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气的胡子都立了起来,这一招,实在是太毒了,简直就是要跟陈削同归于尽啊。
庞统却不屑的冷笑道“我刚刚说了,士元一向擅长出奇制胜,何况,襄阳城池坚固,城高墙厚,就算决堤,我们的伤亡,也远比义军要小的多,何况,不是还有夏侯惇来救援各位吗,怎么?我庞士元都不怕死,诸位倒如此慌张?”
曹操扭头看向庞统,心中一震,不论上策,还是中策,如果都能如庞统所料想的那样,都对曹操极为有利。
可是,水淹襄阳,曹操一生征伐,这种跟敌人近乎同归于尽的计策,他还从未听闻过。
何况,襄阳是荆州的治所,这城中光是世家望族,就多如牛毛,城中的辎重钱粮,更是多的无法估量,就算夏侯惇能及时救援,那城中的几十万百姓呢?
即便击退陈削,曹操的处境,也必将极为尴尬,本来强制征兵,就已经搞得天怒人怨,再把襄阳给淹了,世人知道真相后,曹操必将陷入口诛笔伐的旋涡当中。
上策险,中策毒,但是,效果,不得不说,却都能起到力挽狂澜的奇效!
奇袭虎牢关,逼诸葛亮不得不对冀州出兵;水淹襄阳,也能让陈削的十万大军顷刻间化为乌有,到时候,此消彼长,陈削再想拿下荆州,无疑是痴人说梦。
庞统又叹了口气,一连两个计策,都没有被采纳。
庞统稳了稳心神,只好又道“下策,让荀彧带人撤出兖州,从我们身后夹击陈削,曹休身边尚有五万大军,夏侯惇身边也有五万,再加上我们这边的十万大军,陈削就算兵力再强,不过只有十万人罢了,只需一战,他就不敢染指荆襄。”
“那这么做,不就等于白白将兖州让给陈削了吗?”荀攸反驳道。
庞统点点头,算是默认了,庞统解释道“正因为主公兵力不足,而地盘又多,才能被陈削逼的陷入险境,这里也该出兵,那里也该救援,我们间接的被陈削牵着鼻子走,早晚,不仅兖州不保,怕是荆州也危险,到时候,江东又被孙权重新收回了失地,我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将何去何从呢?只有壮士断腕,方能扭转乾坤,舍弃兖州,有何不可?”
庞统的三个计策,任何一个,都让曹操心中一亮.
好像深陷迷雾之中,重新找到了指路的明灯,让曹操重新看到了希望。
曹操摆了摆手,皱着眉头,认真的思索着三策的利弊得失,程昱等人也都沉默不语。
且不论计策如何,至少,在眼下这种处境下,他们没有任何的办法,而庞统,却能想出应对之策,而且,一下子还是三策。
上策太险,中策太毒,下策却让曹操心疼,就算能打赢陈削,赵云和陈登等人也都能迅抢占兖州。
“抱,主公,陈削开始围城了。”
就在曹操举棋不定的时候,忽然夏侯尚从城楼上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之前写夏侯尚被派去兖州,写错了,应该是夏侯兰跟赵云是同乡,大家多担待一下。)
“什么?莫非陈削要进兵了。”
曹操急忙带人登上了城楼,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曹操微微愣了一下,看起来像是围城,又不太像。
陈削的兵将,十万步兵连成一片,将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都给围困了起来。
但是,十万义军,看起来虽多,却压根挡不住曹兵的突围,因为曹操身边也有十万大军,但是,陈削的排兵布阵,却将骑兵放在了最前头,看起来,是围城,但是却不是要攻城,毕竟,没有人会用骑兵攻城!
曹操扭头看向庞统“士元,陈削这是何意?”
今天曹操算是看了眼界,难道陈削要用骑兵攻城吗?除非他脑子进水了。
“主公,依士元看来,这是,陈削要展开反击的信号,他并非要攻城,而是要引我们出城,然后利用骑兵的优势,不断的蚕食我曹兵的有生力量。主公,张辽惨败,曹丕被伏,江夏失守,而接下来,必然还会有更多不利于我们的消息传来,主公早晚会出兵的,而陈削摆出的阵势,就是等我们出兵,我们一出兵,他就会让骑兵动冲锋。”
“高,实在是高明,陈削帐下也有能人啊。”
听了庞统的解释,曹操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了起来。
庞统也点头附和道“至少那徐庶贾诩,才能就不输于我。”
虽然轻狂自负,但是庞统却有自知之明,自己和诸葛亮,都是被捧出来的,名气高,情有可原,而那徐庶,却是一步步自己磨炼出来的,他虽然名气不响,但是这些年,每一次表现,却都令世人刮目相看。
还有那毒士贾诩,庞统也不认为,他会输给自己。
接下来,的确陈削展开了反击,先是贾诩领兵将樊城的望族豪门,无一例外,全部坑杀,将所得的财务,照旧分给了附近的百姓。
陈登占据江夏之后,也继续出兵攻伐周边的城镇;甘宁的水军,也不断的袭扰各处;在官渡的赵云,也不断增兵向曹兵施压;就连渤海太守袁绍,也摆开阵势蠢蠢欲动。
曹操没有理由不出兵,噩耗急报不断传来,心急如焚的曹操,头越来越白,最近头痛症也越来越难受,每天夜里,都疼的曹操翻来覆去,无法入眠。
好不容易恢复清醒后,曹操急忙找来庞统“士元,你去安排吧,老夫已经考虑好了,就选下策吧。”
庞统轻轻摇了摇头,没有再劝,他知道,曹操虽然善于采纳忠言良策,却极有主见,就算他器重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
从曹操的屋中走出,庞统抬头望天,轻叹了一声“郭嘉啊郭嘉,虽然我庞统的才能,不输给你,在曹公帐下,也极得重用,可是,我却还是不如你,如果是你的话,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对郭嘉,曹操虽然不会言听计从,至少视作知己,如果是郭嘉提出三策,曹操必然不会选择下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