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融战之二(1/1)

在那个年代,清廷发行的这种大清龙钞,漏洞实在是太多了,只要针对大清龙钞发起最简单的金融战,不仅能让山西票号和大清银行发行的大清龙钞变成废纸,而且还能从中获取了大量白银和商品,抬高了北方的物价,让清廷的经济完全崩溃。

只不过当年的人们根本没有金融战的概念,清廷捣鼓出来的大清银行,完全是模仿南洋银行的模式依瓢画葫芦,只知道利用发行纸币来缓解白银紧缺的问题,以及利用让纸币逐渐贬值来赚取民间的白银,却不知道对手可以针对发行的纸币,发动金融战,让清廷的纸币系统迅速崩溃,还能让北方的白银加快流失。

而王新宇的金融战,若是放到了后世,那简直不值一提,是太小儿科了,对手很容易就找出反制手段,同时以相同的办法报复回来。

可是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人懂这些,所以如此简单的金融战手段,必定能让清廷损失惨重。

“除了仿制鞑子的纸币之外,我们还能鼓励北方商人,或者是北方百姓,只要他们手中持有我们的大明宝钞,就能购买我们的商品,也能在我们这里兑换银子!”王新宇又想起一件事,补充了一句。

这样做,可以让大明宝钞变成一种能够取代黄金白银的硬通货,在老百姓手中,这种钞票就和黄金白银一样用,就好像后世的民国时期,不管法币,还是金圆券,银圆券,在老百姓眼里都是废纸。可是美元,却是和金条袁大头一样,都是真金白银,是有钱人竞相收藏的硬通货之一。

刘启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似的:“王爷高明!这样可以让北方人获得我们的大明宝钞,而我们只要印印钞票,就能从北人手中购买货品!只不过,我们的纸币要在北人之中建立可靠的信用度,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王新宇点了点头道:“不错!可能需要五年,六年,甚至是十年!但是目前我们的纸币是可以兑换等价金银的,而我们要让我们的纸币能够真正掠夺财富,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鞑子朝廷能存在三十年吗?”刘启十分吃惊的问道,“就算三十年后,鞑子朝廷还在,那也早就赶出京城去了吧?不是赶去关外,就是赶去西域。”

“对!”王新宇笑着道,“本藩的计划是,把鞑子一路往西赶!往泰西人那边赶!先让鞑子来消灭西域那些信仰天方教的国家,再让鞑子往泰西各国去!让他们来祸害欧洲!不过等到那个时候,鞑子已经变成我们盟友了,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武器!而我们的信用度提高之后,我们的纸钞,可以通过鞑子的手,流入到泰西各国!让泰西各国也用我们的纸钞,这样我们就能利用纸钞,掠夺欧洲两百多年来殖民获得的财富!”

那是长远的计划,到了那个时候,清帝国作为一个帝国已经灭亡了,将会变成一个大明往西扩张的打手,在前面给中东和欧洲添乱。到了那时,是东亚人种和其他人种之间的空间和资源的争夺。

中东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在这个年代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将来,控制住了石油,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刘启带着各种大清龙钞,回到总部已经搬迁到上海的南洋银行慢慢研究去了。此时的京沪铁路(南京到上海)刚刚通车,刘启可以乘坐试营运的第一班客运列车,从南京乘坐火车前往上海。

“长龙!开通长龙了!”通车的第一天,无论是南京城内外的人们,还是上海的人们,以及铁路线沿线的人们,都纷纷赶往铁路线两边,看那即将从铁路线上通过的长龙。

“呜——”一台功率一百六十马力的蒸汽机车汽笛一声长鸣,牵引着拥有四节车厢的客运列车,缓缓离开上海北站,往南京方向驶去。因为目前的铁路还不是全铁轨的铁路,仍然是木头轨道上面铺设铁板,所以火车的重量不会太大。

这列客车有四节车厢,每节车厢的重量在二十吨左右,车厢长三丈,宽一丈,车厢内部高度一丈,车厢底部离铁轨三尺,车厢结构是铁框架外面覆盖木板,窗户是可以往上推开的木框玻璃窗。

其中两节车厢是硬座车,车厢内设有十二排木头座椅,中间的一排五人,两头一排四人,座位面对面设置,有小茶几,一节硬座车有五十八张座位,可以搭乘一百多人。车厢的一边有一间卫生间和一间洗手间,另外一端是乘务员室和锅炉房。最后一节是卧车,车内有四间包间,每一间包间容纳四人,一边的过道上有可以折叠式的座椅,车厢两端的设备和硬座车一样。硬座车和卧车之间是餐车,餐车内有厨房和二十四张座位。

尽管卧车的票价不菲,从上海到南京一张车票要十两银子,比起同时期从上海开往南京的风帆邮船头等舱票价要贵得多了,但火车票还是被人抢购一空。

蒸汽机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牵引着客车,以每个时辰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在铁路线上疾驰。从上海到南京,这列火车只需要十二个小时的时间即可抵达。而同时期的风帆邮船逆流而上,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顺流而下也要三十多个小时。

即便是拥挤不堪的硬座车,车票也早就被人一抢而空,而且硬座车的票价也不便宜,一张车票要二两银子,比起邮船的三等舱都要贵得多,邮船三等舱内还有床铺睡觉,硬座车只能是坐着,甚至有很多站票。

虽然乘坐硬座车的舒适性远不如风帆邮船,可是火车的速度快得多了,有很多人完全是为了尝鲜,来乘坐火车旅行。

蒸汽机车牵引着客车,在铁路线上疾驰,车内的人们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离地三尺似神仙,坐在高出地面三尺,加上路基高度,在离地六尺高的车上鸟瞰外面的田野,再加上火车的速度,蒸汽机车气缸的轰鸣声,还有车轮和铁轨碰撞的铿锵声,那感觉是乘坐邮船不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