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名副其实(1/1)

等待咸丰反应的不只是包令三国公使,易知足也在等待,咸丰若是横加插手,召三国公使入京觐见,他不介意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惊喜’,如今元奇羽翼已丰,他已无须向以前那般瞻前顾后。

一天、两天,三天,一直到第五天,朝廷也无任何动静,咸丰只是下旨,迁升副都统倭仁为南洋总理衙门总理大臣。

京师到上海,即便是邸报如今也只需要三天时间就能抵达,整整五天过去,不见有任何动静,英法美三国公使都是大为失望,明白咸丰不会召他们进京觐见了,失望之余只得与总理衙门正式展开修约谈判。

一天时间,谈判即告结束,闹的轰轰烈烈的六条修约条款,最终只是落实了一条,免除进出口货物的内地关卡厘金。

次日,元奇各大小报纸就在头版头条刊载了这一谈判结果,在二版醒目的位置则刊载了一篇文章《论厘金制度对地方经济的危害》文章毫不客气的指责厘金制度是变相的增加赋税,极大的阻碍了商品流通,对地方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大力呼吁各省督抚坚决取缔厘金制度。文章的署名是——长乐居士。

对于这篇文章,不少人读过之后都是一笑了之,厘金制度如今已在大清各省推行,各省督抚打着筹饷募兵的口号纷纷广设厘金局卡,繁华富裕的东南各省厘金局卡已迅速的发展到了五里一卡,十里一局的地步,可以说厘金制度已然成为地方官府聚敛钱财的重要手段,各省督抚谁愿意取缔?

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天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金畇善、江苏巡抚徐继畲、安徽巡抚骆秉章就在报纸上公开宣布,废除省内所有厘金局卡。

报纸一出,一片哗然,不少商贾难以置信,纷纷四处打探情况,在得知三省巡抚部院取缔厘金局卡的行文已经迅速的发往各府县,并且有些府县已经雷厉风行的开始拆除地方厘金局卡之后,不少商贾依然有种在做梦的感觉,什么时候地方官府的办事效率如此之高?

仅仅隔了一天,两江总督怡良、江西、浙江、广东三省督抚也跟着在报纸上公开宣布废除省内所有厘金局卡。

东南半壁轰动!东南各省官员士绅商贾集体失声,一篇文章,令东南两大总督,六省巡抚在短短三日内争先恐后的公然表态,这署名长乐居士的人是谁,已经无须争论,除了号称‘东南王’的易知足还有谁?

湖北,武昌,湖广总督府,签押房。

湖广总督琦善放下手中的《武昌日报》轻叹了一声,易知足一篇文章,两江、闽浙、广东六省督抚积极响应,这‘东南王’可谓是名副其实,他头痛的是湖广要不要响应?如今这局面,不响应,得罪易知足这位东南王,响应,得罪咸丰,左右为难,着实令他头痛。

就在他抚着光亮的前额难以抉择之时,一个长随走到门口禀报道:“老爷,江抚台来了。”

不消说,江忠源前来肯定是为了这事而来,想到这江忠源实则也是易知足举荐的,由四品骤升湖北巡抚,他心里一惊,连忙道:“快请。”

江忠源快步进来躬身见礼,琦善起身相迎,叙礼落座,他才笑道:“常孺兄匆匆而来,可是为厘金局卡一事?”

“正是。”江忠源毫不掩饰的道:“不知制台大人是何打算?”

琦善试探道:“易国城给常孺兄发电报了?”

“没有。”江忠源道:“若是易国城会给各省督抚发电报,各省督抚表态也不至于有先后。”

琦善接着道:“常孺兄是何想法?”

“眼下发匪已经窜入云贵、广西。”江忠源平视着他道:“湖南、湖北已无战事,制台大人无须有太多顾虑。”

琦善听的一笑,“本爵阁部堂与易国城也算得是相交莫逆,自任两广总督以来,便与他往来密切,粗粗算来,已有十年,常孺兄无须藏着掖着,但说无妨。”

听他如此说,江忠源含笑道:“那下官就直说了,湖广眼下虽无战事,但太平军毕竟没有彻底清剿,焉知不会再窜入湖广境内?再则,湖广这些年遭受太平军荼毒,要想迅速恢复,须的倚重元奇。

另外,下官觉得,既然战事已歇,也应当取消厘金局卡,眼下湖广需要休养生息,而朝廷财政却是日益艰难,为湖广百姓计,也应该积极响应,这是最好的取缔厘金局卡的机会。”

这话不无道理,而且冠冕堂皇,琦善沉吟了一阵,才道:“常孺兄可想过朝廷的反应?”

朝廷能有什么反应?江忠源心里暗自冷笑,如今朝廷还能奈何元奇?两江闽浙督抚以及地方大员如今不都是被易知足一手把持?湖广积极响应等于投入元奇阵营,朝廷还能怎的?

考虑到琦善是满人,他委婉的道:“一条长江,将湖广与两江连成一片,另外,广州至长沙的铁路已经修至韶州府,预计不消三两年就能全线通车,而且,江宁到武昌的铁路也已经开始线路勘测,下官倒是觉的,元奇对于湖广,是志在必得。”

湖南全境收复,出现大量实缺,易知足可没少举荐,其将湖广纳入元奇的势力范围的意图极为明显,而且易知足如今是奏一本准一本,如果不主动积极靠拢元奇,就必然是被其弹劾的下场,这种情况下,选择站哪边?似乎并不难选择。

再想到江苏巡抚徐继畲原本是被革职的官员,易知足一个举荐就轻轻松松的起复,琦善心里顿时大为动摇,再联想到元奇雄厚的财力和规模远超八旗新军的南洋海军、长江水师和西北新军,他不由的暗叹了一声,就算他不同意,怕是也难以阻止江忠源、张亮基两巡抚,默然半晌,他才沉声道:“发电报,积极响应。”

在《论厘金制度对地方经济的危害》文章发表后的第三日,湖广总督琦善,两广总督黄恩彤,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巡抚也跟着在报纸上公开宣布废除省内所有厘金局卡。

大清朝野上下一片轰动,东南四大总督,九省巡抚在短短三日内争先恐后的公然表态支持易知足呼吁各省废除厘金局卡,这意味着什么?再加上南洋吕宋、爪哇两省,这就是十一个省!大清半壁江山唯易知足马首是瞻!

京师,圆明园,芳碧丛。

咸丰心烦意躁的将电报揉成一团丢在穆章阿面前,强忍着心头的怒气,大清十八行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再加上新建的南洋两个行省,总计二十七个辖区,元奇居然掌控了十一个,而且,还是最为富庶的东南,这让他情何以堪?

穆章阿伏在地上一声不敢吭,他也没料到易知足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四大总督,九省巡抚都争先恐后的响应,这意味着什么?易知足不是藩王,胜似藩王!

或者说,易知足无藩王之名,却有藩王之实!而且,明摆着的,这次废除东南各省厘金局卡只是一个试探,接下来,必然是割据东南!

咸丰很快就平息了心头的怒火,从易知足频频弹劾东南各省官员,大肆举荐安插元奇一系官员,他就预料到会出现这个局面,只是没料到这一天会来的如此之快,就连两江总督怡良、湖广总督琦善、两广总督黄恩彤都争先恐后的依附元奇!

冷静下来,他神情有些黯然的道:“易知足会否割据东南?”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穆章阿有些意外,稍稍抬起身子,道:“皇上,眼下元奇大举出兵西北在即,即便易知足有割据东南之心,亦不会公然与朝廷反目。”

咸丰闷声道:“东南历来是财赋重地,东南割据,朝廷财政岂非难以为继?”

见他没有大发雷霆的迹象,穆章阿暗自松了口气,连忙道:“皇上,易知足并非是不顾全大局之人,即便割据东南,亦不会少了朝廷的正常赋税。”

咸丰有些不解的道:“为何?”

“皇上,元奇分号遍布大清所有辖区,易知足绝对不敢恣意妄为。”穆章阿语气笃定的道:“再则,这几个月以来,易知足虽然仍有举荐,但已经不再弹劾官员,广西、云贵、四川的官员一个没有弹劾.......。”

听的这话,咸丰稍觉安心,眼下正是南洋海军进入广西、云贵清剿太平军的关键时刻,易知足没有乘机弹劾、举荐官员,这说明易知足没有染指这三省的意思,可见还是知道分寸的,并非是不知进退。

不过,东南赋税事关重大,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元奇分号遍布大清不假,但流通的多是纸钞!略微沉吟,他才道:“催促东南各省夏粮。”

穆章阿清楚,这是要试探东南各省是否会拒绝缴纳正常赋税,连忙躬身道:“奴才遵旨。”

上海,英国驻沪领事馆。

包令一脸不爽的将一份《北华捷报》丢在书桌上,他有总被人利用的感觉,易知足分明就是利用他们的修约谈判来废除东南各省的厘金制度!英法美三国的进出口货物绝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东南这几省,废除了厘金制度,他们谈判取得的成绩就完全是一个笑话!

不过,纵容心里不爽,他也是无可奈何,易知足此举无异于是向西洋各国展示了他在东南九省的绝对权势,在克里木战争没有结束之前,绝对不能招惹!

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包世臣抚须笑道:“如此试探,着实是闻所未闻,也唯有爵爷想的出如此妙法!”

“大掌柜如今是奏一本准一本,东南各省官员要想保住头上的乌纱帽,就必须老老实实乖乖的听话。”严世宽爽朗的笑道:“如今可没人再敢质疑大掌柜这个‘东南王’了!”

伍长青也是一脸的振奋,从道光十七年结识易知足以来,不到二十年时间,他亲眼看着易知足一步一步从行商子弟成为大清炙手可热,权倾天下的南洋王、东南王,完全足以与京师的那位当今天子分庭抗礼。

一篇文章就轻轻松松废除了东南各省的厘金制度,易知足心里也是颇为高兴,这等于是敲了西洋三国一记闷棍,另外,湖广总督琦善、两广总督黄恩彤、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省巡抚积极表态响应也不啻于是表明了立场,这可谓是意外之喜。

点了支香烟,他才缓声道:“这次试探,不只是试探东南各省督抚大员,我已着元奇各府县分号及时电报各地拆除厘金局卡的情况,对于办事拖拉,阳奉阴违,不听话的的府县官员要坚决的驱除出东南。”

听的这话,伍长青不无感慨的道:“有遍布东南各省所有府县的元奇分号和能即发即收的电报网,大掌柜能够轻松的如臂使指,怕是没有官员敢拖拉和阳奉阴违。”

易知足心里暗笑,还真以为是靠元奇分号监视地方?元奇如今有着庞大的情报网,各府县都设有大大小小的情报机构,当然,这话他不会说。

包世臣缓声道:“海军正在广西云贵围剿太平军,对于广西云贵以及四川,爵爷可有想法?”

“没必要。”易知足缓缓的摇了摇头,道:“凡事得适可而止,真将朝廷逼急了,未必是好事,广西我都不打算插手,云贵、四川以及北方各省,十年之内,元奇都不会染指,元奇底子毕竟薄了点,还是循序渐进的好。”

包世臣如此问本就是意在试探,他担心易知足得意忘形,听的这话,登时放下心来,颌首道:“爵爷说的是,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方是正道。”

欲速则不达,说的好,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他确实不着急,十年之后,他也不过才四十出头,这就是年轻的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