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阵(1/1)

孙坚与何曼打斗了四五十个回合渐渐落了下风,然而这次官军镇上却无人再冲出来助战。孙坚抵不过,拨转马头便往自己的军阵中逃去,而何曼又岂会容他轻易逃脱,提棒一路追打而去。

波才一看何曼得胜,心中大喜!扬鞭一指,身边黄巾大军跟在何曼的身后,朝着官军掩杀而去。

但这一次官军却并不着急着逃走。朱儁见大队的黄巾军冲杀而来,手一招令身后的兵士变换起阵型来,而自己则随着逃回阵来的孙坚,一起走入了军阵之中。

何曼追着孙坚走入了官军的军阵中,起初他只顾着追孙坚,并未留意到官军阵型的变化,只是将从左右冲杀而来的官军用铁棒打散开去,然而少顷之后,他发觉朝着自己围过来的官军越来越多,怎么打都打不完,而且围着自己的官军在不断的靠近,自己渐渐的都快被围得舞不开棒子了。

而何曼身后跟着的大队的黄巾军士,此时亦是自身难保。他们在冲入官军的军阵之后,便发现不见了何曼,而官军兵士则列阵如连城,从四面八方挤压拢来。黄巾兵士左冲右突不得而出,心中大骇,原本还是算齐整的队伍早就乱作一团,互相推攘挤压、惊叫不止。

廖淳等人此时亦被围在官军的阵中,但此等情形之下,众人俱是束手无策,想要约束周遭慌乱惊恐的兵士亦是徒费口舌,只得随着乱军如浮萍般的左飘右荡。

就在一众人等以为将要被困死在官军的军阵中之际,鲍恢突然高声叫了起来,道:“休要惊慌!休要惊慌!此乃八门金锁阵也,如若乱闯必死无疑,且随我来破阵!”

然而尽管鲍恢扯着嗓门不住的高声叫唤,但真正能静下心来听听鲍烣讲话的除了廖淳等一班兄弟之外,只有周遭寥寥数十个兵士。

于是鲍恢便就是靠着这寥寥数十人的队伍,从官军军阵的东南角的“生门”开始,一直杀到正西面的“景门”,并由“景门”杀出军阵,这样一来,官军的军阵便开始有些乱了起来。之后鲍恢又带着这数十人的队伍,再次从官军军阵的“生门”杀入阵中,此时阵中原本慌乱的黄巾军士们此时已经反应了过来,一道跟在鲍恢等人的身后,向着官军军阵的正西面景门杀去。

由于官军的人数原本就远比不上黄巾军,靠着“八门金锁阵”才勉强将数倍于自己的黄巾军困于阵中,此刻阵法一乱,整个官军军阵顿时土崩瓦解,兵士们哭喊着往回仓惶奔逃。而何曼亦借此脱了困,再次挥舞起他手中的那条铁棒,犹如猛虎出笼般的,朝着身边那些惊慌乱窜的官军兵士扑打而去。

而镇贼中郎将朱儁在军阵中,原本看着自己布下的军阵将要困死这一众的黄巾贼,尤其是快要擒杀了那个魔鬼般的“截天夜叉”何曼时,心中正得意着,却不想被黄巾贼中的一员小将领着数十人给破了阵,心中是又惊又怒。气极之时他竟拔出了腰间的佩剑,策马朝着人群中的鲍恢杀而去。

然而,鲍恢身后跟着的可是如洪水般冲杀而来的黄巾大军,朱儁要临到靠近鲍恢之时,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气昏了头了,但此时他再想要回马逃跑却为时已晚,鲍恢已带着一众的黄巾军围了过来。

幸而护在朱儁身边的众将在看到朱儁冲向鲍恢之时都及时跟着赶了过来,而此时曹操恰巧也在这些人的中间。鲍恢在刚刚要率兵擒杀朱儁之际,突然看到了挡在朱儁面前的昔日好友曹操,顿时乱了心神,鲍恢知道朱儁乃是当世名将,若是错过了这次砍杀他的机会,那无异于纵虎归山,休说下次再难有这样好的杀他的机会,就是自己,连同头领廖淳,以及陈幕、姜兰甫等一大帮子兄弟都有可能会死在他的手里,但现在的状况很明显,若要杀这朱儁,除非先把老友曹操给杀了,这又是鲍恢万万不愿意的。

鲍恢在一阵短暂的犹豫之后,一咬牙对着身后的众人大声吼道:“跟我来!”说着拨转马头,撇了曹操、朱儁等官军将领,往斜刺里冲杀而去。

此时正值官军的八门金锁阵将破未破之际,因此鲍恢身后的众人对于鲍恢此举也没有起疑,以为若要破阵就必须得是这么一个打法。

阵破之后,天色已暗,官军落荒而逃,波才领着一众将士赶杀了一阵,也就收兵回了宛城。由于鲍恢的留手,朱儁得以平安回到军寨,而整个官军部队的损失也不算太大,只折去了千余人。

朱儁回到营寨未待歇气便召集众将商议,朱儁谓众将道:“今日阵中那贼军小将不知何人,竟如此之厉害,能破得我的八门金锁之阵?如今斗将我军之中没人打得过那‘截天夜叉’,论兵,这宛城之贼又数倍于我军,这可如何是好?唉!”说毕重重的叹出一口气来。

与鲍恢合为“二鲍”的鲍鸿此时因战功已升至“下军校尉”,刚才当鲍恢领着黄巾兵士破阵之时,鲍鸿也正领着他本部的一队官军在军阵中列阵,因此鲍恢破阵的前前后后,鲍鸿看得是一清二楚,而他骨子里那种嫉恶如仇的脾性,让他对于这个昔日的好友加战友竟如此死心塌地的当起了黄巾贼,与朝廷的官军对抗,是失望透顶,以至于深恶痛绝,此时他听到主帅朱儁问起,便要告诉朱儁,这“贼军小将”就是与自己曾经合称“二鲍”的叛徒“鲍恢”。

而当鲍鸿正欲开口之时,一边的曹操干咳一声,并冲他使了个眼色,而后又抢在鲍鸿的前面对主帅朱儁说道:“中郎将大人勿忧,明日末将再布一阵,定能破敌!”

朱儁一听曹操说能破敌,心中大喜,不过他心中仍有疑惑,于是问道:“哦?孟德果能破贼?”

曹操抱拳答道:“如不能胜,甘当军法!”

朱儁听了大喜,高喊一声:“好!”不过他紧接着他又对曹操说道:“这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孟德千里疾行来助我破贼,我已感激不尽,明日一战尽力便好,军令状就不需要立了。”

朱儁之所以会这么说,说到底他还是没有信心,他怕万一曹操立了军令状又不能取胜,那到时候是自己是杀也不好,不杀也不好,杀了曹操不但自断一臂,而且情理、道义上说不过去,更无法对大将军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交待,而不杀曹操则难以服众,日后军中法令则再难实行了。

而那鲍鸿在曹操暗示之下,便领会了他的意图,因此强忍着心中的怒气,没有向朱儁说明鲍恢之事。

散帐之后鲍鸿拉住曹操埋怨道:“你不让我说那叛贼(鲍恢)之事也便罢了,何苦又将自己填进去,你明知你所通晓之阵法,那叛贼亦皆通晓,明日一战你又如何能胜?”

曹操笑道:“我又没立军令状,鲍兄又何须为我挂怀?”

鲍鸿生气道:“纵使你没立军令状,但你夸下海口,明日若是不能取胜,我看你还有何面目在这军中立足!”

曹操摇头哈哈大笑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等皆为故交旧友,你与那鲍恢又共称‘二鲍’,你却为何只知鲍恢精通阵法,而不知鲍恢的为人?这鲍恢极重情义,今日若非他有意放过,我等此刻怕早已横尸沙场,又岂能在此驻足畅谈啊?明日斗阵,我若告知鲍恢,我是立了军令状来的,那到时他又怎忍率兵破我之阵?只要鲍恢不道破我阵中玄机,那那些黄贼岂不是束手可擒!”

虽则曹操说得头头是道,但鲍鸿心中却仍是疑虑重重,然而曹操也不顾鲍鸿一脸的疑惑,大笑着顾自己走回自己的军帐去了。

说明:鲍恢“二鲍”之名虽然名震京师,但是朱儁是个外官,所以并不认得鲍恢;另外,鲍恢在三河骑士中只是一个小校,所以作为刚刚接手这支队伍的统帅的右中郎将朱儁不认识鲍恢也很正常。最后:作为“二鲍”的鲍恢与鲍鸿,把他们安排到三河骑士中,并让鲍恢叛投到廖淳麾下,陪伴廖淳征战,是作者的虚构,原因是:一则,让读者对当时名震京师的“二鲍”有些了解;二则,史书对此二人的记载甚少,尤其是鲍恢,因此能够让作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并且不会影响本书“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