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臣得知阴丽华怀孕,便让邓禹待阴丽华大好后护送其回宫。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阴丽华竟然不愿回来,说要为五王子祈福,直至五王子安好方回。大臣们为此不禁在想,阴丽华这是在使性子。

然而大臣们实在误会了阴丽华,这其实亦非她的意愿,这是刘秀的授意。

刘秀当日在朝上准了众臣所奏,刚一散朝,他便即刻奔赴阴丽华所在。

阴丽华见到刘秀才知道邓禹竟已将一切告知刘秀,嘴上虽然对刘秀说邓禹阳奉阴违,但心里其实并无责怪之意。而刘秀对此只是笑笑,自是没有入心。

阴丽华为刘秀风尘仆仆奔波而心疼,而刘秀为阴丽华所受的委屈而心疼,两人含情脉脉相视而笑。

待刘秀简单的梳洗过后,阴丽华依偎在刘秀的怀里,问他:“文叔此番可是来接妾回去?”

刘秀摇了摇头,他在路上的时候已经将一切都想明白了,但却不想对阴丽华尽说。他只是对阴丽华说:“非也。我只是想看看你。我先前既然应了让你回新野,岂能食言。大臣的意愿,你无需理会,一切自有我在。”

“好。”阴丽华笑着应道,心里的忧虑也随之放下。

此后,两人再也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相守依偎着。

翌日,刘秀交代邓禹一番后便踏上了归程。就在刘秀回到帝都不久,邓禹的奏疏也到了,将刘秀的授意写在奏疏上。

第二日,刘秀便将邓禹的奏疏公之于众臣。

因为刘秀离开帝都去看阴丽华是避开众人的,而且刚好接着便是沐休,所以众臣并不知刘秀曾去看过阴丽华。因此,众臣听了邓禹所奏便自然以为是阴丽华使性子不愿回宫,只是当时他们什么也没说。然而等五王子刘康日渐好转,他们便开始觉得阴丽华也许并非是使性子,而是真心的为刘康祈福,其诚心感动了上苍,方令刘康得以好转。为此,他们除了对阴丽华更加愧疚之外,还由衷地敬重阴丽华。而这便是刘秀最初的深意。

阴丽华的恶名已除,还得了众人的敬重,刘秀便打算待为起造太学府祭天地后便立即亲自去把阴丽华接回来。只是,没想到这时却传来庞萌反叛。

庞萌归下江兵时,故更始帝刘玄拜其为冀州牧,率兵属尚书令谢躬调遣,共破王郎。谢躬被杀后,归附大司马刘秀。刘秀即位后,拜其为侍中,因其逊顺而得刘秀信重,常称誉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遂拜为平狄将军,与盖延共讨董宪。然而,诏书独下盖延而不及庞萌,庞萌为此疑心盖延僭越自己,故而平狄将军庞萌便自号东平王,杀了楚郡太守孙萌而反,率兵进攻盖延。

刘秀对此自是震怒,当即下令御驾亲征,与诸将玺书曰:吾常以庞萌社稷之臣,将军得无笑其言乎?老贼当族。其各厉兵马,会骓阳。

既然决意亲征庞萌,那接阴丽华回宫这事自是暂缓。三月,刘秀亲自去洛阳南宫八里外的开阳门外,洒酒祭天地,破土奠基,起造太学府,簌有司限期完工,然后离开洛阳,率诸将出击反叛的庞萌,进逼桃城。过临淄,破张步斩杀苏茂,齐郡高平。前后征伐四个月,车驾还洛阳。当然,这是后话。

就在刘秀亲征庞萌之时,阴丽华已然到了天音寺安置下来,并见到了阴邓氏、阴就夫人阴许氏和幼弟阴欣。

阴邓氏自是不免问阴丽华:“何以至此?”

阴丽华回道:“王后所出五王子身染风寒,一直未愈,故遣众妃至皇家寺院为五王子祈福。女儿特请来此,顺道见一下你们,亦让你们看一下义王与阳儿。”

阴邓氏对阴丽华所言半信半疑,却没有再多问,毕竟阴丽华眉间并无愁色,在她看来事情应是并无大碍,既如此,她自是没有追问,亦不深虑忧之,转而与外孙女刘义王亲近去了。

既然阴丽华是为五王子祈福而来,阴邓氏自知不能多打扰,在天音寺逗留了一个上午,用过午膳便打道回府了。此后,只是偶尔过来看看,也从不留宿。

不过,阴丽华回到新野,最高兴的并非阴家人,而是刚回到新野不久的子后兰卿。他从渔阳而来,回到新野,自是到阴府拜访阴邓氏。

阴邓氏待子后兰卿如同半子,许久未了,如今见到自是高兴不已,拉着子后兰卿嘘寒问暖之后,又絮絮叨叨说起昔日往事,直至说累了方肯罢休。

子后兰卿一直耐心相陪。

待阴邓氏去歇息后,阴丽华的三嫂阴许氏便对子后兰卿说:“娘年纪大了,便爱唠叨往事,还望中德你不要见怪。”

子后兰卿含笑道:“中德欢喜不及,怎会见怪。”

阴许氏见子后兰卿一直不曾露出过不耐之色,今神情又真挚,便知其言不虚,笑了笑。见自幼与子后兰卿感情要好的阴欣至今还候着子后兰卿,便知其定有许多话要与子后兰卿说,便识趣离开。

不同于阴识的肃穆,阴兴的寡言,阴就的多言,儒雅多才、温文有礼的子后兰卿对阴欣来说,可是最得他喜爱的。昔日有心事他倾诉最多的便是子后兰卿,自子后兰卿离开后,他时常挂念,如今再见,心中不胜欢喜,自与子后兰卿畅聊起来。

子后兰卿一直噙着温和的浅笑,直至听到阴丽华也回到了新野,他陡然变色,难以置信,继而难掩欢喜,再似哭似笑。之后,他虽强持镇定,却再也没听清阴欣所言。最后,他推说连日奔波,疲惫不堪,需要休息而仓皇离去。

翌日,子后兰卿让人告知阴邓氏,说自己有要务在身而需奔赴异地,请阴邓氏原谅他不辞而别。而实际上,他带着打发不走的贴身随从来到了天音寺,对主持说要出家。主持见子后兰卿意决,便遂了他的愿,而他的仆人毅然相随,主持亦予以成全。至此,子后兰卿便也在天音寺住下了。如此一来,他与阴丽华同在屋檐下,又岂有不见之理。

阴丽华见到出家后的子后兰卿,十分惊讶,“兰卿哥哥,你怎会这般模样?”从阴兴那里得知子后兰卿立功后不知去向,她还为此担忧,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更没想到子后兰卿出了家。

子后兰卿淡然一笑,道:“尘缘已了,自是如此。”

阴丽华不明白子后兰卿是遭遇了什么事情以致他看破红尘而出家,心里不免对子后兰卿心生怜惜,想到他奏疏上说患了重病,不由得细察起子后兰卿的气色,只见他脸色比昔日苍白,果真透着病态,便问:“兰卿哥哥,你身子可好?”

子后兰卿笑道:“我一切安好如初,你无需挂念。”

阴丽华闻言,半信半疑,但她深知子后兰卿若是不想说,任凭她再问也问不出来,只能私下让柳嬷嬷她们打听一二。

子后兰卿知道阴丽华自幼便想着能与心爱之人四处游历,看尽大好河山,于是他便将自己这些年到过的地方看到的,遇到的一一讲给阴丽华听。

由于刘义王与刘阳被阴邓氏带回了阴府,于是阴丽华每日空闲便与子后兰卿在一起,静静倾听,有时就事论事,就景论景,不知为何,听着子后兰卿说的地方,她感觉如同自己到过一般,感同身受。

日子就这么飞快地流逝了。只是,这一日,阴丽华如常来到老地方,却迟迟不见子后兰卿的身影,她自是遣人去相问,方知原来子后兰卿感染了风寒,正卧床不起。阴丽华得知后本欲亲自前往探看,然而却被柳嬷嬷阻拦。无奈,阴丽华只好让青玉代行。青玉回来后告诉她,并无大碍。

阴丽华盼着子后兰卿早日康复,可惜,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