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梅三儿变装随太子(3)(1/1)

可是朱家这边,对此毫不理会,朱家大郎发布悬赏:找到黄莲,带回朱家者,赏一万两黄金;提供消息确切,朱家出人找到黄莲者,赏五千两黄金;提供下落,查明确实者,赏一千两黄金。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众说纷纭,谣言四起,有人就说是朱大早就和黄莲有情,这一次,是顺水推舟,答应了刘家离婚的事情,这话一起,风一样传到了刘家,刘氏听闻,又是一番寻死觅活,他都忘记了,这一路行来,朱大对她是爱护有加,并没有和黄莲苟且的痕迹,可见,这人是最受不得怂恿蛊惑和以讹传讹了。

可惜彼时梅三儿和香魂那时都在降妖铃中,并不知道此事。不知道情况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原来自己还这样的值钱,当然,这是梅三儿在知道消息之后的第一想法,梅三儿揣摩朱大的做法的深意,不能明白,难道是为了如意盆?可是他们找到如意盆,也不能据为所有,没有看见皇帝那里虎视眈眈吗?但是他究竟为了什么呢?匪夷所思,其实道理很简单,朱大和朱二受父命帮助黄家,如此而已。

朱家连番动作,个个惊人,仿佛一颗颗重型炮弹炸得京都人仰马翻。在寻找了黄莲一年未果的情况下,朱二少主发出通告,告诉全国各地的朱家商铺,从即日起,朱二公子朱有利辞去朱家少主一职,还位于朱家大哥朱有成,这是其一。其二,从通报发布之日起,朱家兄弟正式分家,朱有利除具有凤仙郡老宅一套,京都西山别院一套、朱家客栈一套之外,朱家所有动产不动产都归朱有成所有。就是说朱有利可以确保衣食无虞,其他的都是朱有成的了。大家惊讶,有这样分家的吗?朱有利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可是没有想到,朱有利的做法更甚,连老家的老宅和京都的商铺都不要,只留下了西山别院。消息一出,朱家的门槛都被媒婆踢破了。谁不知道,朱家财富,富可敌国。皇帝看着她们的家业都眼红啊。大家都是奔着朱大的万贯家财来的啊。嫁给了朱大,就等于嫁给了一座金山,一生富贵,尽享荣华啊。可惜朱大对于上门的媒婆不理不睬,每天只是在各家商铺间留连,一心制备产业,对于娶妻一事,态度冷淡,这使得朱有成心系黄莲的谣言愈演愈烈。

与朱大这里门庭若市的场面不同,朱有利所在的西山别院是一片冷清。除了一些朱家的老人儿,所有仆妇都被朱有利卖掉送走。偌大的西山别院了无生机,只有一个做饭的厨师几个看家护院的家丁,还有一个伺候红粉的嬷嬷。红粉这叫一个生气。本来赶走了黄莲,朱有利带着自己来到京都,他想着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舒服闲适,怎么的也该过上京都贵妇的生活。没有想到朱有利一份分家单,让自己与富贵绝了缘。也罢,凭借朱有利的聪敏头脑,不借助朱家的财势,假以时日,也可以重新成为京都显贵的一员,可是朱有利就像他的父亲朱韵一样,想要闲云野鹤,四海为家,他还邀请红粉,做一对神仙伴侣,无拘无束。

红粉直接就怒了。大闹一场,要求朱有利重新和朱大分家产,朱有利自然不肯,笑一笑不予理会,继续在河边钓鱼玩乐,气得红粉搬出了西山别院,住到了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他的义父家里,不错,这个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就是当年与红粉接触的那个黑衣人,红粉后来认他为义父,在皇帝选秀的时候,做了皇帝的女官,据说因为是大将军李元的女儿的缘故,很得皇帝的喜欢,一直陪伴在皇帝的左右。话说皇帝祭祀那一天本来也打算随同皇帝出行,可是突然之间着了凉,生了病,这才没有临幸西山,不然,梅三儿和红粉见到,肯定也惊讶非常。

虽然朱家的事情是沸反盈天,可是朱有成和朱有利兄弟,非常淡定,一个终日处理商铺的各类事务,一个是终日里在西山别院钓鱼,对于红粉闹出这样大的动静,根本不予理会,仿佛他从来没有爱过红粉一样,仿佛爱人别离这事情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一样,尤其是以前流连坊间寻欢作乐的朱二郎,忽然间转了性,对于男女之事淡漠得很,据说,有少女也想填补朱二的空虚,却被他严词拒绝。两个人一动一静,成为了京都的一道风景,成为了时下最大的谈资二人一个共性的事情就是至今未婚。坊下流传,二人都爱上了黄莲姑娘,要为黄莲姑娘守身如玉。

梅三儿闻言,一个哆嗦,这真是躺着也中枪啊。别人不知道情况,他可是对于二位了解得很,朱大忠诚老实,对刘氏爱护有加;朱二虽然花名在外,可是对待红粉那是情真意长,怎么会突然就转了性,爱上自己了呢?梅三儿反复回忆当时三人在一起的情形,一切迹象表明,坊间流传,只是胡说八道。可是,胡说八道也有人相信,在两人相处的时候,太子重华就问起过梅三儿对于朱家二位公子的印象。梅三儿一乐,我们只是朋友,是兄弟,但是绝对不是恋人。这句话给太子吃了定心丸,因此他们在鸣鹤观的相处很是融洽,也使太子对二人的防备降低了很多。

基于此,梅三儿易容为侍女小绿,不敢以黄莲的真面目示人。收回飘远的思绪,梅三儿将注意力集中在皇帝这一席上。这一席上的人物都是显贵,梅三儿却只认识几人。皇帝、太子、宰相、大将军、明月道长、礼部尚书、天文馆博士。还有一个居然是布衣朱有成。

梅三儿惊奇朱有成一介布衣怎么也成了皇帝的座上宾。暗暗催动神识,探析朱大的心声,原来是给皇帝提供了北方用兵的经费,还有今日宴饮所用的费用均是出在此公之手。原来如此。有钱能使鬼推磨,此真言也。

可是刘满海和朱有成曾有翁婿之义,如今坐在一起不尴尬吗?回答是不尴尬,反正梅三儿探析朱大的内心是一点也没有发现尴尬的成分。因为对明月道长早有提防,梅三儿不敢再调动神识,只张大了耳朵侧耳倾听他们谈话的内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帝笑呵呵地问太子道:“重华,你这三日都做了些什么?”

重华正在观察梅三儿的情况,皇帝一叫,恍然一惊,连忙放下手中的酒杯,站起身形,目光直视父皇,“回禀父皇,儿臣在西山监督宴饮事宜,闲暇时间打猎游览西山胜景。”

“坐下说话,你不必拘束。”皇帝摆摆手,示意太子坐下,“这几天可遇上些好玩的事情吗?”

“有。”太子看了一眼明月道长,忽然改站为跪,大家都很惊讶。“你好好说话,怎么行此大礼?”皇帝依然笑呵呵的,目光中的寒意一闪而过。

“儿臣斗胆,恳请父皇原谅儿臣。”

“你还没有说是什么事情,父皇怎么原谅啊?你起来,坐下,说说看。”

“儿臣在西山苑囿打猎,捉获一只红狐狸,本来想要敬献给父皇,可是让他给跑了。”太子重华语带遗憾地说。

“这有什么?等以后再猎就好了。你有这心就好。不必挂怀。你想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吗?”

“还有一件大事。”太子重华说着,再次看向明月道长,明月道长急的直冒汗,你说话就说话,老看我干什么?

太子重华:我不看你看谁啊,是你报告父皇我的情况,不然,我用这样吗?

“我昨日到鸣鹤观游玩。回来的时候被梅花仙子请去做客了。”太子重华说完,皇帝的眉头就拧了起来,怎么是梅花仙子,不是黄莲吗?他不觉看了看明月道长。明月摇了摇头,表示我也不知道。他一早就下山去向皇帝报告黄莲出现,根本不知道后续的事情啊。

“你说说看。起来说话。”皇帝不动声色道。

“是。太子重华答应一声,坐回到了座位上。”我去西山苑囿打猎,射中了一只红狐狸,可是却被梅花仙子化成的女子给救走了。这还不算,我在鸣鹤观游玩回来的路上,忽然一阵飓风,就把我吹到了西山之上的密林之中。在这里我再次见到了梅花仙子。他说,他觉得西山是灵山秀水,洞天福地,打算在此地建造一座行宫来接纳人间香火。但是担心此地是圣驾的行宫所在,不好相扰,特邀请我上山询问一二。我当即答应,因此上,他们连夜建造出一座绿玉梅花宫,作为礼物,奉献给父皇。同时,自己下界来也有个居处。父皇还要原谅儿臣擅自做主之罪。“”

天文馆的博士一听,连忙在一边说道:“启禀陛下,太子所言不虚,昨夜臣夜观天象,的确看见西山山顶升起一颗碧绿的梅花树。高可千寻,那大概是梅花仙子的元神显灵。”

皇帝闻言点头,“是这样啊。重华,我还以为你碰见了谁了呢?你可识得上山之路?不如我们去梅花宫看一看,游赏一番。”

太子重华点头,“儿臣已经一路做下标记,等宴饮之后,即可请父皇登览。”

“好。我们用过饭之后,就去看一看,大家觉得怎么样?”皇帝很民主的样子,但是大家知道皇帝这是想去,都狗腿地说,甚好甚好。欣然答应。明月道长连忙阻拦道:“陛下。请谨慎。这一夜之间就造出一座楼阁,世人闻所未闻。陛下不如少待,等臣看清楚了陛下再行前往。”

重华太子冷笑一声,“明月道长,你这是说我办事不够谨慎吗?”

“臣下不敢,但是太子毕竟年轻。”明月道长并不畏惧太子,他的靠山是皇帝,所以说话底气很足。

“很好,你还知道我年轻。”太子重华面寒似水,语带威胁,等我登上帝位,我非得要了你的狗命。

“好了。这天降祥瑞,朕的江山大好。怎么会有危险发生呢?再说,还有大将军在此,我怕什么,大将军你说是不是啊?”

大将军就是那个红粉的义父,也就是那个黑衣人。他闻言哈哈大笑:“陛下谬赞。保护万岁是臣下的责任。”

就这样说定了,吃过了饭,稍事休息,皇帝带着一众臣子兴冲冲地登上了西山上的绿玉梅花宫。这里已经俨然成为皇帝的苑囿。里里外外都是禁卫军把守,侍女们从大门一直站到了楼阁之内。

三个树妖得了梅三儿传递的消息,早已避得远远的。怕什么呢?当然是害怕明月道长的照妖镜。梅三儿算得清楚,就这些妖精,没有几个禁得住明月道长的照妖镜,他可不想香魂事件再次发生,再说想一想黑白无常那萎靡不振的样子,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小弟变成那个样子的。

皇帝在太子的引领下,从外边的小矮房一直走到绿玉梅花宫的第三层。古朴典雅的造型赢的了大家异口同声的赞赏。最后,重新回到了一楼大厅,站在绿玉梅花树前,皇帝再次叹息道:“可惜朕与仙子缘薄,不能得见真颜。重华啊,这梅花仙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太子恭敬作答:“父皇容禀,这梅花仙子一副冰肌玉骨,不落俗陈,自然石好容貌,但是他太忙碌了。你现在不能看见他的真颜,他是天上琼瑶宫弄玉仙姑的下属,掌管仙姑的花园,因此上经常来往于人间天上,到处寻找奇珍异草,我也是因为偶然才看见了一面。他今日看到西山之上,生出一颗绿玉梅树,和自己是同一品种,所以很是高兴。父皇请看,”。太子拉着皇帝的衣袖,走出了宫殿,看见在朝阳的慢坡之上,一路延伸到了山顶,是一片宽阔的花园,里边生长的奇花异草,大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