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文武百官行至宫门之下。

倘若硬起冲突打起来,日后肯定会被天下人诟病。大邺历来是最讲究王者人品贵重的,方才还剑拔弩张的两个人瞬间都不敢轻易妄动了,紧张的气氛瞬间便松懈下来了。

南宫擎宇率先从马上跳下来道:“皇兄,请吧。”

南宫驰战也马上想到了这一层,只能冷哼一声也下了马,对身边的副将道:“你们替本王看好了,如果有人图谋不轨想要硬闯进去,格杀勿论!”

铜雀台已经一片缟素,哭泣声不绝于耳,皇后和明贵妃带领着后宫的众嫔妃和年幼的王子公主们神色戚戚的跪在寝殿外,静静地等待着文武百官的到来。

“大王突然驾崩,此时大邺便要倚靠众位卿家了。” 皇后用手帕擦去脸上的泪痕道。

“国不可一日无主,臣以为确立新君是此前第一要事。”有大臣道。

海福上前宣读了南宫高成临死前留下的诏书。

“嘉懿王乃是皇后嫡出况且又有陛下遗诏,所谓明正言顺。”协办大学士沈湑道。

“沈大人所言甚是,咱们大邺素来讲究礼度的,嫡系血脉登基合情合理。”有人附和。

南宫擎宇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安静地站在人群中。

武阳王手中的拳头握的紧紧的,看着南宫擎宇风平浪静的侧脸忍不住不忿:“大邺素来讲求礼度不假可是众位卿家别忘了,历来大邺立新君可不仅仅只是依照礼度。”

“武阳王有何话要说?”皇后冷冷道。

“大邺也曾有过立长和立贤的先例。我与太子相比,战功与才能哪一件不是不相上下的?”

“大胆!竟敢如此忤逆太子殿下!”皇后厉声道。

“比起假传遗诏的人来,本王的胆子不算大,谁知道那遗诏是不是假的,仅凭皇后的一面之词,怎么能让我们相信父王临终时传位给太子了。”武阳王道。

此事原本是极分明的,但是被南宫驰战这么一胡搅蛮缠倒显出些自说自话的端倪来,皇后一时间竟也不知道如何回他。

“本宫可以为皇后作证,先皇的遗诏确实是传位嘉懿王。”已经哭晕过去三次的明贵妃用沙哑的声音说。

“哼!明贵妃与皇后素日交好谁不知道,明贵妃的证言做不得数的。”武阳王斜眼看着明贵妃。武阳王居功自傲在朝中又确实有些党羽,日渐养成了这幅骄傲蛮缠的脾气,谁也不知道拿他如何是好。

大臣们此时各自心怀鬼打,不敢轻易表露心迹,免得过早的得罪其中一方,故而皆抱着观望的态度看着。

“老奴,也可为皇后与嘉懿王作证。”海福道。

可是武阳王一早就打定了不认诏书的决心,对海福说的话连眉头也没有动一下。

“清者自清,按照武阳王所言,全宫上下怕是无人能为此事作证了。大王的遗诏是否造假,只需要拿出大王亲笔书写的字迹与诏书的字迹对比便可一目了然了何必多做这些无谓的口舌之争。”又是沈湑道。

众人露出赞许的神色,提议武阳王按照此言验证诏书的真假,南宫驰战正欲说话反驳时,苏振手里托着一顶孩童的帽子走进殿内。

当南宫驰战的目光落在帽子上的瞬间,身体猛地抖了一下怒道:“好你个嘉懿王!竟然用此等卑劣的手段逼本王就范。”

苏振道:“武阳王误会了,本侯只是觉得小世子伶俐可爱带他去顺义侯小住几日罢了。”

“熙羽呢?你们把熙羽怎么样了?”

“武阳王不必惊慌,王妃也好得很,现在正在顺义侯府做客呢。”苏振面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缓缓地说。

大邺国谁都知道,天不怕地不怕的武阳王有个致命的软肋——武阳王妃何熙羽,任何关乎王妃的事情都可以让武阳王丧失理智。

有一次武阳王妃发恶疾,消息传到了远在塞北打仗的武阳王耳中,他竟然不眠不休,整整赶了十三日的路程,骑马回来看望病重的王妃。因为此事他还被先皇重重的惩罚了一番。

饶是如此,许多年过去了武阳王对王妃的宠爱还是分毫不减,大邺的女子们都羡慕的说,武阳王妃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方才还盛气凌人势不可挡的武阳王好像被抽去了精气,瞬间委顿下来,不甘心地叹了一口气,暗暗支持武阳王的大臣也短暂的目光交流了一下,也不声不响慢慢低下了头。

三个月后,南宫擎宇正式登基,成为了大邺的新君,同日将早年进入嘉懿王府的苏曼仪,也就是顺义侯苏振的女儿立为“顺妃”,为后宫群妃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