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回赴会(1/1)

公孙胜匆匆告辞回府,他这一回去,少不得在家中掀起一场风浪,蒋氏羞恼交加,既恨娘家侄子不争气,又怒女儿不听话闹出这些事端,还有便是气公孙胜不给自己娘家面子,竟然派人暗中调查自己的娘家,让自己婆家彻底失了颜面。一场争吵过后,蒋氏便病倒了。

当家主母病倒了,公孙老夫人只能亲自管家,十多年的婆媳相处下来,公孙老夫人对自家儿媳妇的偏执也是有相当了解的,因此她非但不提让孙女儿回家侍疾之事,还便两个孙子将孙女儿日常使用的衣裳首饰等物送到定北侯府,让她在定北侯府且住上几个月再说。

公孙元青和公孙元紫也都看过那封将他们表弟查个底儿掉的信,兄弟两人都快气疯了,特别是公孙元紫性子急压不住事情,当即便要去为妹妹讨还公道。

还是公孙元青沉稳,他一把拽住弟弟,与他掰开揉碎的说了一番,才让元紫压下心中火气,等以后再暗中寻找机会出手。兄弟二人原本对舅舅家就不是很亲香,又有了元娘之事,这兄弟二人连面子情都不愿意做了,在心中已然与娘舅家决裂。

为了让妹妹安心在定北侯府住着,元青元紫兄弟将母亲生病的消息瞒了个结结实实,甚至因为怕丫鬟说露了嘴,他们干脆连丫鬟带乳娘一个都不带,理由都是现在的,定北侯府里没有丫鬟,元娘一个客气自不好坏了主人家的规矩。

还好元娘自小练功,并非那种离了丫鬟便不能活的娇小姐,是以她也没往心里去,每日跟着皇甫永宁练功,和阿黑嬉闹,跑到百草园和皇甫永安聊天儿,她在定北侯府竟是如鱼得水一般,真真是快活不觉时日过,转眼便到了上巳节。

燕京城南汜水畔,是诸多闺中女儿赏春踏青各展才艺为自己扬名皆暗中相看夫婿的场所,每年的上巳节,由京中权贵之家轮流主持,各家自然以自家未出闺的女儿所长为主题,或是赛诗或是斗舞或是比拼绣艺,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为自家女儿造势,以期女儿能寻个好婆家。

今年的上巳节由端静公主府主办,端静公主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十四岁,小女儿今年十二岁,都到了门走动相看人家的年纪。端静公主的生母份位并不高,先帝在世之时只是一名贵嫔,先帝驾崩之后才晋位为孝康太妃,孝康太妃与太后的关系不错,她临死之前求太后多关照唯一的女儿端静公主,太后答应了,常招端静公主入宫说话,所以这位端静公主还是很有体面的,她要主办今年的上巳会,自然无人与她相争。

端静公主府的帖子由其长子亲自送到了定北侯府,帖子是下给皇甫永安皇甫永宁和公孙元娘三个人的。毕竟今年春日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定北侯皇甫敬德寻回亲生儿子皇甫永安,并为其请封世子之事。

一个月之前,皇甫敬德上折子禀明昭明帝,他终于找回了儿子,为儿子请封世子,他在折子中也说了儿子摔断了腿,需要静养百日之事。这个消息让昭明帝很是震惊,他将皇甫敬德宣入宫中,仔细盘问了许久。

做为帝王,昭明帝有着皇帝们的通病,疑心极重,皇甫敬德的折子上的突然,他怎么可能不多想。

在仔细盘问之后,昭明帝尽管心中存疑,却还是给了皇甫敬德体面,下旨册封皇甫永安为定北侯世子,并且特许他不必下跪接旨,等身体彻底康复后再行进宫谢恩。

这道旨意一出,震惊了所有的达官亲贵,也让许多家中有待嫁女儿的夫人们动了心。在她们看来,定北侯府圣宠极重,还出了一位亲王妃,而且定北侯府没有当家女主人,若是自家女儿嫁入定北侯府,不独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定北侯夫人,还是亲王妃的嫂子,侯府的当家女主人,这些不要说对那些高门贵女,便是对皇家公主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定北侯府众人浑然不觉之时,皇甫永安已然成为了极热门的女婿人选。

连昭明帝都特许皇甫永安病愈之后再进宫谢恩,所以尽管大家对定北侯世子充满了好奇,却没有几人能见到皇甫永安,尽管往定北侯府送贺礼的人络绎不绝,可这些人都到不了皇甫永安的面前。如此一来,京城中人对神秘的定北侯世子越发好奇了。

端静公主府中有待嫁女儿,自然她对皇甫永安也有极浓的兴趣,而暗中打听过后,才有了她命长子长女亲自往定北侯府送帖子之事。

别家府中没有女儿出面招呼男宾的,可定北侯府却没有这些规矩,皇甫永宁又是一向以面具示人的,就算以世俗眼光来看,也算不得“抛头露面”,是以端静公主府的大公子徐嵘并没有见到他母亲一心想见到的定北侯世子皇甫永安。

“徐世子见谅,家兄如今尚需卧床静养,不便见客,更不便出门,公主的美意家兄只能心领了。”皇甫永宁洒脱的抱拳致歉,让徐嵘看的一愣,他明明知道面前这人是个女子,可是却丝毫没有见到陌生女子的那种别扭之感,仿佛对面之人是个英武的男子一般。

“至于给在下与公孙小姐的帖子,在下收下了,到时必定准时出席。”不等徐嵘说什么,皇甫永宁又向粉面发红,一双眼睛里闪着灼灼光华的徐婉说话。

“真的,那可太好了,小女恭候少将军大驾光临。”徐嵘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的妹妹已经不错眼珠子的盯着皇甫永宁,脸上满是娇羞与欢喜的小模样儿活脱脱是看见心上人一般。

“一定一定。”皇甫永宁眼尾微挑含笑答应,看的徐嵘兄妹俱是心儿猛跳,那怕是隔着面具看不见真容,他们兄妹二人都觉得自己的呼吸陡然急促,面上不觉都漫上一层红晕。

“少将军一定要早些来……”徐婉不错眼珠子的盯着皇甫永宁,满眼都是欢喜,她的眼神很纯粹干净,让皇甫永宁看了心生欢喜,便笑着对跑到自己身边的徐婉应道:“好,我一定早些过去。”

“少将军你真好!”徐婉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突然有一种钻到皇甫永宁怀中,让她抱抱自己的冲动,她是这么想的,不觉也这么做的。徐嵘看着自家妹妹主动的挽上皇甫永宁的手臂,歪着脑袋靠在人家的肩膀上,小脸上的娇羞让他这个做哥哥的都不忍直视了。

“大妹!”徐嵘黑着脸叫了一声,就算他知道他娘亲有意让大妹妹嫁入定北侯府,可也没个嫂子小鸟依人的偎着小姑子,还满脸娇羞的道理。更何况那只是他娘亲的打算,并不是事实。

皇甫永宁已经被公孙元娘三五不时的投怀送抱训练的习惯了,而且小姑娘家香香软软的,抱起来可比阿黑舒服多了,所以徐婉偎过来的时候,她明明白白感觉到徐婉的讨好与欢喜,因而便没有拒绝。

徐婉被哥哥一吼,这才回过神来,羞的满脸涨红,眼圈儿里蕴起闪闪泪光。皇甫永宁天生有一付怜惜弱小的心肠,她一见小姑娘眼泪汪汪的看着好不可怜,便想也不想伸手摸摸徐婉的头,给了她一个极其暖心的阳光般的微笑。

徐嵘都看傻了,他心里明明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却觉得这一幕是那么的和谐,而且该死的,他也想被皇甫永宁摸摸头怎么办?他没由来的好羡慕自家妹妹。

徐家兄妹晕晕忽忽的被送出定北侯府,等马车走动起来,这两人才回过神来,兄妹二人对视一回,两人都点了点头,这么“丢人”的事情,一定不能让他们的娘亲知道。

“永宁姐姐,我不想去。”公孙元娘靠在皇甫永宁身上,小嘴手撅的都能挂油瓶了,拿着端静公主府的帖子闷闷不乐的说道。

“你天天窝在家里不闷哪,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当出门散心好了。”皇甫永宁笑着说道。

“不闷,我真不想去,你不知道,那些个游春会没意思极了,那些人瞧过来的眼神都象是将人论斤称两似的,一般都是人,偏要分个三六九等,烦死了。”公孙元娘抱怨道。

“怎么回事,不就是个赏春游乐的宴会么?”皇甫永宁皱眉问了起来。听公孙元娘细细讲了一回她去年在上巳节上的遭遇,皇甫永宁眼神微沉,挥手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没事,有我在,你不必担心。咱们一定要去,要不怎么为你讨回公道!”

原来去年的上巳节,公孙元娘因为不精女红只会武功,被人狠狠奚落一番,偏偏有她娘亲看着,让她有气不能出,委实憋屈死了,所以公孙元娘才不想参加端静公主的游春会。

“永宁姐姐,还是算了吧。我……”因为亲事之事,公孙元娘心里到底留了些阴影,她不想参加游春,其实还有不想见她的舅母和表姐妹们的意思。而且这小姑娘已然有了心上人,那游春会什么的,她也没必要参加了。

皇甫永宁可不是那种心细如发的姑娘,大气如她,怎么能体会到公孙元娘那曲曲折折的心思,只搂着公孙元娘的肩膀说道:“没事,一切有我在,我瞧着徐婉那小丫头还不错,你只找她玩不就行了。”

公孙元娘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徐婉的确不错,去年她还给自己解围的,若是真的不去,不说家中长辈的面子,便是徐婉那里,她也是对不住的。

公孙老夫人将孙女儿托付给皇甫永宁,却也不会什么都不管,她因为要主持中馈不得闲,便命公孙元紫将四套衣裳首饰送到定北侯府,其中两套是给公孙元娘的,另外两套则是为皇甫永宁准备的。

公孙元娘的两套衣裳首饰都是很正常的女儿家的衣饰,而皇甫永宁的两套则是类似箭袖的衣裳,配的也不是钗环首饰,而是一紫一青两顶雕工极为精美的玉冠。在皇甫永宁不以真面具示人之前,这样的衣饰对她来说是最合适的。

听说皇甫永宁接了端静公主府的帖子,齐景焕立刻命人赶制了两套样式完全一样的衣冠,亲自将其中一套送到了定北侯府,歪缠了皇甫永宁半日,定要她答应自己上巳节那日穿他准备的衣裳。

上巳节这日一早,齐景焕便来到定北侯府,与皇甫永宁公孙元娘三人骑马前往汜水河畔。公孙元娘知趣,控马走在两人之人,齐景焕与皇甫永宁并辔而行,二人俱是一身上用银紫妆花缎箭袖,头带同色玉冠,跨下骑着装备着赤金马具的油黑骏马,有那识马之人认出,这两匹可不是年上鞑靼人进贡的乌骓马,听说鞑靼人只进贡了四匹,可见得皇上对乐亲王和平戎郡主何等恩宠了。伴在皇甫永宁身边,齐景焕骄傲的挺直胸膛,脸的上笑容简直迷死个人,皇甫永宁是看习惯了,可路人没人,这一路上皇甫永宁可没少听“扑通扑通……”的摔跤之声,那都是看齐景焕看呆了的路人不是左脚绊右脚便是一脚踩空摔倒的声音。

齐景焕一行是贵宾,他们刚到汜水岸边,徐嵘徐婉兄妹便远远迎了出来。将齐景焕一行三人恭恭敬敬的迎了端静公主设宴的桃园。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桃园之中片片红云如火似霞,是燕京城中春日最有名的景色。

在簇簇桃花掩映之下,无数道目光投向齐景焕一行,齐景焕身处高位,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注视,皇甫永宁是在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自然更不在意诸般打量,倒是公孙元娘对这样的窥视有些不自在,心里很是别扭。

不过公孙元娘并没有别扭太久,公孙元紫也得了端静公主府的帖子,他早早来到桃园,听说妹妹到了,便立刻赶到妹妹身边,与哥哥做伴,公孙元娘的不自在很快便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