铁铉铁大人选择了沉默,然后让我不要牵连其他人的话,就照他说的做。

不过哪些人能够不被牵连,你们要多甄别甄别。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坏人,但是,不来点狠的,哪些人也不会收手。

既然如此,总得有人要付出代价的。

去往海外的船队那么多,孔家人不是自认理论高超嘛。送一些人出去,去教化那些海外之民,要是能为大明帝国立功,老了也许还能回来。”

“是,那我就让他们在计划计划,至少不要浪费了这些人的才华。”

汪雨辰听懂了。

方中愈算是答应了,他这么说也就是会给一些人机会了。

不过那些犯过错的,那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该死的还得死。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汪雨辰也知道这些情况不太对。

可是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了。

其实在这件事情已经停留了太久太久,就算是方中愈之前答应自己的父亲,不会做的太过分,但是,这件事情也已经耽误了,更何况如今锦衣卫已经开始大批量的动作。

铁玄铁大人在这件事情上保持沉默之后,意味着整个山/东已经没有人会去支持孔家了。

宣传部的人如果按照之前的打算,开始在山/东进行宣传之后,基本上,这件事情就已经定下了基调。

“那幻夜骑那边?”

汪雨辰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这是一次私密的行动,就算兵部那边偷偷的给予支持,也不能做太过的明显。

所以他还是比较担心的,毕竟那些人很多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出了什么意外,他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提到大明幻夜骑,提到那个可能会使很多人的行动方中愈也沉默了。

王雨晨站在那里。

看起来就像是一塑雕像,除了他自己说话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办法感知到他的任何情绪。

方中愈坐在那里,之前还很懒散,但是在这一刻,他却显得非常的沉重。

“黔国公那里怎么说?”

黔国公沐晟,这些年镇边有功,回京的次数很少。

方中愈都没见过。

“咱们的人接触了,国公爷很看中咱们的计划,只不过兵部的支持毕竟是暗地里的,所以他也不能擅起边衅。”

“那其他的话一并说出来吧,国公爷就是实实在在的云南王,就算是这些年咱们派了不少的学生去那里帮助他传播学问,甚至是将京师里发展的最好的医学,都送往那里,他对于汉民和那些边民都很好。

动不动用军队,还不是他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京师,兵部和大都督府又不会真的严格限制他。”

毕竟是老牌勋贵,和长兴侯耿炳文不一样,老侯爷是把兵权完完全全教出来的,当然,这后面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的,那就不清楚了,但黔国公可是真真正正的在边地,手里现在掌握的军队不在少数。

“国公爷说,这场战争他们也要参与,不能把功劳都给了锦衣卫,而且他手下的兵也得练。

这些年,虽然也打过几场仗,可要是真正的,打大仗的话,他手下的那些人,都只是练的,上了战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根本就不知道。”

这个道理倒也非常的明显,精英嘛,总是会老的,如果长时间不打仗的话,说不定就会废了。

“还有吗?”

方中愈可不相信这些精明的勋贵,只有这样的话说出来,毕竟连长兴侯耿炳文都知道塞一个人到锦衣卫来,还是自己的儿子。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姐夫。

黔国公,有这样的好事儿,会没有其他的想法。

“他希望列装咱们的武器装备,包括火器。”

汪雨辰看了方中愈一眼。

他也不清楚自家大人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想法。

所以说,还是小心的打量了一下。

方中愈倒是没有太多的感觉。

“这他都知道?”

他只是好奇,大明幻夜骑列装火器并么有多久。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火器本来就很牛。

方中愈清楚地知道,现在没有太强大的工业支撑,很多突破,都停留在纸面上。

就好比方中愈给出的那些构想。

那仅仅是构想。

现在的工业基础根本就达不到更大的历史性突破。

也就是说,这些年,明军的火器在改进,但是绝没有达到更加大的地步。

“大人,毕竟是国公爷。

他与北方大营那边也有联系,魏国公,驸马爷,大将军,甚至是德庆侯,他们的关系都不差,再加上咱们列装的时候也没有瞒着他们,所以也就知道了。”

汪雨辰解释了一番。

他知道,方中愈在心里是很看重消息保密的。

但是现在他们的军事武器被暴露了。

他也害怕方中愈生气。

这可是会影响到很多事情的。

“没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

火器他们想要可以,拿军功来换。

让咱们的工厂给他们一个批次,剩下的用军功换,不够就拿真金白银买。”

“啊,大人,我还以为你会追究这件事情呢。”

汪雨辰也没理解方中愈的打算。

按照道理说不应该这样。

但事实上,方中愈所表现出来的绝对不是之前的那样。

“没什么好追究的,只要不是刻意泄密,这些情况都能理解。

况且,以后都是大军团作战,个人勇武恐怕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让他们也见识见识这些新式武器,对以后大规模换装还是有帮助的。”

方中愈现在还不奢望能够起到太大的碾压式的作用。

只要他们有作用就行了。

“大人是说,还是有不少人会反对?”

“人嘛,多少有些私心,之前朝廷在北方推动军事改革,陛下都不反对的事情,他们有些人却跳出来反对。

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害怕更多的年轻人跳出来,抢了他们的位置。

如今,各个部门分工明确,作战参谋提下也已经建立起来了。

主帅就需要从大局上来考虑了。

而不是和之前一样,认为只要手下人勇武冲杀就行了。

所以,这也是时代在进步。

总有一些人会被淘汰的。”

方中愈知道,有人反对,虽然最后不了了之,可是,只要这样的人存在,就说明教育的不够,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