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台的都不好惹(1/1)

乐昌和尉迟炽繁还没有说什么,房彦谦就已经爽快答应了,甚至还直接表明态度,大有一副你们可不能不要我的架势。

房彦谦这样做,倒是让乐昌她们有些无奈了。

此人靠不靠得住当然不能只看陈禹他们的三言两语,不过至少应该可以试一下。

内府是建立在后宫基础上的,监察部门肯定会牵涉很多,这也是个烫手山芋,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接这个活。陈禹和杜齐之所以不推荐自家人上场,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害怕自家人胜任不了,到时候再砸了御史台的招牌。

御史台虽然在大汉并不算什么繁忙的部门,但是至少口碑还是不错的,御史台出来的官员心细而且有能力也是众人皆知。内府监察,牵扯众多,陈禹和杜齐也不希望御史台会被卷入其中。

监察百官,说好听一点,的确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活计,但是说难听一点儿就是得罪人。别人因为你手里生杀予夺的权力而害怕你,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就会敬畏你,他们敬畏的是大汉的律法和皇帝陛下至高无上的威严,是你坐在这个位置上的确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到他们的仕途乃至于生命。

等到你不在这个位置上了,保不齐就会有很多人落井下石。

李荩忱挑选御史台的主官,自然也是本着预防这种事情发生的心思。原本主持御史台的左都御史杜齐,出身巴人,又是从龙旧臣,再加上他平定南中的功绩,在朝野之间有名望、有一方百姓的惦念支持,而且和南北官员之间都没有什么联系,顶多也就是说和当初曾经化干戈为玉帛的巴蜀世家关系好一些罢了,不过巴人和巴蜀世家之间争斗了那么长时间,当然也不可能真的交心。

因此杜齐没有任何的羁绊,攀人情似乎很难攀到他这里不说,而且也没有人敢轻易对杜齐下手。别闹了,这家伙虽然在朝堂之上一向独善其身,也没有什么党羽,但是站在他背后的是巴蜀的巴人、南中的南蛮各部、荆湘的五溪蛮等等,现在这些蛮夷部落正在逐渐融入大汉,而一旦你们把人家在朝堂上的代言人给收拾了,那人家会不会认为朝廷打算下手了,所以反过头来就要造反?

到时候整个大汉的西南大乱,谁能够负得起责任?

所以杜齐虽然官职并不是非常高,但是地位很高。他自己也清楚自己背后的影响力很大,所以陛下也不敢真的让他担任要职,到时候他在朝堂上呼朋唤友、拉帮结派,在外又招呼各部、相约造反,这里应外合之下,朝廷焦头烂额,恐怕最后大权都要落在杜齐和别的巴人手中。

天下到底是汉人的天下,巴人以及其余的蛮夷各部只是在努力地融入到这个圈子之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而蛮夷各部对此也都很满意了,毕竟有时候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有温饱就可以了,更何况现在大汉可不只是保证他们的温饱问题,从医疗到教育再到商贸,大汉对于他们这些后来者也的确做到了一视同仁。

巴人子弟想要获得上进之路,也完全没有必要用内外勾结的手段,乖乖的参加科举考试就是。

杜齐有的时候就很遗憾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机会可以去读书学习,虽然读过几本书,也有能力把整个村寨打点的井井有条,但是巴人的小小村寨到底只是一个再简单和原始不过的小社会罢了,等到自己跟着李荩忱走出大山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广阔,而自己需要去学的又是那么的多。

之前李荩忱把他从南中调动回来,从封疆大吏变成一个御史,而且甚至还不是御史台的最高官员,杜齐也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让自己帮助大汉彻底稳定南中,所以为了让南中各部能够真的过上好日子,自己还不如退位让贤呢。

到朝堂之上当一个左都御史,既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为西南各部争取到利益,也不至于总是让自己处于无能为力的焦灼之中,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执掌御史台的陈禹,那就更不用说了。

身为白袍曾经的统领,谁敢没事找他的麻烦?

御史台这种无异于得罪人的事,放眼天下,似乎还真的就他最合适来做了,即使是杜齐都比不上陈禹够资格。

至于御史台下面的那些官吏,平时流动性实际上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现在部门之中人员来往调动,保不齐什么时候你就要到御史台去上班,自然也就无所谓会不会影响之后的仕途。

“那便如此,爱卿今日便可走马上任。”李荩忱笑着说道。

大汉官吏已经越来越多,人才也不和之前那样,逮到一个,不管是歪瓜裂枣,还是庸庸碌碌,只要能够顶用就行,所以李荩忱对于人才这一方面的留意已经越来越少,或者说他已经不再刻意的插手人才的选拔。

毕竟也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就一定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才,也有很多有可能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或是一生奔波,却根本没有机会崭露头角,或是老天爷不公,让他们英年早逝之类的,现在大汉的科举考试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是一个机会。

不过对于那些在历史上真的名扬千古的大佬,李荩忱还是有所上心的,按理说他们自然会展露出自己的才能,不过万一呢?大汉缺了这样的人才岂不是可惜。

所以对房彦谦,李荩忱虽然没有一直盯着,但是他的一些奏章之类的还是曾经刻意翻阅过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房玄龄的老爹当然那也不是什么等闲人物,陈禹他们推荐房彦谦,李荩忱也是认可的。

所以他不介意再表示一下对房彦谦的支持。

房彦谦当即更是感激,再一次郑重拱手。

而此时一直站在门外的阎毗轻轻敲门:“陛下,西北八百里加急!”

李荩忱怔了一下,旋即起身。

乐昌也站起来:“陛下先去,此处仍有臣妾在,内府的几个问题臣妾还想问一问房卿家。”

李荩忱颔首,西北八百里加急,是败了?

他的心也跟着敲起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