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寻找窈娘(1/1)

徐驰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阵,摇了摇头说:“我仔细看了贵府的风水,魏王府虎踞龙盘,很有王霸之气,乃是大富大贵之地。下官不明白的是,既然有如此好的风水,魏王怎么会脸带凶煞,有血光之灾临头呢?下官真的弄不明白。”

武承嗣从衣袖中取出一万贯银票,叠好塞到徐驰手上,道:“贤侄勿急,再慢慢察看,以贤侄之能,终能够找到破解之法的。”

徐驰又将银票塞回到武承嗣袖中,对武承嗣非常诚恳地说:“殿下太见外了,下官真的没有丝毫趁机贪取钱财的意思。我们以叔侄相称,且同朝为官,下官以后还要多多仰仗殿下的扶助与提携,此次若能帮得上殿下的忙,也算是尽点犬马之劳,殿下不必放在心上。”

一万贯确实不少,但徐驰现在是有钱人,不会在乎区区一万贯。再说徐驰冒充神棍的目的,是在于寻找窈娘,而不是在于钱财。

武承嗣想,这小子心黑呀,一万贯竟然看都不看一眼,不出点血看来怕是不行了。武承嗣狠了狠心,让下人又取来九万贯,连上刚才的一万贯,共计十万贯,再一次塞进了徐驰的手中。

徐驰虽不是个贪钱的人,但人家三番五次出手了,再不笑纳就显得过于矫情了。徐驰没有再次推脱,说道:“既然魏王殿下执意如此,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徐驰收了银子,魏王问道:“贤侄你看这血光之灾的事儿,可看出了个眉目?”

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徐驰说:“要不这样,殿下将合府上下所有人都造一个名册,下官看看是否有八字犯冲的人。”

武承嗣不敢怠慢,立即打发下人登记造册。

过不多久,魏王府管家就将名册造好送到了徐驰手中。魏王府老少尊卑总共三百余口,徐驰细细看了一遍,却并无窈娘的名字。徐驰想,窈娘或许只是个小名,可能还有另外的名姓。如果突兀地单独询问窈娘,则容易打草惊蛇,引起武承嗣的注意。

徐驰一计不成,又要求魏王府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一处,他需要逐个观察面相。

武承嗣心想,自己有血光之灾,与其余的人何干?不由心生疑虑,但还是依照徐驰的意图,将魏王府的三百多人都集中起来,人分三六九等,各圈一处。

魏王府年轻貌美的女子不在少数,但好像也并没有过人之处。徐驰犯了难,这人还找不找了?

徐驰看了看武承嗣,突然问道:“贵府最近可有突然横死或暴死的人?”

武承嗣心里一咯噔,他是怎么知道的?武承嗣思索了一阵,答道:“应该是没有的。”

徐驰微微一笑,说道:“殿下依然信不过在下,这样一来,在下恐怕也无能为力了。”家里死没死人,作为一家之主的武承嗣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武承嗣难以自圆其说,只得询问身旁的管家道:“这几日府上可死了人?”

管家这才不得不答道:“禀老爷,早几日有个丫环,不知道甚么原因,自寻短见,投井死了。小的见也不是甚么大事,就没有叨扰大人,是以大人不知情。”

徐驰问道:“埋在什么地方?快带我去看看,若是所葬之处,坏了王府的风水,那就是大事了。”

武承嗣笑道:“不就是个下人嘛,死了自然是葬到荒郊野外去了,应该不会坏了王府风水的。

“既然这样,下官就无能为力了,我先回去,殿下再去别处请个道法高深之士,或许就能解了殿下的灾厄。“徐驰说着,就打算告辞离去。

武承嗣慌了神,与管家一对眼,扯住徐驰道:“贤侄且留步,事已至此,本王也不隐瞒于你了——那个投井而死的人,正是葬在府中。”

“一个下人,殿下葬在府中做什么?”徐驰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武承嗣道:“那下人死得不明不白,本王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是以没敢声张,就葬在府中的菜地里。”

徐驰想,如果死者就是窈娘的话,那么窈娘的身份可就不是一个下人那么简单。堂堂魏王府,死个下人,竟不敢声张,那有这样的道理?

“带我去看看!”徐驰不容武承嗣思考,提出了察看死尸的要求。

事已败露,武承嗣再无隐瞒的必要,将众人遣散了,只带了几个心腹之人,来到府中一处较为偏僻的所在,自菜地中挖出一具尸体来。揭开包裹的白布,果然露出一个面容清丽的女子。

不出意外的话,死者就应该是窈娘。徐驰知道很难从武承嗣口中套出真话来,只叫他仍然不要声张,将死者秘密移到府外安葬,就可解除灾厄。

此事联系到阿臧突然扯到窈娘,引诱徐驰寻找窈娘。徐驰找是找到了,却找到的只是窈娘的尸体,事情太过不可思议。很显然,无论阿臧也好,武承嗣也好,都是知情者,但要他们说出真话来,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徐驰决定慢慢来,不急在一时,到时自会水落石出。

大周娱乐博彩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生肖彩第三期“生无立锥之地”,开出的谜底依然是牛14,。生肖彩发行了三期,出了三期的牛,大大超出了大周彩民的预料之外,猜中的自然就少,徐驰的利润却是节节攀升。

正当徐驰忙着赚钱的时候,朝中竟然传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大消息,皇帝武则天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决然地授原缙云县令陈秦尚方宝剑,代天子节制拱卫京都洛阳的左骁卫、右骁卫、左武卫、右武卫四卫军队八万兵马。消息一出,朝野震动。徐驰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所有人的日常闲聊中,都离不开徐驰的话题。

洛阳十六卫,每卫都有两万兵马,是中央常备军,一般都是驻扎在京畿附近,拱卫京师安全。战时则可以结合边境的边军,各州的府兵,组成混成旅,或开疆略地,或抵御外侮。

这十六卫的兵马,是大周朝廷所有军队中精锐中的精锐,不但装备精良,平时也非常注重锻炼演练,一旦有事,即可闻风而动。

徐驰自己也没有料到,皇帝竟然如此信任自己。

其实,与其说皇帝信任徐驰,还不如说皇帝是信任袁客师。徐驰可以说是袁客师亲自推荐给皇帝的,并且徐驰的表现是如此的惊艳,以至于皇帝更加深信不疑。别说京都四卫,哪怕是京都十六卫,全部交给徐驰节制,武则天恐怕也放得心。只是出于军权不能一家独大的考虑,皇帝才暂时令徐驰执掌四卫。

京城十六卫,每卫的最高长官是大将军,从三品衔,与宰相相当。让七品官的徐驰去节制三品官的大将军,自然是不可能的,皇帝又不想让徐驰升得过快,所以授了他尚方宝剑,让他代替天子行使权力。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徐驰就相当于是皇帝的影子和代言人,徐驰节制四卫,就相当于天子亲自节制四卫,不存在以下治上的说法。

徐驰代天子节制四卫兵马,在理论上是说得通了,但历来代天子统帅数路兵马的上将军,要么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老将,如王孝杰、娄师德等人,要么是德高望重、治国安邦的文臣,如狄仁杰等人,要么就直接是朝廷宗室的亲王,或者干脆是皇子甚至太子。

而徐驰呢,和这几样完全不沾边,要什么没什么,武则天此举,不但大臣们反对,连早就不过问朝政的一些前朝勋贵都站出来反对,说是皇帝的轻率,必将有损国本,会造成大周社稷的不稳定。

武则天又岂是一个怕反对的人?她为了肃清自己登基的道路,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敢杀,她会在乎大臣的反对吗?大臣们越是反对,她的意志就越是坚决。

左骁卫大将军敬晖,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虎将,在对突厥吐蕃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

右骁卫大将军许奎,是早年的武举,确实是身肥体壮,力大如牛,加之作战勇猛,在军中罕有对手。

左武卫大将军武德宗,竟是一名亲王,武则天的堂侄。他的上位,依仗的不过是裙带关系,主要还是靠的武则天的面子。当然,武则天也需要在军队中安插自己信得过的武家子侄来制衡。

右武卫大将军程达,却是勋贵之后,乃是李唐开国功臣程咬金之孙。像程达这样的勋贵子弟,在大周军队各层级的将军中,真的不在少数。

左骁卫敬晖、右骁卫许奎、左武卫武德宗、右武卫程达等人,接到皇帝的懿旨已经有数天了。懿旨上说让他们在军营中等候代天子节制四卫的徐驰来执掌军权。四大长官聚在一起,一连等了五六天,竟然连徐驰的影子都没看见。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像徐驰这样,别说三把火,连照面都不打一个的,确实没看见过。四人心里寻思,这徐驰在玩甚么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