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章 勃撒罗城下(1/1)

到勃撒罗城下的过程之中,还算得是比较愉快的。最少没有发生什么袭击又或者说什么受到拦截等问题。勃撒罗总督巴哈依,显然如同阿拉伯的苏丹与总督们一样。面对进攻的时候,就把城市附近的小镇以及农民们弄进城里去。

只是赵旭留给他的时间还太短,致使大多数贫困的阿拉伯人,都留在了城外。当面对这些人的时候,赵旭就显示出了,与阿拉伯帝国的总督们不大一样的地方。

“回家去,不要担心会受到我们的伤害。只是在我们打仗的时候,你们的人不能离开村镇,以防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赵旭在自己的中军帐里接见了被抓到贫民的首领,那是一个镇的阿訇。他代表被抓来的数千名贫民来见赵旭,并听从他的安排。这是一个使人不得不担心的任务,因为阿拉伯帝国的总督与苏丹之间,是常常打仗的。像他们这样的贫民,很容易就被抓去做苦役,又或者说干脆卖成奴隶。

这个年长的阿訇可没想到,赵旭居然如此的客气。不但没有如同其阿拉伯的官员们那么凶悍,甚至在他来到中军帐的时候,还让人给他搬了椅子坐在他自己的对面。

整个中军帐里,除过赵无极坐在赵旭侧面的椅子之外,其他的人全都直挺挺的站着。这让阿訇感觉到一丝希望,希望赵旭不要像其他的总督、苏丹那样,要什么赎命费。因为阿拉伯帝国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想要胜利的总督、苏丹们不屠杀,就得掏赎命费。

当年撒拉丁大帝在打下耶路撒冷之后,就曾经要过。只是在后来,他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可见阿拉伯人,也有着一定东方人的特色,那就是对外的时候,往往都会有一些仁义的举动,对内的时候……!

“当然,当然,大人您的命令会被全部遵守,我保证如果您放我们回去的话,我们不会离开我们的村镇!”

虽然赵旭的口吻并不凶恶,但眼前充当贫民领袖的阿訇还是满识实务的。大概还是关于那个“阿拉丁大帝”的传说听的多了。知道他杀人来是一点也不手软,虽然他大多杀的是达官贵人以及贵族们,但贫民们只要听了,就会害怕。

“唔,还有,我不会像勃撒罗总督巴哈依收那么多税,但我也不会给你们的寺庙一分钱。那些钱你们自己去向平民收,不得强抢,不得太高。倘若被百姓们反映到我这里,那就不要怪旭爷我心狠手辣!”

与赵家的其他人一样,他们不打算靠什么宗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自然也就不会像是阿拉伯帝国的总督、苏丹们,欧洲的国王们一样,给教会掏什么钱,又或者说要他们来证明民的“群权天授”。

只不过赵伏波的手段,浸透了马丁还来的法治的味道。至于赵旭的手段,想来多杀几个总办得到的。那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租税合适,想必贫困的的百姓们不会有什么意见。这依然逃不脱中国的传统的,封建统治艺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且不论赵旭将来的管理手段怎么样,总的来说当眼前的贫民领袖知道,赵旭不打算杀人,不打算大规模劫掠,他就满意的很了。而且赵旭规定的税收,比起勃撒罗总督巴哈依少了一些,算是他最满意的地方。

“大人,感谢您的慈悲,我代表所有的百姓感谢您,愿真主赐予您永远快乐安康……!”

赵旭挥了挥手,他无意再听什么歌功颂德的话,毕竟此刻他还没有占领整个勃撒罗行省。他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这些贫民可以安安静静的在家里呆着,别给即将攻城的他捣乱就好。

勃撒罗总督巴哈依,这时因为脸的伤口,被包得如同一个猪头那样。站在城头的时候,他的思绪是纷乱而又懊悔的。即因为当初,找人暗杀赵伏波而后悔,也后悔当初因为这件事而占了香莲与师诗的便宜。

据当初紫云庄的那个哈桑庄主说过,这莫过于宋人最忌讳的事情,现在回味起来,自己受到赵无极父子的暗算,多半还有这件事的原因在内。

此刻他站在勃撒罗的城头之,看着城下声赵旭的大军。虽然凭心而论,这支军队的数量,还不如勃撒罗军队的数量多。但有过羽林庄经历的他知道,这些人的力量可一点也不能轻视。只看在靠近城池大约200米的地方,赵旭的手下正在建立前进基地。

倾斜的沙袋垒成的墙,已经安放了在阳光下,发出金色光芒的雨点铜炮。后面是那些从马车卸下来的,正在拼装的霹雳炮。此刻,勃撒罗总督巴哈依被自己手下的将军请来,就是要他决定,是否对那个前进基地进攻。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此刻赵旭的兵力比较少,他只攻勃撒罗城的一门。那么一来勃撒罗守军可以集中力量防御,其次还可以派出一些军队到外面去,对赵旭的大营进行骚扰。

“好,我看也只有如此了。不过挨揍的人,只派出弓骑兵就好,我看他们的大营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赵旭的大营也相当有特色,它是一个近乎圆形的营地,并通过一个狭长的通道,一直连接到前面的前进基地。两侧全都是高高的木桩、沙袋组成的墙壁。这让勃撒罗总督巴哈依想起,自己的大军在羽林庄城下的遭遇。倘若再进攻的话,只怕到了那城下,又是连串的爆炸,大量杀伤自己的士兵。这也就是他决定,骚扰使用弓骑兵为主的原因。

对于守住勃撒罗城,总督巴哈依并不抱多少希望。毕竟对方是有火器的军队,虽然人数少,但火器的他是知道的。此刻勃撒罗总督巴哈依心中唯一的希望,就在那位“伊玛目荣耀”的领袖——阿扎姆.突兰沙苏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