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落座。
魏杞脸色并不好,刚才大内出来,显然被官家召见过。
此刻倒是无心政治,只是盯着李凤梧,“见过小蔚了?”
李凤梧嗯了一声,不知道魏杞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魏杞摸着茶杯,不知道在想什么,许久才开口道:“小蔚身边是有一块玉佩的,那是我当年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李凤梧只好听着。
“半年前,她忽然将我送她的玉佩收了起来,换上了另外一块。”
李凤梧更是尴尬,感觉魏杞的话里很有点醋意,这尼玛有点情敌对决的节奏啊。
想来也是,女儿嘛,都是父亲上辈子的小情人。
魏杞苦恼的叹了口气:“女大不中留啊!”
李凤梧点头,旋即猛然醒悟,“魏太尉说的哪里话,您将魏蔚养大,她早已视您为亲生父亲,就算将来远嫁,她也会孝敬膝下的。”
魏杞乜了一眼李凤梧,忽然直爽的道:“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李凤梧心里咯噔一下,卧槽,这就亮剑了啊,好在自己早有心理准备,弱弱的道:“魏太尉是读书人,也该知晓君子不为之事,糟糠之妻不下堂,下官虽然和魏蔚心有灵犀,但此事确实有点为难。”
魏杞怒目瞪视,“那你还招花惹草!”
李凤梧苦笑,“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你是要给我耍赖是吧?”
“不敢,实在是这事别无他法。”
魏杞愣了一下,许久才坚决的道:“小蔚绝对不可能为平妻。”
李凤梧苦笑,忽然福至心灵,“魏太尉,可知晓前朝有个人,叫王毛仲?”
魏杞点头,旋即醒悟过来,“你想效仿王毛仲?倒不是不可以,但是你有这个能耐吗?王毛仲可是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是唐玄宗亲口破了大唐律法。”
李凤梧无奈至极,“也不是不可以努力一把。”
魏杞想到官家对这货的态度,暗想,还真是有可能,如果这货再扶龙成功,赵恺也可能帮他完成这桩心愿。
大宋律法么,说的是天子犯法与民同罪。
可真正是否如此?
大家心知肚明,当今官家若要赏赐某个功臣一个夫人,难道还能用律法来压他不成?
旋即又有些怒了,“就算有那么一天,我家小蔚也人老珠黄了!”
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的官。
你李凤梧才一个五品秘书少监,阶官甚至才从六品,到从一品得等到猴年马月,况且有官还不行,还得和官家有深厚的感情。
否则官家凭什么冒着天下士子的口诛笔伐为你李凤梧破这个例?
李凤梧却笑了,“魏太尉,下官今年还没及冠。”
未及冠已是从五品秘书少监,李凤梧的意思是从一品么,最多也就五六年的事情——换成别人,肯定是打死都不相信的吹牛之辞。
但在李凤梧身上,魏杞还真不敢说没这种可能。
沉默了一阵,“走着看吧,我打算过一段时日,先让魏廷晖陪着她去一趟西辽,也许能让她心情好转一些。”
李凤梧吃了一惊,“您舍得?”
魏杞苦笑,“再舍不得,总不能看着她就这么日渐消瘦下去,最后落个……”
魏杞说不下去了,纵然是仕途达人,此刻也难掩真情,语音凝噎。
李凤梧暗暗叹了口气,天下父母心啊。
旋即又猛然想起,卧槽,魏杞不是这种没有头脑的人,去西辽可不是小事,尤其是民间……魏杞该不是掌握了什么最前线的消息了吧?
忍不住问道:“魏太尉此举,是因为得知了什么?”
魏杞看了一眼李凤梧,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能忍住说,“等一段日子你就知道了,我估摸着你大概也得滚一趟西辽去。”
李凤梧顿时懵逼,“官家的意思?”
魏杞瞪了一眼,“难道是我的意思?”
李凤梧一脸苦逼,“我才从大理回来多久啊,怎的就不能好好在临安消停一下呢?”
魏杞语重心长,“你不去,想去的人多了去了,你可要想清楚了,咱们大宋如今的局势,那个中枢大臣没去出使过?”
这话也是,魏杞能坐上礼部尚书、太尉的位置,就是用出使换来的。
李凤梧挥挥手,“谁爱去谁去,西辽那鸟不拉屎的地方,鬼大爷才想去,魏太尉若是没事,下官告退了?”
“滚!”
“好勒!”
魏杞看着李凤梧的背影,忽然无比蛋疼的叹了口气,小蔚啊小蔚,你说喜欢谁不好,怎的就喜欢上了这个家伙呢。
我觉得周必大家里的公子周纶就不错,实在不行,王之望、尹樯、何祥秋家里的公子也行啊,赵作仁那家伙的二儿子,也是个人才啊。
再退一万步,工部尚书王望北那家伙的公子也不错,虽然没什么才华,但长相挺好,长的好看不说,还有一副好脾气,也孝顺父母。
你道王汝怀为何老是往咱们魏府跑,就是想为她这个兄弟和你搭线啊。
可是你倒好,对这些个公子哥儿都不感兴趣。
你怎的就偏生看上了这货色呢。
这货现在在争储一事上陷得太深,未来前途还不明朗,将来说不准哪天就坑了,无论赵愭和赵惇谁当了太子,李凤梧这小子的仕途就要一片灰暗。
为父怎么忍心看见你掉进这个坑里去。
为难啊……
离开魏府,李凤梧的心情不是很好。
从魏杞那知晓的消息,着实让人心情难以好起来。
自己出使大理归来才多久时间,这特么临安的被窝还没睡热乎,又要让自己出使西辽?
西辽和大宋如今没什么事啊。
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出使的?
不就是和亲么!
这种事情,李凤梧怎么可能猜不到,春节时候西辽使团的国书内容,自己先前还对赵恺说过,说他那小老婆娶的不是时候。
现在看来,这和亲一事还真被两国提上日程了。
魏杞这么说,显然已经从官家那知道了消息。
不过……如果真要出使西辽,何不去蒙古那边走一趟,把才三岁多的成吉思汗拐到大宋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