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是她的宫侍,也是这一年多以来,贴身服侍她的人。

从云瑶初来到汉宫至今,高烧、昏迷、直到住在未央宫里照顾刘恭,都是这位宫侍在陪着她。随后这位宫侍又陪她过了刘盈的祭礼,再加上今年开春这场大祭祀,林林总总算起来,这位宫侍,应当是她最亲近也最贴心的人了。

她收拾了情绪,从火盆里将龟甲拣起来,用帕子擦干净上面的炉灰,道:“进来罢。”

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宫侍端着一把新蚕丝,还有一卷不知是哪里来的竹简,轻轻隔在了案几上。还没等云瑶开口,便轻声解释道:“方才一回宫,太皇太后便让人送来了这个,说是赐给太后您的,奴婢便做主留下来了。您……”她瞅瞅云瑶,有些惋惜又有些怜惜地劝道:“看开些罢。”

她以为云瑶是整日被锁在北宫,因此才会整日闷闷不乐的。

但现在云瑶已不是昔日那位皇后,现如今在北宫里居住的,不过是个吉祥物罢了。

云瑶笑笑,面容不掩苍白之色:“我知道了,你下去罢。”

她无意与眼前这位宫侍解释,也无从去和这位宫侍解释。

让她一直这样误会下去也好。

宫侍轻声说了句“奴婢告退”,便退下去了。

偌大的宫室里空荡荡的,只剩下云瑶一个人。她一头栽倒在卧榻上,怔怔地望着帐顶发呆,心里愈发地感到难过。

不知道外面到底如何了,但现在她想见他,疯了似的想。

慢慢地,一道淡淡的样子从她的身上飘了出来,沿着熟悉且又陌生的宫室,往前面飘去。

她在宫里兜兜转转,不多时便来到了未央宫,吕后正在宫里陪着刘恭听政,里面传来士大夫们激烈的争吵声。似乎是吕后要罢免丞相,分封诸吕为王,大夫们正群请激昂地慷慨陈词。

假如她没有记错的话,从今往后,吕后都会牢牢地把控整个朝堂。

但这些暂且与她无关了。

她沿着记忆中的路,慢慢地飘到宫外,试图在刺眼的阳光下找到一批虎贲军,

很快,她便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

片刻后,一位虎贲卫匆匆离去,正是朝着茅厕的方向。她趁此良机,拟容成那位虎贲卫的模样,从阴影的拐角里走出来,粗着嗓子问道:“今晚去看看那个倒霉蛋如何?”

——那个“倒霉蛋”,是她今天春祭归来时,听见他们对高肃的调侃。

旁边的人纷纷应和,而且还凑做一堆,争论应该带着什么去看望那位倒霉蛋。

她笑了笑,又悄无声息地退开了,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他们争论。

现在是未时二刻左右,再过一些时间,他们便要交班了。

先前上茅厕那位仁兄——也就是被云瑶拟容的那位——很快便回来了。他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己的同僚,因为他的同僚们纷纷宣称,刚刚他的提议很好,他们决定跟他一同去看望那个倒霉蛋。

那位仁兄表情抽搐地跟同僚们解释,自己确实是偷溜了一小会儿,不过是去上茅厕了,从来不曾提议过去“看望那倒霉蛋”,他发誓。

可惜周围人都不相信他的话。

任凭他费尽了口舌,他的同僚们都一致认定,此事就是他发起来的。

到最后,那位仁兄便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了。此事也成为虎贲军里悬而未破的十大疑团之一。

转眼间,便到了太阳落山的时间,虎贲军们交接的时间到了。

他们分头去置办了些东西,又一同前往高肃家里。在他们身后,一道淡淡的影子飘在半空中,跟他们拉开了十丈远,不紧不慢地跟着。

他们一面争执那位仁兄到底是否出现过,一面敲开了高肃的家门。

开门的是一位老仆,似乎瘸了半条腿。老仆见到那些虎贲军,表情有些意外,但依然将他们放到了屋子里,又一瘸一拐地去倒水。那些虎贲军们进到屋里后,便收起了刚刚那副嬉笑怒骂的样子,一个个地走到昏迷的同伴前,或劝慰,或叹息,或咒骂,总是都是让他早日醒过来的。

最后他们又留了些东西,便告辞离去了。

老仆神色平静地他们送到门口,又一瘸一拐地将他们送到了巷尾。

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一道淡淡的影子飘进了屋子里,又慢慢地飘到了卧榻旁边。

她看到他了。

榻上的少年依然在沉睡,身形消瘦,两颊深陷,时不时发出一声沉沉的闷哼。他的胸口微微地起伏,呼吸声很是微弱,肌肤下可见跳动的淡青色血管,几乎可以用“枯槁”二字来形容。

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酸涩之意,渐渐蔓延到了她的全身。

她轻轻唤了一声长恭,飘到卧榻旁边去,伸出手,轻轻覆在了他的面容上。

他看起来比先前瘦削得多,也憔悴得多了。此时看起来不过是七八岁模样,但一副苍白的病容,却是前所未有的。她触碰不到他,便只能一寸寸地轻抚过他的面容,心里犹自酸涩。

假如她能早一些想到,假如她能早一些占卜出他的位置来……

但那又有什么用呢?一年前她便派人送了许多珍奇的药材过来,太医令也亲自带着两个医者亲自过来详查,但他的病情却丝毫不见起色。她犹记得那时太医令说,这小子古怪。

沉沉地昏睡了一年有余,外伤不好不坏,时不时地发高烧,但却始终不醒。

她闭上眼睛,涩涩地唤了一声长恭。

外面换传来了轻微的吱呀声,有人进来了。

她回头一看,原来是刚刚那位老仆。老仆一瘸一拐地走进屋子里,点灯,收拾屋子,动作甚是熟练。她仔细看了片刻,发现那位老仆脸上带着疤,还烙着一块印记,显然是个犯过错的罪奴。而且他的那条腿,不像是被人打折的,反倒像是自己摔断的。

而且那位老仆身上,有一种极古怪的,有些肃穆又有些阴冷的气息。

他动作熟练地收拾了屋子,很快便又走到另一间屋子里,将食盒端了出来。与他一同出来的,还有一位年纪稍长的仆妇。他们两个一人扶起榻上的少年,另一人服侍他用了些流食,又净了手面,才又重新扶着少年躺下了。

期间少年发出过一声沉沉的呻/吟,但是却不曾醒来。

服侍少年用过膳后,老仆与仆妇便走到隔壁那间屋子里,似乎是在交谈。

云瑶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最终,又幽幽地叹了声气。

她回到少年榻边坐下,指尖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他的面容,头一回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假如她是一个医者,那么现在便能知道,高肃到底是什么了,要怎样才能让他醒过来;假如她不是被吕后关在北宫里的太后,那么起码她还可以设法出宫来,替他做些什么。

但现在,她连触碰他都做不到。

他依然无知无觉地躺在那里,不曾醒过来,亦不曾知晓身边发生过什么事。

直到夜幕降临时,她才俯身下来,轻轻吻了吻他的额头,离去了。

————————————

北宫。

入夜。

云瑶回宫的那一瞬间,便听到了宫里此起彼伏的惊叫声。她睁开眼睛,撑着身子坐起来,努力回忆着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的宫侍们看见她醒来,都纷纷地迎上前来,询问太后可还安好。

刚才她们曾经试图唤醒她,但云瑶却仿佛睡死了一般,一直都没有醒。

她摇摇头,疲倦道:“我并无大碍。”

随后又道:“宫里可还有辅食么?”方才错过了暮食,现在腹中饥饿得厉害。

宫侍们齐齐松了口气,一半人去给她端了些清粥小菜过来,另一半人去回禀太皇太后。刚才在前朝,几乎就要血溅当场了,后宫里又出了事儿(太后沉睡不醒),吕后正糟心着呢。

云瑶慢慢地喝完了粥,又接到了吕后的一封旨意。吕后的意思是,既然前朝正乱着,太后就一直居住在北宫里不出来好了。至于皇帝刘恭,他只需要每日晨昏过来问安就够了。

她苦笑片刻,将那封旨意搁到一旁,又将那片龟甲捏在手心里,反反复复地摩挲。

她想要知道高肃到底怎么样了,想知道他何时才会醒来,还真是要叩问卦辞不可。

等到夜深人静时,她趁着宫侍们都不在,便再一次将龟甲丢到了火盆里。

袅袅烟雾在龟甲之上升腾,一幅朦朦胧胧的画卷在她的眼前展开:少年卧在病榻上,形容枯槁,面容憔悴,口中断断续续地说着什么。细细听时,隐约便是“阿瑶”。突然某一天,有一个人闯进了屋子里,少年蓦然睁开了眼睛,迷茫地看着来人,随后又微微地抿着唇。

进屋的是一个中年男人,面容与少年有七分相似,显然是少年的父亲。

他们两人争执了片刻,中年男人便拂袖而去了。少年沉默地望着他的背影,目光颇为复杂。最终少年慢慢地站起身来,按住胸膛上的伤处,嘶哑着声音道:“你当真要离去么?”

没有人说话。但片刻之后,少年却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随后烟雾便一点点地慢慢消失了,龟甲上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半个扭曲的“凶”字,但因为是在烟雾里,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火盆里发出了细微的噼啪声,隐约有火光四下飞溅。

场景消失了。但那个场景所代表的意思,云瑶看懂了。

在她来到汉宫时,也曾经昏睡了小半年之久。据说在那时,谁都叫不醒她。

那时只有她一个人知道,皇后张嫣对她说,自己要离开了,从今往后她便是张嫣。

她想,高肃应该跟她经历了一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