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迎新年(上)(1/1)

时间从不会因为人的喜怒哀乐而停滞。

很快,一年中最忙碌的一个月到来了,人们即将迎来昌隆二十一年的除夕。

这是阮棉棉和凤凰儿真正意义上在大宋京城度过的第一个除夕。

母女二人回想起去年在汾州大将军府的那个热闹无比的除夕,一起感慨时间如流水,转眼间竟又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对她们而言真是精彩绝伦非比寻常。

尤其是凤凰儿,这一年中在大宋京城里其实也没待多少时日。

年初去了一趟燕国,年中又随着父母去了曹州。

如今都到最后一个月了,她还被阮棉棉硬拉着去了一趟陪嫁田庄。

回到大宋一年多,除了辣菜之外,阮棉棉最想念的就是千年之后家乡口味的各种腊味。

正好现下她有自己的田庄,猪、鸡、鸭、鹅都养了不少,河里的鱼也多得很正是制作各种腊味的好材料。

一个月前她便把腊味的制作方法教给了段云春,如今正该去验收成果了。

一顿腊排骨火锅吃下来,不仅阮棉棉解了馋,就连凤凰儿都赞不绝口。

比起辣菜,她这个口味清淡的人显然更容易接受腊味。

阮棉棉解馋之余,给亲朋好友们都分别送去了一些。

田庄里的佃户们冬日没有活儿干,很快又制作出了一大批腊味。

看着堆成小山的腊鱼腊肉,阮棉棉的心里又多了些想法。

以田庄的规模,制作出来的腊味自己人根本吃不了。

就算是送给亲朋好友,又能送得了多少?

腊味和辣菜一样,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口味。

但从身边人的喜爱程度可以看出,这些怪异的口味让大宋的人接受并不是件困难的事。

此时大批的辣椒还没有种植出来,辣菜的推广暂时还没有提上日程。

而腊味则马上就可以进入售卖程序。

京城里阮棉棉熟知的酒楼只有盛家的五味楼。

本来年前是各家酒楼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但不久前的所谓“人命案”后,五味楼的生意一直都比较冷清。

要想重新热闹起来,就一定要用特殊的办法。

最直接的便是推出新口味的菜式。

阮棉棉和凤凰儿商量之后,决定在酒楼里试卖腊味制作的各种菜肴。

能火起来当然最好,即便人们真的不接受这样的口味,酒楼的损失也不大。

盛四爷是个行动派,很快五味楼便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菜。

没过几日,五味楼的生意果然有了起色。

这样的结果阮棉棉自然非常满意,对不久之后的辣菜销售更是充满了信心。

腊月二十二衙门封印,司徒曜和司徒篌父子亲自去田庄接母女二人回府过小年。

他们三房虽然已经分开单过了,但每逢年节还是要和其他各房聚一聚的。

一到田庄,被司徒恽盯了近一个月的司徒篌哪里还闲得住,立刻邀约了一大群佃户家的少年郎去附近的山上打猎。

司徒曜最近在衙门忙坏了,歪在暖阁的炕上根本不想动。

他见妻子和女儿面色红润,显然是在田庄里日子过得非常不错。

高兴之余不免又想起了他的好女婿。

司徒三爷用慵懒的语气问:“箜儿,最近阿福有没有给你捎信?”

凤凰儿正抱着小手炉缩在椅子上看书,听他问话便抬起头道:“没有啊,怎么了?”

司徒三爷并不知道太子妃是装病,见女儿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有些焦急道:“箜儿,虽然你还不是真正的长孙妃,不需要去侍疾。但太子妃娘娘病那么重,你怎么着也该去探望一番吧?”

其实他也不想女儿总往宫里跑,可世上总有那么些无聊的人,闲来无事总喜欢盯着别人不放。

他必须在有人胡说八道之前让女儿用行动把那些人的嘴巴堵住。

凤凰儿笑道:“知道了,明儿回京女儿就进宫去探望娘娘。”

司徒三爷叹道:“年后太子殿下便要启程前往桂州,那里可不比密州,单是路途就是好几倍远,太子妃娘娘病情不见好转,大约是不能一起上路了。”

阮棉棉正在嗑瓜子,她把粘在嘴唇上的瓜子皮抹掉,嗤笑道:“不是我喜欢诅咒谁,这种时候生病才好呢,谁想陪着那渣太子去那么老远的地方?”

司徒三爷听自家媳妇一口一个“渣太子”,无奈地笑道:“棉棉……”

阮棉棉白了他一眼:“好好的又提那渣太子!还不如想想咱们今晚吃什么呢!”

司徒三爷道:“前儿夫人给我捎去的腊鸡腿特别香,连我们御史台那些死板的老夫子都馋得直流口水,向我打听是哪儿请的厨子做的。”

阮棉棉笑道:“那敢情好啊,等你再见到他们,就说那腊鸡腿是五味楼买的。

想吃就让他们上五味楼去,比腊鸡腿好吃的腊味还多着呢!”

司徒三爷嘿嘿笑道:“不劳夫人吩咐,小的已经照您的意思对他们说了。”

凤凰儿噗哧笑道:“父亲又耍小聪明,如果我是娘,偏不在五味楼卖腊味,看你怎么办?!”

司徒曜白了女儿一眼:“你娘才不会像你这般促狭,五味楼有咱们家的股份,她巴不得那里生意兴隆,好给你多攒些嫁妆。”

阮棉棉拍了拍手:“给女儿攒嫁妆,你这个做父亲的人就不用操心?”

司徒三爷笑着摸了摸鼻子:“夫人说哪儿的话……”

如今他的官是越做越大,属于自己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想要像过去那样卖字画挣钱也变得不容易了。

正有些窘迫,他突然想起了袖中的书信。

“夫人,你看这个……”司徒三爷把一封信递给了阮棉棉。

“这是什么?”阮棉棉伸手接过信,一眼便看出信封上的字迹是她老爹阮大将军的。

司徒三爷懒洋洋道:“这我哪儿知道?”

阮棉棉一把扯开信封:“阿篌和阿浚两个臭小子回京好几个月,我爹一准儿是想两个孙子了,所以才来信催他们回去的……”

然而,等她看清楚书信上的内容,却和司徒篌和涂浚没有分毫的关系。

凤凰儿见她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忙追问:“娘,外祖父都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