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帝国,种族和民族歧视非常严重。
按照官方说法,汉人毫无疑问是天选之子,世界上最强、最聪明且最高贵的种族。
与地球上的纳粹人种学有些不同,汉人并非单纯以血统来宣扬本民族的高贵属性,而是把另外的特质当成汉民族高贵的证据——勤奋好学。
特别是共和年以后,华夏遍地学校,朝廷选拔官员,无论文武,一律以学校出身为正途,华夏几十年来醉心教育投入,又反过来证明了汉人确实勤奋好学,因此确实是世界上最高贵的民族。
所谓文化自信(其实可以说是自傲),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以勤奋好学程度为标准,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能出几个人才,而汉人也必定有不那么勤奋,且及其厌学的存在。
因此,这成了汉人种族论中允许阶级流通的有力证据——犯了重罪的汉人会被贬斥为庶民,因为他们不学礼、不学法,不是勤奋好学的人,也就不能算是高等民族的一员。
而外族精英人才,立下大功之后升级为平民或公民,那自然是学到了汉人勤奋好学的本质,因而把自己提升为高等民族。
除了那些通过自身奋斗或机缘巧合而成为“高等民族”一员的幸运儿、真精英之外,所谓外蕃种族,在汉人眼里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其中,汉人以下,传统中就与汉人混居的境内少数民族(包括貔貅)和境外以高丽、扶桑、交趾为首的,千百年来不断学习汉族文化的周边民族为第一阶层。
这个阶层的外蕃民族有一个特色,就是特别喜欢把祖先附会到汉人身上,比如高丽王就坚持自己是殷朝忠臣移民的后代。
而扶桑有很多蕃王自认是华夏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皇帝派到外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童男童女后人。
第一阶层之下,以鞑靼、女真、靺鞨以及西北几个少数民族为代表,虽然与汉人交流广泛,但历史上有过极多敌对的游牧、渔猎等民族为第二档次。
共和年开始大举扩张之后,被武力压迫而加入朝贡圈的南洋诸国(含奥州),岭西各部落,以及那些狄人部落,被视为第三阶层。
顺便,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省事,汉人习惯把西方那些白皮、黑皮等种族一股脑划入这个阶层——反正都是不闻圣人大道的野蛮人。
被汉人打入另册的“低等民族”并不会受到来自汉人的纳粹式歧视,只是除了能在华夏获得平民籍贯的部分精英之外,其他人别想让汉人看得起。
如果爆发冲突或者战争,他们受到的惩罚也会相对更重。
以奥克帝国举例,如果是高丽人在华夏边境以外100里以内,未经许可招兵买马,准备攻打扶桑某个领主,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受到严厉斥责,然后是罚款、道歉、具体负责人下狱等处罚。
但华夏不会像对奥克那样直接出兵攻灭高丽。
另外的好处是,如果有女真或靺鞨部落进入高丽境内劫掠,华夏地方官员通常会采信高丽的证词,严厉处罚女真或靺鞨人。
因为高丽是很接近汉人的中等民族,而女真靺鞨则是半野蛮化的低等种族,这是华夏给恭顺的朝贡国的隐形好处。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收回来,重新开始讨论新大陆。
新大陆的土著人类,毫无疑问都是黄色人种,肤色、发色、瞳色都非常接近汉人以及高丽、扶桑等中等民族。
而他们把汉语视为神语,虽然自身蠢得够呛(居然还在用石器),但这向往文明的心是足够的。
如果,欧扬等征服者(这意味着他们在被征服者的问题上有很重的发言权)确认他们确实是殷地安,是与汉人2000年前为一家的远远远房亲戚,那么他们即使被征服,在朝贡圈中的地位不会太低。
虽然阿兹特克、印加人都还不知道这一点,但这对他们的未来有非常大的好处——至少不会像地球上同名的民族一样被人买几百年头皮,然后剩下一点残种在保留地苟延残喘。
对汉人来说,民族歧视链只是他们看不起、十分看不起和想灭了他三种不同的情绪表达。
但对外国人来说,这可是事关生死的大问题。
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以此为原则,欧扬探险队的主要军官们商议后的结果是:如果阿兹特克以及更南边的印加——不,现在应该说是殷加,不是拼命抗拒王师,给大家造成巨大损失的话,探险队只需要把他们打到服气,保证他们成为恭顺的朝贡国,然后缴纳一部分“罚款”和土地,就可以放过他们。
当然,还有允许汉人随意旅行、居住、开厂、开矿、修路等经济要求,以及取消皇帝尊号,保障汉人治外法权等底线要求。
“就这么定了,我们不以灭亡殷地安国家为目标,但必须让他们彻底屈服。”
欧扬最后总结道:
“我们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把这座岛屿建设成一个前进基地,等待后续援军。”
“我命令,抽调3艘船,带部分俘虏按原路返回镇远,向太子殿下、吴王殿下和左恒柏司令官汇报这里的情况,并请求他们派遣援军。”
“告诉几位大人,这里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和几千万人口等着我们来征服、开发。”
“我觉得还是再等等吧~~~。”听到欧扬迫不及待向镇远汇报,左水晶忍不住劝说道:“我们还没有确认这片地区到底有多大,也不能确保阿兹特克和殷加确实有几千万人口,如果我们汇报了,大军到来却发现没这么多战果可征服,对我们不太好呢。”
“不,就这么汇报。”
欧扬确实有些等不及了,他非常希望镇远立刻给他派来援军,好让他尽快征服新大陆。
甚至,他现在还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学习科尔特斯,直接就利用手头上这点人,先尝试一下能不能干掉阿兹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