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怨恨晋怀公当初的不告而别,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重耳,想立重耳为晋国国君。晋怀公此时也下令,让当初随同重耳逃亡的晋人在限期之内回到晋国,不然灭其家族。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顺利地回到晋国,晋国朝廷内也有其他大夫作内应,弑杀了晋怀公。重耳即位,为晋文公。

尽管从献公开始,晋国就发生了内乱,但是并没有伤筋动骨,晋献公的强势扩张,为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晋文公即位后,诛杀了跟随晋怀公的大臣,赏赐跟随他流亡的大臣和晋国内的一些功臣。而此时,周王朝内部发生了混乱,周襄王被自己的王弟讨逐,晋文公听取了臣下“要想成为霸王,不如护送周王回京、尊敬周王”的意见。晋军赶在了秦军前面发兵解围,迎回了周襄王,杀掉了襄王的王弟。

周顷王去世后,周王室的公卿进行争权,晋国派赵盾率领八百辆战车平息了周朝的动乱,拥立周匡王即位。诸侯立天子,此时晋国的霸主地位达到了顶峰。

晋武公当年曲沃代翼,他的儿子晋献担心后来的公子也会效仿作乱,于是他听从臣下的建议,大肆捕杀公族。无论是晋文侯的那一脉,还是曲沃桓叔的那一脉,杀的杀,逃的逃,以至于晋国都没有了公族,这就为日后晋国公室的衰弱而六卿强盛埋下了隐患。曲沃代翼后,晋武公灭掉荀国,把荀息封在荀国,荀息为荀氏,荀息是晋献公的托孤重臣。后来又出现了中行氏、智氏、范氏。晋献公灭掉霍国、耿国、古魏国后,把毕万封在古魏国,这就是后来的魏氏。晋献公把耿国赐给了赵夙,便形成了后来的赵氏。

晋文公即位后,设立步、车、骑三军,为晋国六卿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郤(xì)氏、狐氏、赵氏、荀氏、先氏、栾氏、胥氏等诸侯大夫开始兴盛起来。这其中,赵氏是最强的。赵衰、赵盾父子,经历文襄灵成四公,权势滔天。晋襄公六年,赵衰、栾枝等重臣先后去世,赵盾得到了专政的机会。第二年,襄公去世,赵盾立年幼的晋灵公即位,掌管国家大权。他甚至以卿大夫的身份会盟诸侯,出现了僭越公室的行为。

灵公去世后成公即位,晋成公赐赵氏为公族大夫,其他的卿大夫更加的不满。而赵盾的堂弟赵穿弑杀灵公,成为众卿讨伐赵氏最为有力的借口。赵盾死后,他的儿子赵朔打败楚国归来,结果卿大夫韩厥劝他赶紧去避难。赵朔不听,最后屠岸贾率众发难于下宫,杀死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赵氏家族在这次政变中突然崩塌,历史上称为下宫之难。后来,在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帮助下,赵氏孤儿赵武长大成人,顺利报仇而灭掉了屠岸贾一族,继续赵氏的发展。

赵氏被灭之后,众大夫开始争权。晋景公时期,郤克执政,郤克发兵攻打齐国而打胜,郤氏日益壮大。后来由于郤氏和栾氏的争斗,郤栾两家先后衰弱。到了春秋晚期,晋国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专权,为晋国六卿。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后来范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被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又联合击败了智氏,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的诸侯地位。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三分晋地,废晋国国君为庶民,晋国最终灭亡。

《诗经》收有的晋国民歌都集结于《魏风》和《唐风》之中。《唐风》一共12首,它们分别是《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下面,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这些诗歌吧!

《蟋蟀》:人应该好乐无荒

蟋蟀从野外迁至屋内,说明天气渐渐寒凉了,时节变换得真快,这一年已经到了岁暮,古人常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的更易。主人公看到这样的一幕,赶紧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似乎是一种欲进故退、虚晃一枪的说法,他后面跟进的说法是: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的事物也不能完全地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以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

他在反复地叮嘱着,包含着他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警醒自己也是在惊醒他人。他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了自己的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着自己,做到勤奋向上。

人,可以喜欢玩乐,但一定要节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不要荒废了正事:

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返。不可太享福,本职得承担。好乐事不误,贤士当防范。

蟋蟀在堂屋,一年将到头。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留。不可太享福,其他得兼求。好乐事不误,贤士该奋斗。

蟋蟀在堂屋,役车将收藏。今我不寻乐,时光追不上。不可太享福,多将忧患想。好乐事不误,贤士应善良。

《山有枢》:贵族中的守财奴

一位守财奴氏的贵族统治者,他的生活起居、吃喝玩乐都是上等的,有漂亮的衣裳、豪华的车马、宽敞的庭院、精美的乐器、美酒佳肴。但这位贵族仁兄似乎只热衷于聚敛财富,却不舍得耗费使用,可能是吝啬成性的原因吧,一心想着把家产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对于这样的人,百姓对他的讽刺还是非常辛辣的:

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

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心舒服。

山坡上面有漆树,低洼地里生榛栗。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乐器。不用它来找欢喜,不用它来度时日。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

《扬之水》: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他的儿子姬伯继任晋国国君之位,为晋昭侯。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晋文侯的弟弟、自己的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世人都称他为曲沃桓叔,当时曲沃城的面积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要大,这违背了《周礼》规定的等级制度。晋国的大夫师服劝谏晋昭侯说:建立国家应该让君主的力量、地盘大于臣下,这样才能巩固地位和统治,这样一来属于本末倒置,是不能稳定的,曲沃日后必为祸害。但晋昭侯并没有听取师服的意见,从此便埋下了晋国近70年内乱的祸根。

曲沃桓叔受封于于曲沃的时候,已经58岁了,相比刚刚即位的晋昭侯,他因为曾经参与过兄长晋文侯重夺政权的政治斗争,显然他的政治斗争经验要更加丰富。曲沃桓叔有德行和才能,在人们的心目中威望很高,所以许多的有志之士纷纷奔向了他。曲沃靠着非常优越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曲沃桓叔的苦心经营,很快就成为了晋国的第二个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实力和影响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晋都翼城。随着封地的不断壮大,曲沃桓叔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他萌生了篡夺侄子晋昭侯的政权的念头。而面对曲沃势力的逐渐扩张,晋昭侯也没有采取制止的措施。

公元前739年,晋国的大臣潘父弑杀了晋昭侯,公然迎立曲沃桓叔为晋国国君。曲沃桓叔正想进入翼城夺权的时候,当时晋国国君的支持者的势力还很强大,于是他们发兵攻打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兵败,只好退回曲沃。晋国人拥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国君,是为晋孝侯,并且诛杀了叛党潘父。从此以后,翼城和曲沃的对立算是完全地公开化,晋国实际上已经是两个政权同时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