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说起来,整个李氏宗室里面李显最不担心的人大概就是李旦了,这个家伙虽然看上去颇有墙头草的嫌疑,但是却也说明这是个识时务的人。
从小到大李旦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也没做出过什么错事,哪怕让满朝文武来说都不一定能说出豫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这样的事实再加上李旦这个人在“历史”上就曾经三让皇位,哪怕李煌他们谋反都比李旦谋反来的有说服力。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显在拿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愣了半天才转头看向郑玘一脸费解的说道:“这个不会是朝廷在驴我们吧?”
郑玘冷眼看着他:“你觉得骗你有什么好处?”
李显顿时疯了:“这又是玩哪出啊?他怎么就突然反了呢?脑子里进开水了吧!”
郑玘敲了敲桌子说道:“你有时间在这里发疯,还不如赶紧上书就说要回京城稳定局势,所以不回洛阳了。”
李显听了之后叹了口气只好苦逼兮兮的开始写奏疏,一边写一边搞不明白,这是怎么了?李旦怎么就直接反了呢?难道是武曌做了什么?
可是之前李显一直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跟李旦也时常通信也没听李旦说在那边有些什么限制,甚至都没有被架空,兵权也在他手上了,对比一下没有兵权的自己,李显觉得武曌应该也是认为李旦是个包子才会这么放任的。
难道是他们两个都看错了?李旦还真有心问鼎皇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是帮还是不帮?
李显的脑子里过着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他一边思考一边写奏疏,一心二用的情况下居然还真写完了格式什么的都没有错误,果然是熟能生巧。
郑玘见他写完了拿过来看了一眼想了想说道:“就这样吧。”
于是……就发出去了,李显有些纠结的看着郑玘:“如果阿娘让我去平叛怎么办?”
好歹是他看着长大的弟弟,不是历史书上那个冷冰冰的名字,李显觉得他根本做不到真的跟李旦兵戎相见。
郑玘看着李显半晌才问道:“若是之前知晓情况还能阻止,如今……豫王和神皇已经势同水火再不能善了了,你……要提前做好决定。”
李显整个人都不好了,他问郑玘就是因为下不了这个决心,结果郑玘不仅仅没有给他解答,反而说了一通废话,他想到的李显也想到了,所以他才有些纠结。
一封奏疏从岭南跑到洛阳再快也要六七天的时间,李显还有六七天的时间来做决定,他现在只希望李旦是真的有点实力别在这几天之内被灭了就行。
李显发愁的好几天没睡好觉,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郑玘看到之后努力的督促他吃饭,却没有给任何意见,到了如今郑玘已经学会了不去左右李显的想法,而是让他自己做决定,不是为了避免负责任,而是李显的政治素养已经培养的差不多了,这件事情如果从政局上来看的话,李旦是必然赢不了的。
是的,哪怕李旦起兵了,李显和郑玘也没人觉得他能赢,当初突厥阿史那德温傅率领二十四、州兵马反唐,结果如何?
如今李旦只有十州的兵马,他怎么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的按照力量对比来说,李显应该是站在神皇武曌这边去讨伐豫王的,可问题是李显会选择这条路吗?就连郑玘扪心自问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选。
一连发愁了三天,李显心里还没有一个定论,说实话他手上的力量就算跟李旦加起来都不一定能打得过武曌,他心里有这么一个模糊的想法但是时机尚未成熟,怎么能轻易这么做呢?
在他还没想明白的时候,郑玘忽然又丢给他了一个问题:“无论是神皇保住皇位还是豫王上位,若是他们知道你手上有九鼎图,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样?”
那我就死啦死啦地有。
李显默默捂脸,他忽然觉得郑玘这两天特别可恨,总是给他提出一些他根本没办法解答的问题,最后他叹了口气说道:“还是等等消息吧,看八郎到底为什么反。”
这个是李显最费解的地方,结果当天下午,朝廷的邸报没来,倒是李重义和郑瑾两个人的信到了,上面写了他们已经加强了长安以及周围州县的防御,然后同时请教李显和郑玘,要怎么做?
当然这两个孩子问这个问题的中心思想其实是:我们是跟着反了,还是跟着镇压,或者什么都不做?
其实如果只有他们两个的话就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但是李显最关注的就是李旦为什么谋反这个理由了。
然后……李显就感觉到了来自宇宙的最大的恶意。
李重义说,李旦起兵谋反是因为……李显失踪了,他怀疑武曌是利用这次六诏反叛来想方设法除掉李显。
一开始没有消息李旦本来还觉得大概是路途遥远通信不便,但是一连十几天都没有李显的消息,甚至连李重义和郑瑾都没他的消息,郑玘的消息也没什么——打仗呢,谁有心情写家书啊。
于是李旦就爆发了,因为李显是行军总管,作为摄政王他根本不需要去前线,只要坐镇后方就可以了,如果真的遇到了危险,要么就是六诏空前强大,连唐军都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要么就是武曌动了手段。
李旦直觉认为是最后一个,六诏什么情况他不是特别清楚,然而总是有对比的,跟吐蕃和突厥比起来六诏的兵力差远了,之前李显跟吐蕃打过,赢了,跟突厥打过,也赢了,在这样的战绩面前,六诏再强还能强到哪里去?
妈蛋,□□居然是他!李显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可是他也有一点怀疑,出兵在外,十几天没有消息不是很正常的吗?李旦到底是为了什么觉得他肯定被武曌陷害了?
郑玘看完了这封信之后轻笑了一声:“你的选择余地更小了。”
李显死鱼眼看着他,亲,你这样幸灾乐祸真的好吗?亲!
郑玘将信放在桌子上说道:“这个理由一出,再加上是打着你的旗号,这可跟之前徐敬业和李冲他们谋反的概念不一样了。”
是的,李旦跟自己的关系那么密切,不定多少人觉得这根本就是他授意的,如果他真的死了也就算了,问题是他还活着,前脚李旦谋反后脚他上奏疏回了长安,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个套。
李显手紧紧按着案几,郑玘在旁边看着那十根修长手指用力到犯青的样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李显内心的煎熬。
“先回长安再说。”李显果断说道。
“不等制书了?”郑玘挑眉看向他、
“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还能等到吗?反正你都打了报告了,理由正当合理,而且我担心……再留下去就真的要交代在这里了。”
郑玘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那明天就走吧,光明正大的走,留下当地折冲府的校尉看守就行了,把六诏的国王带走,就说是上京去见神皇!”
为了避免他们走了之后,六诏出尔反尔,郑玘决定擒贼先擒王,把王带走然后将六诏的都城接管过来,虽然这样可能引起反弹,然而也只能这么做了。
李显将命令发下去之后一点也不怕武曌的人知道,他现在其实就是在故布疑阵,让武曌派来的人以为他真的是得到了武曌的同意,而且他的理由合情合理啊,六诏的王也被他们带走了,虽然李旦谋反了,但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广泛传开,或者说是岭南这里太偏僻了,也就是李显经常跟长安那边通信知道的早一点。
将岭南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李显直接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上路了,一路上他经常接到消息,李旦那边看起来似乎挺顺利,一连攻打下了三个州,只不过有两个州的刺史是主动投降的,这让李显总觉得有点问题。
这一路上李显累的够呛,他不能让别人看出他不对来,还要尽可能的快点走,能不休息就不休息,而且还要规划一下路线,好在长安属于中原腹地,是比较正中的位置,而且因为官道修建的并不是真正的四通八达的原因,路过长安也是正常的。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路过长安的时候他们要用什么借口留下?洛阳那边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吧?武曌会怎么做?
就在李显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万万没想到在半路上居然也遇到了叛军!被人拦路的时候李显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本来以为是李旦的兵马,但是一想这个方位不对啊,莱州是在大唐版图的偏东北一些,李显现在是处在略西南一点的位置,李旦如果有能力一路打到这里的话,李显也就不用发愁了,他妥妥的就能赢了好嘛?
那一路叛军在半路拦截的时候还是十分客气的,并没有上来就喊打喊杀,并且叛军首领亲自来求见的。
李显深深的觉得自己的消息实在是太落后了,没有在长安果然是不行,然而看对方人数不少的样子,他当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见了对方。
对方是巫州刺史名巴川,当然了,他是领头的,其他还有诸如巫州都督周边三四个州县的刺史都参与了此次兵变。
李显十分疑惑,他见巴川也是因为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反,不过说真的,如果要打的话,李显他们这边还真不一定输,虽然李显和郑玘的护卫不够多,但是六王的护卫足够啊,而且各个骁勇善战。
是啦,人家是投降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人家是俘虏好嘛?好歹也是一国之王,该有的排场还是要有的,所以座驾护卫在差不多的范围之内,李显都同意了,并且这几个国王还带上了一些上贡的方物。
李显是在驿站接见他们的,不用说驿站的驿官肯定也投靠他们了,以巴州刺史为首的十来人见到李显就直接跪了口称:“臣拜见摄政王。”
李显看到他们行礼就皱了皱眉,这些人虽然嘴上说的是拜见摄政王,但是行的礼却是面见皇帝时行的礼,要不是确认整个驿站已经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李显觉得他可能就要活不过明天早上了。
而且还是被别人逼死的,不是自己作死,心好累,不过感觉还是能撑下去的。
“你们可知谋反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些人都不是寒门子弟,家族可能不是大世家但是也发展的不错,毕竟能够当上一州刺史首先智商和情商肯定是没问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五六个州就敢反,李显不由得怀疑是不是朝廷出了什么问题,导致对各州的掌控力不足?
可是武曌上台之后虽然一直在杀人,却也提拔了不少人,要不然改革科举更是收服了很多民心,突然接二连三得有人谋反,而且如今这几个人还不是李氏宗室甚至跟李氏都没什么亲近的关系,这就非常玩味了。
巴川苦笑着说道:“殿下,我等自然是知道谋反乃大罪,可是如今……实在是无论怎么走都死路一条,还不如放手一搏!”
李显有些惊讶:“死路一条?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一个人的死路一条,李显还不会吃惊,但是同时牵连到这么多人,让他们甚至连家族都不顾,那么这个所谓的死路一条就真的有点问题了。
巴川一看有戏连忙说道:“前段时间神皇下令也迁雍州巫州等七州数十万户以实洛阳,如今户数不足,眼看就要问罪,也……就没什么别的选择了。”
“户数不足?”李显想了想说道:“将流民安置过去呢?”
他知道巫州刺史说的所谓的户数不足其实是要保证本州一定的人口的前提下再进行统计,至少要保证州县之内的耕地都有人耕作吧?所以李显觉得将乞丐流民安置过去,或者进行排查看有没有黑户也安排过去,应该总能凑齐的吧?
哪里就至于谋反了呢?
雍州刺史苦笑了一声说道:“流民……近些年来大唐境内风调雨顺,哪儿来的那么多流民呢?”
咦?李显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以往出现流民一般都是因为有了灾害或者遭遇了战争,家园被毁,也没有了耕种的土地所以才会变成流民,如今战争一般都是在边境,关内的基本上没有,再加上风调雨顺,大家都能吃饱饭了谁还去当流民啊,又不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李显默默擦了把汗,依稀觉得这好像又是他的锅,然而这件事儿说谁对谁错好像也没啥用,难道因为这个他就不顾百姓的死活不去祭祀了吗?明显不可能啊。
所以巫州刺史他们对李显并没有多大的恶意,只是因为完不成指标,到时候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好过。
李显沉吟了一下说道:“神皇虽然某些时候略严苛,却也不会因为此事要你等性命。”
巫州刺史巴川愤愤不平的说道:“要我等性命的非是神皇,而是魏王!”
魏王?武承嗣?李显听了之后一点也不觉得奇怪,问了一圈之后他心里就有数了,这些人都是跟武家人有矛盾的,而武承嗣那帮人别的不会,陷害人绝对是一把好手,没有了周兴来俊臣,他们也没少陷害人。
李显沉默了半晌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直接了当的问道:“那么如今你们想怎么做?”
这些人虽然已经有了反心,但是还没有弄出太大的动静来,或者说是因为现在他们还在观望,只是偷偷的互相联络好了,准备到时候一举发兵。
巴川等人互看了一眼看着李显说道:“还请摄政王匡复社稷!”
妈的!就知道是这样!李显颇有些有气无力,他看着巴川等人说道:“若是我不同意呢?”
“摄政王若是不同意,就还请留在雍州些时日,我等自去劝说豫王。”雍州刺史说的十分坦荡,都已经决定谋反了,囚禁一个摄政王还有什么怕的?
李显环视一周冷笑道:“你们可要考虑清楚,昔年神皇也曾想要留我于洛阳,如今你们也要效仿神皇?”
雍州刺史等脸色一变,他们也知道当年李显一夜梦至长安的事情,谁也不怀疑他有这个本事,只是……
巴川咬牙说道:“殿下固然能只身脱险,但是殿下一向仁义,岂会致身边人于不顾?”
李显听了之后冷笑着看了他们一眼然后起身就走了,巫州刺史等人在李显走了之后也跟着走了,这个时候郑玘才过来问道:“你想怎么做?”
李显坐在案几之前有些茫然:“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的?”
之前不还好好的吗?他就是去岭南打了一场仗而已,怎么回头就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李旦反了,巫州刺史他们也要反了,虽然加起来也就二十个州,可是如今这二十四个州的规模可不是当初阿史那德温傅他们能够比拟的了,毕竟突厥所谓的二十四州都是在偏远的地方,甚至有一些已经到了长城以外,人口并不多,而如今……都是关内的州县啊!
不应该啊,武曌不是已经坐稳了皇位了吗?郑玘倒是并不意外,哪怕是上一世神皇坐稳皇位也是用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所谓的圣明女皇也是在坐稳皇位之后才开始励精图治,在那之前她只是□□了而已,甚至在面对外敌的入侵的时候还和谈了并没有直接跟对方打起来。
现在只是还没到那个时间点而已,尤其是有李显这么一个摄政王,大概会更加晚一点吧?
郑玘伸手将人抱在怀里亲了亲他的额头说道:“不要太过担心了,只要你想,就能离开。”
“怎么离开?”李显苦笑,难道要依靠六诏国王的人马吗?
郑玘含笑不语,李显看着他这个笑容总觉得……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事情要发生。
第二天李显就知道郑玘所谓的想走就能走是什么意思了。
贺兰敏之来了!
也不知道郑玘什么时候通知的他,反正贺兰敏之就带着人冲了过来接李显——贺兰敏之后来打了胜仗虽然爵位升了,但是职位没升,只不过调到了别的折冲府当折冲都尉,恰好他所在的地方距离巫州不算很远。
他带人来的时候巫州刺史他们都想要放手一搏了,还是李显关键时刻说道:“你们跟我去长安,等把事情查清楚之后再说,有我在必能保你一家安然无恙!”
贺兰敏之听了之后看着李显笑的有些渗人:“殿下,您是不是还在做梦?”
李显:???
贺兰敏之慢条斯理的将几张纸拿出来说道:“这上面的人名都是豫王谋反之后神皇杀掉的朝廷大臣,您看看吧。”
李显心中一紧接过来之后看了一眼瞬间全身充斥着愤怒的火焰。
上面是郑瑾的字迹,李显看得出来,只是上面的内容李显宁愿自己看不懂。
凤阁鸾台平章事傅游艺、凤阁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孙元亨、冀州刺史陆宝积、司礼卿欧阳通……
这些人的死牵连到了一片,还有许多一直站在李显这一边的,都被武承嗣等人找借口下狱诛杀了,李显看着那些名单愤怒过后心头一片冰凉。
其实这些人……好多都是直臣,他们不结党营私,只去做他们心中符合大义的事情,可是这么多正直的人,居然就这么被诬陷致死!
贺兰敏之看着李显冰冷的表情十分恰到好处的又加上了一句话:“这还只是个开始,当年徐敬业谋反之后,时过境迁还牵连到诸多朝臣,这一次只怕也……”
李显:妈的,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