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1/1)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壁垒在,北朝历代就算是能够饮马大江,也往往不会选择在建康府正面突破。

瓜洲渡、采石矶,都比这来的香。

石头城的重要性,建康府中的统治者们就算是再昏庸,心里也有数。所以石头城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独立的壁垒,伫立在城的东北侧,负责屏障大江。

也因此,建康府的城池建设并没有向石头城的方向发展,一来这样自然不是沟通江南的最好选择,二来自然也是为了保证石头城作为军事堡垒的独立性。

而今的石头城,自然已经不再具备这样的军事用途。

而今的建康府,当然也已经不是那个三百年来乱糟糟的、一直作为南朝历代暂时落脚之处的建康府。

江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显然让建康府在整个江南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南方而来的货物汇聚于此,如河流一样。

所以建康府的城市规模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向南越过秦淮、向北抵达石头城,向东越过紫金山,假如此时能够从天上看去,建康府就像是一只巨大的乌龟,脚踏江南、饮水大江!

当然了,这个体量的城池,说是乌龟可能过于贬义了,应该用玄武来形容更加贴切!

石头城下,早就已经不是当年的层林掩映。

亭台馆阁,从城墙底下一直延伸过来,这是建康府的富人区。

建康府最先经营的商贸区是秦淮两岸,商铺酒楼、青楼楚馆,鳞次栉比。而之后运河开通,建康府作为南北沟通枢纽的身份虽然被广陵和京口所取代,但是从南方来的货物依旧会在此地汇聚,以起到仓储和分装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有从巴蜀、荆州、湘州等地顺流而下,抵达的货船,也都会停泊在秦淮两岸。

秦淮为大江之支流,水流平缓,河道也不算宽阔,自然是商船装卸货物的最佳选择。

目前按照建康府衙对秦淮的规划,下游入江的地方周围是大量的集市、货栈和装卸码头,而上游则是整个建康府最纸醉金迷所在。

下游的号子声、上游的歌舞声,环绕着秦淮河,从不消散。

也因此,秦淮河周围显得过于热闹,建康府中的富贵人家,只能选择把自己的府邸向着和秦淮相反的方向布置,石头城自然就受到了青睐。

除了秦淮本身噪声污染这个原因,还因为秦淮这个地方,实际上已经很靠近南朝权贵之所在——乌衣巷。

今日的乌衣巷中居住的,都还是徐氏、沈氏等从龙有功的家族。

而现在崛起的这些新贵们,都是依靠商贸、工业等等发家的,自然和这些老牌家族们尿不到一壶去,大家既然互相嫌弃,那还是离的远一点儿比较好。

对于现在建康府出现的新贵和旧贵族之间的碰撞,李荩忱很清楚,但是他才不管呢。

他本来需要的就是这些实权派系之间的一个平衡。

只要两边不撕破面皮,那和李荩忱就没有什么关系。

石头城此地同样有多处码头和港汊,直通大江,但是水流湍急,码头规模也不大,所以往来商船并不是非常多,甚至逐渐变成了私家船只的停泊之处。

陛下龙舟,便是停泊在此处码头。

这也表示了李荩忱对新贵们的些许支持,不管怎么说,这些依托工商业崛起的新贵族们,在对上根深蒂固的老贵族们,还是处于劣势的。陛下得平衡一下。

不然的话或许应该前去靠近秦淮河的码头,更能一眼看到建康之繁华。

当然了,秦淮河两岸,人口太多,陛下龙舟靠岸,恐怕要引得全城围观,到时候难免过于混乱。

——————

石头山下的风貌,已经和李荩忱当年见到的截然不同。

但是石头山上,依旧还是那般模样。

这也不是建康百姓们手下留情,而是建康府本来就打算把这里规划成一处类似于旅游景点的地方,各种集会,比如建康士子们非常喜欢的诗会,就可以在这里举办。

面前是大江滚滚、故垒萧萧,背后是一城繁华,古今对比,浓缩在这山上山下,自然容易让人诗兴大发。

建康府群臣们、本地士绅商贾、本地一些年长老人、金陵书院的山长和众多学生等等,都已经在石头山下等候。

“臣等参见陛下!”见到李荩忱的身影,黑压压的人群一齐行礼。

“诸位平身!”李荩忱哈哈大笑着抬了抬手。

他的目光顺着人群让开的上山台阶,向上看去。

当年自己就是和萧世廉他们顺着这条上山路,一路回答诗会的种种问题,最终登顶,并且凭借着一首“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脱颖而出,开始了自己真正在这个乱世之中拼杀的征途。

而今的李荩忱,不再是那乱世之中的飘萍,不再是人人都能够欺负两句的一介白丁。

历经无数生死,天下,已然在他手掌翻覆之间。

看着这条最初的路,李荩忱感慨万千。

时光匆匆,自己就这么走完了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路。

他不但在乱世之中活了下来,并且已经在努力向这个时代传达一些思想和理念,逐渐带着这个民族昂首挺胸走出混乱、大步向前。

李荩忱拾级而上。

自己成功了,但是他并没有多少成功的喜悦。

一将功成万骨枯。

自己的成功,也是铺垫着无数的鲜血。

因此他的路,还有很远要走。

因为他要对得起这些人付出的生命代价,让这个包含着他们的子孙后代的民族,亘古强大。

很快,李荩忱侧头,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那两个已经五十岁的男人,在笑着交谈着什么。

似乎察觉到陛下的眼神看过来,两个人都是郑重一拱手。

李荩忱一笑,这两个家伙,是故友了。

这行礼,也够应付公事的。

不过李荩忱并不打算和他们计较。

十年征伐,计较的太多了。

而李荩忱的目光挪开,那两个中年男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说道:“我家小儿子交给金陵书院了,可不能带偏了。”

“杨兄老年得子,最是宝贵这个孩子,余又如何不知,尽管放心!”另一人含笑道,“老夫自当亲自叮嘱犬子,多加照顾。”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