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1/1)

骗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骗自己,当自己都相信的时候,其他人也会不得不信。

方中愈觉得现在自己就是在欺骗其他人。

在后世,这种情况又被称作忽悠大忽悠。

每个人都被忽悠过,每个人也都忽悠过别人,这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只不过有的人付出了代价小,有的人付出的代价多。

对于朝中的诸位大臣,方中玉也接触了不少,也不少能跟他侃侃而谈,甚至成为了他的忘年交也有不少,只不过是因为他做的事情不错,跟他关系不错,但更多的人是因为佩服他。

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最终还是会改变,这就是时间的魅力,十年间他们已经见识到了更多的奇迹,知道方中愈在某些事情上的确是强过于他们,所以不得不在方中愈的指导下做更多的事情。

不是说没有贪官,不是说没有坏官,只是更多的人现在更善于隐藏起自己的私欲,然后在办理公事的时候为自己谋一些福利。

方中愈需要太多的人为他做这些事情,建文皇帝朱允炆也需要这些人来帮他稳定朝政,所以当他们没有做太多过火的事情时候,这些人并不会怎么样。

方中愈心里非常的清楚,现如今这种大明体制必须要有地方官员强有力的支持朝廷才行,否则的话,越是小的地方朝廷的政令越是达不到。

这几年庶子分家,宗族解散,甚至是派遣官员,在各地形成一条有力的组织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曾受到抵抗也曾被别人告上京师,可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朝廷依然占了大事。

强有力的政策确实会让很多人生起反抗之心,可是大明朝廷的改变却又是他们实实在在可以看到的,所以不管怎么说,如果最后选择支持的话,那么只能支持如今的大明朝廷。

不是没有出现过事端,也不是没有人憎恨方中一只,不过那些事情都在朝廷的强有力的阻止下灰飞烟灭,至少那些犯事的人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杀头,要么被赶去遥远的大明南洲去做苦力。

当这样的事情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压制下来之后,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再为他人的幸福去谋划了,他们要为自己的幸福去争夺。

久而久之这样的心思也就算了,所以更多的人开始努力的接受大明朝廷的改变,让整个大明朝廷处于一个更加欣欣向荣的场面。

这一段时间来有人告老还乡,在地方上担任顾问,有人蒸蒸日上步步升迁,总之能够占据朝廷越来越多的位置。

皇帝的年纪也渐渐大了,虽然他依然是个青年,可是对于国事的掌控已经越来越娴熟,它甚至可以在很小的事情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研究的太多,所以对于整个帝国和朝廷的官员来说,这是一种灾难,因为皇帝稀奇古怪的想法总是会影响他们的判断。

在新发现的土地上这一段时间,郑和带领着他的人正在源源不断的探索,因为最开始营地的事情,他们保护的很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让其他人得到保护。

“大人,您看,这一片适合种粮食,我们发现了一大片山谷,在山谷的附近有一大片平地,只要稍加整理就可以成为种植粮食的地方。”

郑和的船队里面有不少专业的人,有熟悉农事的人,有熟悉天时地利的人,甚至还有不少技术工人,所以在这一片很快就建起了房屋。

这是当初方中愈建议燕王朱棣所做的事情,所以在每一个探索的船队里面都配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离开大明国境,并不是被流放,只是因为朝廷需要他们在这里工作。

郑和也看到了,虽然他了解的不多,但这些年来他也知道哪些是老百姓需要的,既然朝廷这么看重这一片土地,这里自然以后会有大量的人来这里,只不过花的时间与精力比较多了。

他心里也很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片土地长久的掌控在大明朝廷手中,因为他们需要人,需要太多太多的人,这些人目前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养活他们。

“这片土地我看到了,你们要加紧的勘探,甚至是在这里附近的地址都要了解清楚行程报告,到时候我会面呈王爷,由王爷呈交给朝廷,你们的功劳我不会忘记的,所以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吧。”

一群人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他们也非常的高兴在海上漂流了这么久,好不容易能够来到这里,而且这里也确实与他们想要找到目的地一样,所以每一个人都很高兴,这可是大功一件。

他们之前身份地位也不高,要不是这几年接触了不少的新式教育,根本就走不到这一步,所以对于军人和太监来说他们还是有一些害怕的,如今既然太监不会抢夺他们的功劳,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担心,所以一个个立马就高兴了起来。

“谢大人,谢大人。”

毕竟以前身份地位都不高,所以现在有这样的功劳,大家都非常的高兴。

“谢谢就不用了,这是你们应得的,接下来还要抓紧时间寻找朝廷让寻找的那几处错误,锦衣卫那边的人下的有指令你们都清楚,还是多花费心思在那些上面吧,每一个人不管是谁找到我都会替他报功,所以你们抓紧时间。”

郑和虽然不值钱,为什么朝廷那么在乎那几年做,可是他也知道现在的他只能够听从命令行事,但只要找到那些,他也知道可能会改变一些事情,现目前他不知道,等见到那些东西了,自然会知道是什么情况的。

现在他也在想,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那些人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又什么时候能够把消息传到大明南洲,给王爷和侯爵府的人知道。

这一次他们算是误打误撞,虽然之前有一些资料,可毕竟在海阳世上的事情太难说,他们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今好不容易来这里一次,自然要把这里探索个够。

后期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他也不得不早做打算,至少要保住跟着他来的这些人,不出任何问题。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什么时候都要注意,所以对于整个团队的船员情况,他都有所了解,是不是也去关注一下他们,在这里他们已经开始建立起了房屋,利用现有的材料。

在这里住帐篷明显是不合适的,晚上要是有什么野兽的话,恐怕他们的小命儿就丢了,所以建造木质房屋和石头房屋是最恰当的。

要是有人在这里看一看的话,会发现他们真的做的很快,至少速度非常的快,因为在这一段日子里,他们已经将之前的登陆地点完全的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港口,然后又将港口附近的土地全部都圈起来,作为他们的基本营地。

船员们现在都非常的高兴,因为能够在这里再呆上一段时间,等待朝廷派遣新的人来接替他们之后,他们就可以带着功劳回国了。

毕竟有一部分人是朝廷直接派来的,而不是属于燕王朱棣的私人,他手下的四人虽然也参与了这一次的行动,可毕竟很多事情来讲朝廷还是挂着朝廷的名义的。

远在大明帝国境内京师的方中愈自然不知晓燕王朱棣的手下终于发现了他日念夜想的美洲了。

方中愈对于美洲其实了解的非常的少,至少他只知道后世那个强大的帝国家就在那一片土地上,可是对于那个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不过现如今他已经来到了大明帝国,自然那一片土地就要成为大明的了。

他依稀记得那上面就算是有土著居民也不会有太多,再加上如今的大明,肯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其他的问题。

东番的事情终于查清楚了,方中愈知道该动手了,所以会有源源不断的锦衣卫暗探前往东番和倭国。

方中愈给他们的命令只有一条,尽快建立起能够支持大明政权的统治者。

虽然之前他们进奉大明为宗主国,可是那毕竟只是名义上的朝廷还要给予回礼。

按照方中愈的意思为了一劳永逸,自然希望那里面汉人血脉越多越好,至少他们要想方设法加大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像现在这样,但大明强大了,他们就尊奉大明为宗主国,大明软弱了就欺负大明。

至于他们到底要怎么操作,方中愈是不管的,该教的他已经教了,该说的他也说了,可一旦他们暴露了,这些话题都不会出现在方中愈的案头,因为方中愈是不会承认的。

王师兄掌管的宣传部,如今姜大明帝国的各方各面都宣传的很好。

当然更多的是注重实事求是,因为他们必须保证在有限的情况下将他们所掌握的情况告诉给百姓们,百姓们通过报纸来了解整个帝国发生的变化,整个政策的有效实施。

高压政策下的百姓们自然希望听到真实的声音,毕竟虽然他们没有什么知情权的概念,可没有谁愿意被蒙在鼓里,他们也希望朝廷不管做什么都告诉他们一声,至少让他们有一个准备。

这几年的日子已经让他们充分明白了,那就是他们也是可以过好日子的,不会像之前一样任意受别人的宰割和践踏。

皇帝的大明梦还很遥远,可百姓们的大明梦却越来越近,因为他们只求温饱。

当一个人的欲望变得简单的时候,所做的事情也会变得非常的简单,这个时候他们所考虑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支持,皇帝没有想过他所做的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有一点他非常的清楚,那就是现如今他所做的一切是非常正确的。

鸿胪寺的官员跟方中愈有过一番交谈,方中愈告诉他们一个观点,那就是弱国是没有外交的,只有真正的大国才有外交,所以在面对其他藩国和其他国家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强势。

最开始很多人不以为然,毕竟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讲,朝廷不需要表现的那么强势,毕竟自诩礼仪之邦着他们用最高等的文明和礼仪,礼待其他国家。

可是后来他们却发现方中愈是正确的,就比如如今那些愿意投靠的草原部落。

之前某些大明官员还一直对他们客客气气的,谁知这样做之后反而让他们更加的跋扈,但是后来当大明的官员更加强势之后,却发现那些人一个个都老实了。

没办法大明多坚持一天,那些人就担惊受怕一天,毕竟他们部落的子民还在等着他们回去,等着他们与大明交好交换货物,获得大明的庇护,免受草原那些强大部落的侵害。

方中愈的政策开始在草原起了作用,当朝廷作为国家利器开始运转起来的时候,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不可低档的。

那些位于大明边境又不愿意往北跑的草原部落,不得不向大明投降,甚至是请求迁往内地。

这样的请罪书一封接一封的从边境传往朝廷中枢,那些官员们自己又做不了主,不得不赶忙把这些东西都转到京师来,因为只有这边才可以做出最后的决定。

朝中的诸位大臣们各有各的想法,但是有一点他们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能想到的就是不可能放松自己的底线,因为真的把这些人放进来了,恐怕对于整个国民都是一场灾难。

首先是态度上,如果让他们高人一等,那对原始的大明子民来说是一种伤害,如果让他们低人一等,那么对于朝廷收拢其他的草原部落人马就不太明朗了,那些人一看到自己会受到这样的待遇,恐怕早就离开了大明。

可要是让他们受到平等的对待,这一点很多汉人百姓又不能接受,毕竟当年奴役的事情还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