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月_分节阅读_107(1/1)

擅长书画,性格聪慧开朗,为人仁爱,深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宠爱!

君临天下之江山美人17

无忧与杨如夕走到院落偏僻处,叫李恪与承乾他们留在了一起,望望深秋满处落叶纷黄,心中莫名感叹:“这秋……快去了,便该是寒冬了!”

无忧拾起地上一片落叶,握住叶梗,在手中细细旋转……

杨如夕美目随之飘忽,似这枯叶无凭:“是啊,日子……过得真快!”

无忧转回眼来,目色无光,意欲喜怒难辨,杨如夕从未见过她这样的神情,垂了头,刻意避开无忧探寻的眼睛,衣袖紧攥、心中慌作一片……

无忧低眼一望,杨如夕纱质粉袖,已被攥起层层皱痕,唇角微抹丝笑,意味深长:“淑妃可知,这叶……为何要落?”

杨如夕颔首,轻道:“到了时节,自然要落!”

无忧点头,逼近杨如夕一步,目色安和,却更令人心生颤抖:“是啊,到了时节,既是落了,便落了,待得明年再生,树还是今年的树,可叶,却今已非昨!”

杨如夕心中震荡莫名,不禁脚下一阵不稳,无忧语声似水流云清淡,可隐意却重重若雾……

树,还是今年的树,可叶却今已非昨——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可天下之主却今已非昨!

杨如夕想明所以,忙强自稳定住心神,却不敢望无忧的眼:“皇后娘娘这话……淑妃倒听不懂了!”

无忧手指微松,叶片随风旋飞,笑容隐在了枯叶飘落的一瞬:“妹妹出身高贵,‘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1)’,想必该是读过的吧!”

杨如夕身子一抖,竟差点向后跌去,“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多么显而易见的警告!

杨如夕终向无忧望去,她的眼波澜不兴,却看得自己心惊胆战,原来……她什么都已了然于胸,只是适时而动、伺机而为……

看来,倒真不能小看了她!可是……她是如何怀疑起自己的呢?想来,她们可曾经情比姐妹阿……

杨如夕呼吸略略一滞,随而笑道:“皇后教诲,淑妃记下了!”

无忧灿然一笑,仍难辨心中情绪:“要真记下才好,莫负了陛下信任,可要真真当得起这个‘淑’字!”

无忧语语皆有用意,转身间,带起残叶微旋,婀娜体态,莲步款款轻盈,消失在密草茂树之间……

杨如夕微闭双目,尤立在当地不能平静,真好一个杀人于言语之间,无声无息的刀枪剑戟,锋芒分明尖利,心,竟有一瞬间窒息……

“母妃!”

恪儿稚嫩的声音,突的飘荡至耳里,淑妃睁开眼,只见一小小身躯,自密树后闪至眼前,目光隐有一丝诡异……

小小年纪,怎会有这般眼神,杨如夕不禁一颤:“恪儿如何在此?”

恪儿突拉住母亲的手,目光坚定不肯移视:“恪儿长大要母妃作皇后,保护母妃,不受别人教训!”

“恪儿!”

杨如夕惊恐万分,忙捂住儿子的嘴:“这话不得乱说……”

随着,蹲下身来,四处一望,方才轻声道:“记住恪儿,记在心里就好了,何时……都不要说出来!”

恪儿点头,杨如夕遂站起身,牵着恪儿的手,重又带上了清高傲人的微笑……

********

(1):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出自《四书五经》—《尽心章句上》第十七章:不干我不该干的事情,不追求我不该追求的东西!

第26卷

风雨飘摇1

厚雪沾靴染白,梅红花飞、开了满枝又落,月照华林深处融融,白飞雪碎,转眼便是春了……

这年春季,正月乙酉(初一)时,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guàn)!诸文臣武将爵位封邑、各归其位,一切仿似步入正轨,当然,圣眷最隆者,非长孙家莫属,妹妹母仪天下,位居中宫后位,哥哥长孙无忌位高权重,最得君王宠信,就连舅舅高士廉亦位极人臣,府邸都为君王亲赐,气派远远超过其他府宅……

长孙家可谓荣宠无人能及,可无忧看在眼里,却忧在心上……

这天,照常向李渊请过安好,便回到丽正殿中,本欲劝说李世民、莫要给长孙家过度荣宠,可进到殿中,却见李世民跪在床边,正极为小心忙碌的粘贴什么,她未叫人通禀,李世民竟用心得不知有人进来……

“陛下……在贴什么?怎不令宫女来做?”

无忧弯下身,细软流丝泻下清清淡香;李世民微微一惊,转眼望了无忧,随而笑道:“都是些言事的奏疏,怕宫女们弄坏了,正好你来,快帮我贴!”

说着,递在无忧手上一本,无忧望望他,显又是忙碌了一早,隐在心里的话,竟心疼得说不出口……

李世民见她不动,催促道:“快点帮我,还有很多!”

无忧回过心神,柔细的手轻轻搭在李世民身上,温言道:“陛下累了,去边上靠靠,我来便好!”

李世民轻握住她搭着自己的手,目光温柔:“一起!”

两人相视而笑,一本本奏疏,似写满了幸福温馨,脸上竟皆挂上了笑容……

疲累的、担忧的,尽皆消逝……

自这之后,李世民更常常如此,将奏疏贴在床边墙上,后来甚至连书卷上读来的句子、与朝臣们讨论的语句,都令人用楷书抄了贴在上面、出入随时观看,有时候对着满墙满壁的文字,思索至深夜都不肯就寝……

之后干脆下令,于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余万卷,置弘文馆于殿侧,精选天下饱学之士,似虞世南、欧阳询等,以本官兼学士,日夜轮流值守……

无忧知道,李世民知自己治国经验太少,所以太想做好,太想证明自己,证明给天下人、证明给李渊!

风雨飘摇2

这日下朝,李世民又是与学士们商榷政事直到深夜,无忧照常在丽正殿等他回来,每一次,只要看到无忧安和的笑容,李世民的疲惫,便于顷刻烟消云散……

今日亦是如此,回到丽正殿,便拥着无忧侃侃而谈,无忧却神情微恙、似若有所思……

李世民说了一忽,才觉出了无忧的异常,转过她的身子,脉脉望着:“怎么了?有心事?”

无忧亦抬头望他,秀眉微蹙起忧心忡忡,眼里流光幽幽溶动:“是!有心事,有了好久,陛下……才看出来呢!”

李世民一怔,心中竟有酸痛,自己似总是忽略她太多太多:“什么事?什么事……我……都会替你办到!”

李世民很是触动,金口玉言决然……

无忧却只是轻笑:“真的?”

年轻帝王龙目精光坚定……

无忧慢慢收敛了笑,目光郑重,竟挣开李世民的手,跪下了身去:“那么……就请陛下勿与长孙家过度荣宠,反要更加严格约束,否则……”

无忧没有说下去,否则什么?否则才是危险、否则才是危害,否则才是……

否则——

有太多太多……

李世民一愣,甚至没有去扶起无忧,他万没想到,这……便是她的心事,便是令她若有所思的心事……

无忧见他怔忪,垂了首,继续道:“陛下,听说……听说叔叔(长孙顺德)他接受了别人的绢帛贿赂,陛下非但没有惩罚叔叔,还……另赐了绢帛给叔叔,朝中……颇为议论阿(1)!”

李世民这才回过心神,原来她是听说了这件事情,于是,拉起她,拥在怀里,望了许久许久,方才在她脂玉似的鼻尖上轻轻一勾,宠溺道:“原来……是听说了这个,我已经对群臣有所解释,若叔叔他收到我赐的绢帛而感到羞耻,自比罚他强过百倍,若……反之,叔叔连羞耻都不知道,那么,这等之人,又杀他何用?况且,我了解叔叔为人,经此一次,他定不会再犯!”

无忧心里叹息,此话虽听上去于情于理皆合,可却发生在长孙一族身上,未免给人以强词夺理的感觉,无忧眼睫轻抬,正欲再言,却听门口一阵脚步声急,随着,便是更加匆忙高挑的内侍官声音……

“长……长孙大人求见!”

由于李世民下旨,允许大臣们随时觐见,甚至来到寝殿之中亦是无妨(2),故,魏征无忌等人、常会不分时晌的出入于丽正殿中……

李世民与无忧互望一眼,还不及分开相拥的身体,无忌便已匆急的跑了进来:“臣,拜见陛下!”

身后是神色惶惶的内侍官,李世民朝他挥挥手,内侍官方才退下……

李世民望望跪在地上的无忌,却朝无忧微微一笑:“无忧,咱们……要不要他起来阿?此春宵一刻之时,胆敢前来搅扰,这长孙无忌,要该当何罪阿?”

“该当……死罪!”

无忧一语,顿惊住两人的心,面对李世民无意的玩笑话,无忧却眼神惊惶,露不出一丝笑来:“哥……哥哥,你……你何以……何以没有解下佩剑?”

无忌与李世民这才惊觉,无忌望望身上佩剑(3),心中亦是一颤,想是适才太过着急,门口守卫亦没来得及拦他,这才带了剑进来,也不自觉……

依大唐律条,携武器面君者——死!

********

(1):史称绢惩事件,虽然小李的说辞很是有理有据,但然认为,他还是有私心在里面滴,呵呵:)

(2):《资治通鉴》上有记,太宗允许大臣入寝殿奏事:)

(3):这个事件,历史有记(小李好为难的说,呵呵!),但是本文,然会利用这个历史事件,有很大自我的发挥,极为极为尊重历史者,勿深究,嘻嘻:)

风雨飘摇3

丽正殿中,气氛一时僵住,昏黄烛火摇映,三人脸上皆是异样的神情,终还是李世民最先打破沉闷,微笑道:“无忧,想无忌定是有何要事才会疏忽,你看他急的,再说,莫说无忌乃当朝国舅,便说我与无忌这自小交情,他即便携剑面君,难道……还会害我不成?”

说着,望无忌一眼:“你啊,也真是的,什么事这般匆匆忙忙的?”

无忌稳定住心神,却不禁探看向妹妹,妹妹脸色微微发白,可不似李世民的轻松……

李世民见他不语,亦随着望向无忧,轻搂住她的肩,安慰道:“好了无忧,这夜深人静的,能有谁看到?”

无忧望他二人一眼,秀眉间忧心疑虑未消,却低下了墨色的睫:“好了!你们谈吧,我去整理床榻!”

无忧默默转身,背影款款若云燕轻盈飘逸,隐入红梅傲雪镂花纹屏风之后……

李世民回头再望无忌,亦叹口气,疲惫的坐下了身子:“你看你,下次要小心了,什么事情,竟惹得你这样着急?”

无忌这才道:“陛下,臣听说,您……您决议攻打突厥(1),可有此事?”

原来是这件事情,突厥因遇连年灾雪,牲畜减半、百姓饥寒交迫,姬陵死后,颉利可汗更重用极尽挑拨离间于能事的汉人赵德言,赵德言大量改变风俗旧习,使得人心浮动不安,正因为此,李世民认为乃出兵大好时机,今日议事,无忌因病未上朝去,却不想夜晚竟为此事抱病而来……

李世民不由得微微一笑,道:“是啊,颉利昏庸腐败,必然面临危亡,此时出兵……虽违背盟约,却是机不可失阿!”

无忌低下眉,摇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

“不可?”

李世民收敛住笑,惊疑的望着多年了解的兄弟……

无忌肯定的点点头,继续道:“突厥此时并未侵我边塞,而我方背信弃义不说,还势必劳民伤财,这……可非正义之师所为啊,又与渭水一战,趁人之危者……有何不同?还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略略一怔,他没想到无忌竟会这般反对,凝眉思索半晌,确是不无道理,如今,大唐天下初定,虽说时机大好,也确不宜过早再起硝烟战火……

想明所以,李世民不禁频频点头,赞许的望向无忌:“哼!好啊无忌,如今也学那魏征,指摘起朕来了!”

说着,便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