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相持(1/1)

二十二日,在加急军报上,徐驰这样写道:“……定州之战,我方不费一兵一卒,歼敌一万五千,俘虏三千,突厥主帅,默啜之胞弟苏丹禄战死,缴获战马万余匹,定州成功光复,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胜利之余,还有些小遗憾,突厥部落首领,苏丹禄帐下大将巴图逃脱,与巴图一起逃脱的,还有两千多突厥士卒……”

如果说,徐驰的大总管职务,是皇帝力排众议,是帝皇意志的体现,手下从将军到士兵,迫于皇帝的淫威,只能对徐驰无条件的服从。定州一役之后,人还是那些人,还是从将军到士兵,对徐驰的感觉,从被迫服从一下子转变到顶礼膜拜。其实,说顶礼膜拜还是轻的,说奉为神明可能更为恰当。

两军对垒,非胜即负,打胜仗不稀奇,难就难在零伤亡的胜仗。两军接战之初,保持距离,杜绝近身肉搏,是徐驰一再强调的理念,平日也是按照这个理念来演练的。近乎一厢情愿似的理念,加上近乎机械似的、严酷的、反复的演练,并不为将士所看好。然而,经此一役,徐驰的理念和严苛的训练,都得到了最好的佐证和实践。

从等级上的服从,到出自内心的服从,徐驰在军中的地位,至少在这五万部队中的地位,已是岿然不可撼动。

定州光复,但徐驰并没有将部队开进城去,只接受了定州百姓的劳军。士卒连续几天没有吃过热食,改善一次生活是必要而紧迫的。接受劳军之后,照例略做休整,补充给养,把水囊和食囊填满,部队又开拔了。

自古以来的战争,都以争夺城池为目的,战争的形势,无非是守城与攻城,狭路相逢时就开展阵地战。毋庸讳言,围绕城池而展开的战争,如果双方的战力相当的话,守城的一方,有地势之利,往往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出可以战,退可以守。即就是说,不管是为了战争的胜败出发,还是为了战争的目的出发,都是有城则守城,无城则花大力气也要把城夺过来。

徐驰不懂军事,更不懂古代的军事。在赵州还没易主之前,他完全可以据坚城而守,但他放弃了。从苏丹禄的手里夺下了定州,他其实又可以开进定州,以逸待劳,但他又放弃了。徐驰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完完全全没有守城与攻城的理念。他作为一个现代人,有关二战的影片是看得最多的,而二战就是以阵地战和野战为主的战争,是基于热兵器的战争。所以,徐驰对硬弩的重视是无以复加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硬弩就是古代的热兵器,可以进行远程打击的热兵器。

赵州的默啜,派出的哨骑都无法与定州的苏丹禄取得联系,一达定州地界,要么就是被对方的哨骑所消灭,要么就是无功而返。默啜先一刻还是信心满满,以为靠着他的十几二十万兵马,再到沿途抓一些武周百姓充入进去,就能打到洛阳。后一刻却有点进退维谷了,往南,沙吒忠义的十八万军队,严阵以待,堵住了往南的通道。往北,则是徐驰的野战军,到底有多少人,还是未知之数。

往南进军,则是孤军深入,说不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有全军覆没的风险。往北撤退,似乎心有不甘,虽缴获良多,但能不能顺利带回漠北,还是两说。默啜一时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要南下,还是要北上。

相比默啜的进退维谷,沙吒忠义的态度,就要坚决得多了。陈兵城下,你要过去可以,你要打到洛阳去也可以,但必须踏着我的尸体过去,否则的话,门都没有。沙吒忠义除了留下武懿宗的三万兵据守邢州之外,其余都开拔到了赵州城下,与赵州城内的默啜,兵力大体相当,可谓是半斤对八两。

沙吒忠义的想法很简单,你默啜退兵可以,但继续南侵是万万不能的。沙吒忠义身为主力战将,要么就是将默啜赶出国门,要么就是以身殉国,除此之外,再无他途。

一心堵路的沙吒忠义没有攻城的打算,以十五万对十五万,攻城绝无胜的希望。我把你堵住,你不可能一直坚守,到时自然要退兵,退兵之后,赵州自然就回来了。

默啜有心与沙吒忠义决一死战,以突厥的实力,在硬碰硬的情况下,突厥有稳操胜券的把握。问题是,沙吒忠义的十五万军队虽比突厥稍逊,但不是豆腐做的啊,不付出巨大的代价,焉有胜利可言?

正如两个大国都有核武器,战力上达到了某种平衡,两国反而会谨小慎微,不敢轻言战事。默啜与沙吒忠义,正是因为战力上比较平衡,才进入到了一种相持的状况,谁也不想打,谁也不敢打。唯一的不同,就是沙吒忠义等得起,而默啜等不起。

徐驰用一天的时间,就推进到了赵州外围,隔着滹沱河就能看到赵州的城墙。通过哨骑的侦查,徐驰早知道赵州城易主了。

徐驰既不想攻城,也不想守城,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拿有限的兵力,极大限度地歼灭敌人。

推进到距赵州五十里的地方,徐驰又开始了工事的修筑。修筑工事熟能生巧,上至大将军,下至普通士卒,知道如何利用地形地势,知道什么地方该重点修筑,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巧做伪装,心里都明镜似的。

工事的修筑,工程量非常重,但五万人,人人都有工兵铲,上下齐动手,也不是难事。定州百姓,以及沿途加入的赵州百姓,更是不在少数。

民为父母,像徐驰这样的军队,真的把普通百姓当作父母般敬重的,在老百姓看来,确实不可思议。而中国历朝历代的老百姓,又都是极善良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帮助士卒挖起战壕来,个个争先恐后。

赵州城以北,在广袤的原野之上,工事修筑得大张旗鼓,如火如荼,隔着老远都看得见。徐驰所部的动静,无法掩饰,也根本无需掩饰,站在赵州城上,默啜也是看得见的。但默啜的观感,和任何人的观感都是一样的,除了疑惑还是疑惑,除了惊奇还是惊奇。默啜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土沟战法,但无可疑义的是,他的胞弟苏丹禄,就是败在这个土沟战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