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匪石(主CP番外一)(1/1)

谷雨很快过去了。

三年一度的科举重新开启,作为礼部尚书的宜生忙地脚不沾地,沈问秋千里迢迢赶回来,她也只是抽出时间与他闲聊了一会儿,很快便又回房忙碌起来。

次日谷雨,她甚至忘记还有这么个节日,一整天都在官署忙碌,深夜回了家匆匆洗漱后倒头便睡,第二日依旧是如此节奏。

沈问秋直到第五日才又逮到她的人影。

“最近很忙?”他有些心疼地问,不过这问的显然是句废话。

宜生难掩疲惫地点头。

沈问秋不由不悦:“礼部那么多人,全是吃干饭的不成?你是礼部尚书,有什么事交给下面的人做就是了,何必事事躬亲?”

宜生笑:“有些事交不了的。”

三年前的那次恩科只是试探,这一次,才是真真正正的改革。这三年来,她对科举制度做了许多改动,其中变动最大的便是科考内容,从原来笼统的考进士,又正式分了明算明法等科,而一些偏研究性的学科,则与科举分开,另设

一“研究科”,比如天文历法水利等都归属于研究科。

研究科考中后,并不一定会授官,却能进入“研究院”。

研究院,便是宜生这三年间搞出的另一个东西。在做鬼的那些日子里,所见的未来世界有着无数让她惊诧惊喜之处,而尤其所谓“科技”的发展,更是让她印象深刻。尤其在一些清末、民国等背景的小说中,她得知未来

封建王朝之所以灭亡,人民之所以沦为他国铁蹄下亡魂,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当时的国家“科技”远远落后于海外诸国。汽车、铁路、飞机、枪炮、轮船、钟表、天文望远镜……许许多多她从未听过的新奇物事,却有着不可思议的作用,而这些都是“科技”带来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天文、医学、地理……这些不同于如今人们所学,却分类清晰内容丰富的学科,便是“科技”的基础“科学”,而“科学”,在未来却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记得那时她思考了许久,花了好长时间才稍稍理解那些词的大概意思,后来还特意找有那些内容的话本看,但涉及具体知识的话本到底太少,哪怕她尽力去找,依旧对那

个所谓“科技”的世界一知半解。这其实也不怪她,一来她是典型的文人性格,感性思维,从小也学算学,却没什么天赋,因此若她生在未来,恐怕也会是个“理科渣”。二来,却是如今这个时代,乃至往

前数数个时代的原因。

相比起未来那个世界,如今,乃至以往数朝数代,都可以说是没有“科学”的。稍微能与“科学”沾边的,大抵也就只有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算学、水利,乃至丹术,而这些学科在如今这时代的发展,可以说范围十分狭窄,大多仅仅局限于一个极窄的方面,且经验总结大过理论研究,许多成果都是工匠、方士、乃至农人在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和窍门,其发现是点状的,是零散不成体系的,与后世所谓“科学”有

着极大的差别。也可以说,如今根本没有真正的“科学”。

士农工商,世人重文章,重经义,许多与“科学”沾边的职业,例如工匠、天文学家、术士、炼丹师等,都是被轻视,或是被当做旁门左道的东西。

然而这些被如今世人轻视的东西,却会在未来毁了人们居住的这片土地。

宜生以往还不清楚,但近些年与沈问秋走得近,之前又有在广州寓居的经历,方才接触了许多以往完全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东北海上有倭国,南洋有群岛,南洋以西还有国,丝路上的西域并不是尽头,西域以西还有许多她听都没听过的国家。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到以前金丝雀一般养在后宅的渠宜生甚至无法想象,大到如今已经与男人一样并立朝堂的渠宜生也无法全部探索。

这些东西,恰巧与她死后所见的未来世界对应上了。

还有沈问秋从海外带来的那些被腐儒斥做“奇技淫巧”的东西,如挂钟,如玻璃镜,如八音盒,这些她原本以为很遥远的东西,却原来已经存在了。

那么,这些东西都有了,坚船利炮还远么?

宜生无法不急切而紧迫。

所以,哪怕这三年忙碌异常,哪怕反对声不绝,她还是说服罗钰,力排众议,在京城设了一个研究院。

这个研究院地位等同国子监,院内的人——被称作“研究员”的,每月都有朝廷颁给的银两禄米。研究员们不必做官,不必管事,只需要专心研究。

研究什么呢?天文地理、算术、医药、水利……若只这样说似乎还很正常,然而事实却是,这些顶着天文算术等名头的所谓研究,与世人眼中的迥然不同。天文不测吉凶,地理不观祥瑞,算术是围绕她自己理解,又托沈问秋从海外得来的一些以“阿拉伯数字”为基础的书籍来展开研究,至于医药,更是从传统的中草药,从号脉观相脱离开来,注重外科和

器械,乃至尸体解剖也在悄悄展开……

这些研究内容,若是全部公开,恐怕会引起外界的轩然大波,但如今仅仅只是泄露一点点,再加上研究院这个新生事物的存在,便足以让许多人不满。更何况,如今的研究院里,所谓“研究员”大多都是民间招来的奇人异士、能工巧匠,乃至丹师术士,完全是传统士人眼中上不得台面的人,如今却被授以个什么研究员的

称号,每月享受俸禄,甚至最低级的研究员都被授以五品虚衔,见了同级别官员便可不下跪,低级别的官员见了甚至要口称“先生”!

这可实在让人有些受不了。

然而不管一些人怎么反感反对,这个研究院终究是建了起来,并且在此次的科考中正式招考“研究员”。

研究员的录取与普通进士录取截然不同,它不要求报考者文章做地多好,它甚至只要求你识字便可——甚至一些术业有专攻的能工巧匠,便是不识字也可以。

因此这也注定了它的考核和录取流程都比普通科考复杂数倍。

宜生全程全心盯着的,便是这一项。

只有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办的是什么,礼部有些官员甚至完全不能理解她的意图,所以她必须作为一个掌舵者,让研究院的初次航行行驶在正确的航线上。

她不懂具体的什么科学什么科技,但是她知道大体的概念,知道未来的方向,这是她的优势所在,也是她能建立并掌控研究院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假手他人,也容不得她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