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周南·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蓁(zhēn)

这首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诗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花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采自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距今大概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关于它的缘起,《毛诗序》上称: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的士大夫经过鲁国的旧都,看到昔日的宫殿被夷为平地,种上了庄稼,感慨之意情不自禁地涌动出来,于是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歌。这种解说在后世得到了普遍的接受,黍离之悲也因此成为了重要的典故,用来指亡国之痛。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这个理解我的人是谁?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已结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这个理解我的人是谁?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已实成。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这个理解我的人是谁?

《国风·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对《绸缪》这首诗的看法,古今是比较一致的,大多数都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为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推测这是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

一把柴草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么亲?

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

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么疼?

《诗经》中的名篇不止是以上这些,像《羔羊》、《君子于役》、《野有蔓草》、《七月》、《樛木》、《静女》、《月出》、《采葛》、《式微》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等到后面我们再一篇篇地好好欣赏吧!用心去欣赏这种原生态、纯净的文学,其实是一种非常惬意地享受,时间越久余味越浓。这样的文学会渗透到我们的内心,慢慢地净化我们的心灵。

在《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是谁的问题上,较为有力的说法应该是:《诗经》是由周朝的乐官做了最后的删选编订工作。孔子删诗说也是关于《诗经》编辑的一种重要说法。这种说法的影响力其实是非常大的,但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的,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然后原路返回。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的时候,此时他已经68岁了。而孔子在谈到自己对《诗》的处理时,是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论语》中有记载,子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而此前孔子在提到《诗经》的时候,一般都是称其为《诗》三百。比如,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可见,在孔子的那个时代,“诗三百”已经成为《诗经》的一种普遍称谓。还有就是,春秋时期官员大夫的赋诗言志,大多出于《诗经》,而孔子在当时是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的。《诗经》中也有很多不符合孔子道德思想的诗篇,如果孔子真的进行过删诗的话,应该不会留下这些诗歌。

不过,在改良主义的态度上,孔子对于《诗经》的贡献确实非常大,他在诗歌的文字、方言和音乐方向上做过一些重要的整理修订工作;而且他将《诗经》作为教材直接教授给学生,这对《诗经》的保存和流传有着很大的帮助。

支持删诗说法的理由主要是后世对于《史记》的信赖和尊重,认为500年间不可能只有300首诗歌,加上《论语》中也有孔子谈到他对《诗》的处理。据太史公司马迁说:诗大概有3000篇,后来孔子取其十分之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现在的305篇了。删诗问题是“诗经学”历史上的一大公案,唐代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论。但是从唐代一直到清代大概争论了1000多年,直到近当代,大家才基本上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孔子的删诗是不能够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