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英租界,陈顶天在这里估算了一下局势,然后根据身边的几个英国军官进行推测。
“你说这次到底谁会赢?”陈顶天问那个英国军官。
“我推测英国是你们政府军胜利,我也都看过你们那些所谓的起义军,真的是太差了。如果我是那个政府军的指挥官,其实指挥打败这些起义军并不难。这里是沿着长江水道进行防御,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这个水道进行防御,这样起义军肯定无法发挥出自己的兵力优势。兵力优势其实只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包围敌人。可是这里的地理环境明显不能给他们包围敌人的条件。政府军,也就是清军他们可以依托于河流进行防御,这样人数优势上的包围无法能够体现。”
“至于另一方面,人数优势其实还是体验在消耗战方面。消耗战人数多的一方往往会获得胜利。当然,人数多并非是绝对的战斗力多。虽然这些起义军人数很多,可是素质我却不敢保证。根据十多年之前我们英俊同样在镇江跟你们政府军进行交战过,其实我对于你们政府军的实力还是比较看好的。因为你们政府军虽然不如我们英军,可是明显笔这些起义军要厉害不少。火器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可是这个起义军里面几乎没有火器。军官素质,到各种指挥官素质,还有各种情况都是明显不如。”
“而一旦陷入了消耗战状态,比拼的其实并非只是人数,更是意志力。军队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那同样不要去和敌人打消耗战。因为消耗战面临都不是人数,而是战斗意志力和耐力,如果人数看起来多,可是却无法能够真正的坚持下来,那其实一切都是没有用的。”
“如果到时候那些所谓的三十万军队首先逃跑了大半,那其实名义上控油三十万大军,可是却明显么有足够的能力去消耗,那也是白搭。”
旁边的德国参谋人员明显非常不看好这次周立春的作战,甚至认为周立春是必然要兵败的。兵员素质,军官素质,到武器水平,各种方面都不如清军,这样的作战其实失败是必然的。
“哎,其实我也说过,可是我那个老丈人周立春也都太过于刚愎自用了,已经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陈顶天说。
陈顶天对于这个周立春也都没有丝毫办法了,随着他的实力增加,他反而也都越来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个其实也是很多人的情况,随着实力越来越强大,权力越来越强大,反而越来越不能够听得进反对意见。也许忠言逆耳,可是却让他们不舒服。他们只是相信自己,这个也许也就是权力的可怕,让一个人变成了魔鬼。
“其实还有,你们首先战略目标也都有些问题。你们不应该首先去进攻这个江宁的,虽然按照你们所说的,江宁这座城市历史文化意义重大。可是你们知道,你们的敌人同样也都知道这个道理。你们的敌人同样比你们更清楚这个道理,你们去进攻江宁,他们同样会拼了命保护。”
“相反,你们如果你们去进攻江宁,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样你们兵力一旦集中起来,那这样反而会他们同样集中兵力跟你们进行会战,然后争取一次歼灭你们大半部队的机会。在这种阵地战当中这些起义军完全是在以弱势兵力去跟强势兵力作战,这样是非常吃亏的。”
听到了普鲁士的参谋这么说,让陈顶天也都对于天地会起义军的前途也都不太看好了。
“哎,人啊,也就是这样,不见棺材不落泪。希望这次岳父能够好好的体会一下,这样可以让他们进行更好的改变战略了。有些代价,必须要通过血的代价磁能真正的改变啊!如果没有流血,那是不会真正改变的。”陈顶天无奈的叹气说道。
很多时候不经历一次真正惨痛代价,人是不会改变自己一贯以来的想法的。如果人那么容易改变,那人类的社会进步是很快的。不经历血的代价是不会改变,这个是毋庸置疑的。陈顶天无法说服已经越来越发刚愎自用的周立春,只有希望他输了一次,真正的付出了惨痛代价之后才知道改变。历史上多少人,在没有真正经历惨痛之前,是不会思考进行改变的。
“其实你们应该考虑的是南下进攻浙江,而不是去攻打江宁。南下进攻浙江,这样才是获得大量地盘和人口的渠道。有了大量人口,并且通过土地面积的扩大,这样敌人的兵力同样会进行分散,这样对于你们有好处。”
“你们的优势在于兵力多,可是却远不如敌人精锐。可是敌人的优势在于兵力少而精,可是劣势同样是在于少和精。你们清政府的军队少而精,他们反而不利于控制太多地盘。他们想要作战,必然要集中优势的兵力,然后歼灭你们才行。相反如果一旦他们分散出来了,那很容易反而被你们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一部分,造成绝对的损失。”普鲁士参谋说。
“对对对对……对啊!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这个办法,运动战,运动战不就是最适合目前的情况的吗?天地会起义军虽然军事素质差,可是却同样有着他的优点。比如说熟悉环境,熟悉地理环境,尤其是很多天地会起义军多事江苏浙江一带的人,对于这里地理环境很熟悉。尤其是下面乡村野外,更是比起清军熟悉很多。”
“相反,怡良手下这些军队,主要兵力来源反而并非是以江苏这将为主,是以北方中原的部队为主。他们不太熟悉江南水网环境,甚至野外环境更不熟悉。只要我们能够发挥我们熟悉地形的优势,然后来进行逐步运动战,不就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他们的武器优势吗?”
“还有,这些清军主要杀敌武器是火器。可是他们的火器很重,而火枪同样是要大兵团一起使用才体现出威力,单个人使用威力几乎为零,反而不如几个弓箭。”
“我们如果能分散运动,然后通过庞大的地理环境运动中稀释那些清军。那些清军虽然看起来精锐,可是真正分散出来,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反而容易被我们这些天地会起义军以相对多一些的兵力取得相对局部的兵力优势,这样消灭清军不是不可能。”
“如果我们把战场并非是江苏,而是挪到浙江,那这样一旦战场相对的面积扩大,反而对于绝对人数少的一方处于劣势啊!”
陈顶天顿时感觉豁然开朗,这样的方式让陈顶天感觉不就是可以学学当年的新中国开国太祖吗?他可是运动战的行家,在当年红军弱势的时候,不管是兵力素质还是在人数武器方面,都不如敌人。可是采用了运动战之后,把敌人调动起来,让敌人互相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联系支援。
这个时候相对的把兵力集中起来歼灭他们一部分,这样在局部当中形成了相对的兵力优势。虽然总体来说兵力并不是优势,可是却同样可以集中兵力,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这样一块块分割敌人,吃掉敌人,以少量兵力获得最大战果。
这种局势其实不就是非常适合现在吗?这些清军擅长于阵地战,他们的武器严重依赖于阵地。火炮太重,无法有效的快速移动,必须要依托于时间部署阵地。可是如果他们一旦没有时间部署阵地,那火炮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
至于火枪和弓弩,同样是依靠于密集的射击。火枪和弓弩依靠于密集射击才能够产生足够的威力,不然和烧火棍没有很忙区别。这个时代的步枪并不是连发的,相反装填非常困难,单个士兵的火力不大,需要依赖于大量部队集合作战。
可是一旦他们被分散了,那他们的武器优势会被很大程度的抵消。甚至这些清军看起来精锐,可是人数少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弱点。人数这个东西其实说有用也有用,因为一旦真正到了要分兵的时候,人数多才有“兵”可以分,人数少那一方固然也许精锐,可是却无法能够“分”啊!不可能把一个人分成几分,所以人数多其实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战争讲究的是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并且削弱敌人的优势,提高敌人的劣势。完全依赖于武器,那这样肯定也不行。结合现有条件把自己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把敌人的优势降低到最低,这样是获得胜利的最好办法,而不是一直依赖于武器。
“该死的,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亏我还学了这么多年,我居然把开国太祖当年的革命历史都给忘了,这个运动战不就是非常适合目前的手段吗?这些清军比起当年‘刮民党’的武器甚至都有不如,当年‘刮民党’的武器更轻便,甚至军队素质比起这个时候的清军有过之而不不及。那个时候的武器更轻便了无数倍,火力跟猛烈的无数倍,这一套都有用,何况是现在。这些清军的武器不但笨重,不适合经常运动,甚至完全彻底依赖于阵地战,比起刮民党的军队更依赖于阵地战。一旦真正运动起来,他们武器所发挥出来的威力,甚至还不如当年刮民党呢。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这一招,后悔啊!”陈顶天抓着脑袋说道。
运动战不是最适合目前的局势吗?这个运动战简直是像是为这个天地会等等起义军量身定做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削弱敌人的优势,提高了自己熟悉地形并且善于走动的优势。而一旦敌人被调动得分散了,那可以趁机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和战斗力去猛烈进攻,敌人突然被这么打击,那必然会损失很多有生力量了。
陈顶天赶紧拿出钢笔,开始写各种东西了。
“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在运动中消灭敌人,集中优势兵力……”
陈顶天开始一句句的抄,他这个荤素不忌的文抄公再次开始使劲抄袭。虽然他并不会完全记得当开国太祖所写的那些文章,可是很多文章的大纲和中心思想他还是记得的。他甚至非常“没牙”的大量使用当年新中国开国太祖的各种“名人名言”,当年开国太祖的名人名言大量都被陈顶天写入了这个新的论文里面。
如果是后世有人看到这篇文章,一定会大骂陈顶天这个文抄公,抄袭也太狠了,居然把大量开国太祖的名人名言都给抄了进去,作为加强自己论点的依据。
很快,一篇论文也都直接被弄了出来,陈顶天给这篇论文写了一个题目,就叫做《运动战》。
“这次我没有抄袭啊,我真的没有抄袭啊!我不过从开国太祖的不提供文章里面到处截取,从这篇截取一段,从另一篇文章也都截取一段。我是从不同文章来截取的,所以不能够叫做抄袭啊!不是说只有整篇抄才是抄袭吗?我拿出一些段落,这个叫做借鉴,懂吗?我这个是叫做借鉴,不是抄袭,以后谁敢在这篇文章上说我是文抄公,我跟谁急啊!我这个是借鉴,是借鉴啊!”陈顶天说。
没错,陈顶天也就只不过是在借鉴,按照某些人的说法,没有整篇复制也就是不能够叫做抄袭,这种从不同文章截取的,这个只能够称之为“借鉴”,绝不是“抄袭”啊!所以这篇文章,是陈顶天“原创”的,绝对是“原创”的无疑。以后谁敢说陈顶天抄袭,陈顶天就赶去告他,要告他污蔑和诽谤,一定要告他的!陈顶天明明只是借鉴,绝对没有抄袭,所以谁说他抄袭也就是在污蔑和诽谤,那陈顶天可是拥有权利去告他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