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将帅(十八)(1/1)

宁熹光今年十五岁,那对龙凤胎也就三十三、四岁,早就成亲做了父母。

而宁熹光的小叔,也就是王翠花的长子,并没有如王翠花所愿,成功考上大学,鲤鱼跃龙门,成为吃公家饭的人上人,给宁父争脸,给宁父带来荣耀。

他脑子不太灵光,只上到初中就不往上上了。

当时,这事儿在村里可闹了好久,让村里人看了好久的笑话。

只因为王翠花到处炫耀她儿子一点就通,心思敏锐,是学习的好料子。长大后是要考大学,把他们老两口都接到城里生活的。

可是,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她儿子虽然比柳树屯大部分人学历都高,但到底只是初中毕业,距离她说的大学,还远的很呢。

梦想破灭时,王翠花哭天骂地,很是闹了一场,这让一直看不惯她作风的大娘大婶们,好好出了一口气。

不过,宁熹光那小叔和他娘倒不是一类人。

他脑子愚笨,人也老实,还很腼腆,一点不像是王翠花的种。

这小叔也算是个有造化的,之后被同班女同学的父亲看上了。

他那女同学是家里的独生女,那女同学的父亲就想给闺女招个上门女婿。人家看上了宁小叔敦厚老实的人品,就有意把他和女儿凑一对。

让儿子做上门女婿,这简直是把八辈祖宗的脸都丢尽了。宁老实自然不同意,可耐不住王翠花愿意啊。

王翠花是一门心思要让儿子跳出农村这个大火坑的,如今有了改变现状的机会,可不得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

至于让儿子当别人家上门女婿,那又怎么了?

难道儿子“嫁”出去了,还能不认她这个亲娘?

让儿子到别人家去过日子,那是为他好,没听未来亲家公说,以后结婚了就给儿子找个体面的工作,让儿子去县城小学教书?

而且,为了他们这边脸面上好看,人家亲家公也不准备对外说,他们儿子是招赘过去的。只说是为了女婿去县城教学方便,且家里也有空房,就让一家子住在那边了。这样一来,谁能知道宁小叔招赘给人做上门女婿了?

按说宁小叔日子不差,他有工资在手,岳父家也有些钱财,要帮扶父母是很轻易的事儿。但还是那句话,宁小叔为人老实啊,都成亲了,媳妇给他要钱,他自然一把都给了。

而宁小叔的媳妇,人家看得上宁小叔,不见得看得上宁小叔的家人。

尤其是对王翠花这个婆婆,宁小叔的媳妇可一点不待见。除了觉得这婆婆太精明,不好接触外,还觉得这婆婆简直就是个搅家精,她就从来没见过这么极品的人。

因为钱财都在宁小叔媳妇手上,而宁小叔媳妇对婆婆又非常看不上,且王翠花自己也心虚,虽然嘴上说着儿子是城里工作,可那工作是儿子岳父给找的,儿子还是人家的上门女婿,她倒是也拉的下脸来给儿子要钱要票,可儿子的东西不都在媳妇手里攥着呢?

她能对付得了自己的儿子,她还能对媳妇张得开口么?

她儿媳妇出身好呢,亲家公婆也都有本事,都在县城机械厂工作。她还指望着仗着有这样好的亲家,在村里耀武扬威,好让人眼气呢,可不敢得罪媳妇。

更何况,媳妇也争气,给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孙子。

在县城里养孩子可费钱了,不仅吃喝上要讲究,就是穿的用的,不也得用最好的?

王翠花一门心思想着孙子,尽管那媳妇一家并不稀罕她带去的东西,她也三不五时上门,或是送上一捆青菜,或是捎去几个玉米,别说,人家自己忙的挺乐呵,还给自己炒了一个好奶奶的人设。

今天,这不是村里分肉了——因为宁小叔的户口迁到工作地了,现在吃公家粮,宁小叔的媳妇和孩子也都是县里的户口,他们人不在村里,宁家就只剩下宁老实和王翠花了。家里只有两口人,自然就分了半斤肉。

也因为分肉的是村长,村长知晓傅知青有心娶宁熹光过门,而宁熹光一家和宁父以及王翠花之间的恩怨,在村里可谓尽人皆知。

儿子媳妇都死了,当父母的两人竟连一面都没露,这也是让人诟病。

又加上宁老实不会做人,王翠花处处拉人仇恨,这对夫妻在村里的人缘之差可想而知。

村长私仇公报,就给他们分了半斤瘦肉。

眼看着宁家四个小崽子,分了一斤肥肥的肉,而老两口却只有瘦了吧唧半斤肉,王翠花心里的气能顺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不,一回家她就借口双胞胎孙子受委屈,一年到头吃不到一点荤腥,要弄点肥肉去看孙子,让宁老实出门要肉来了。

可他要肉,宁熹光姐弟几个就要给么?

更何况,宁老实不仅仅是要肉那么简单,他们还想掌控姐弟几个的亲事,把他们卖个好价钱,这就过分了。

一时间,宁熹光真是懒得和这不通情理的老头说道了,叫了声“月光回家”,就拉着弟妹要进院门。

宁老实见状就急了。

他已经被刚才月光那番话吓住了。

他已经六十多的年纪了,要真是因为搞封建大家长,做主孙女的婚事,被送到县城批评教育,那真是一辈子的脸都丢尽了。

可让他放弃唾手可得的钱财,他又心疼。

经过王翠花长时间的洗脑,宁老实已经打定主意要用两个孙女换钱财,好给县城的两个孙子攒钱,供他们上大学。

他渐渐的没了劳动力,每年挣到的公分少之又少,王翠花又好吃懒做,经常这疼那疼,三不五时还要去县城看孙子。

家里的好东西放不住,钱更是挣不来,日子可不就越过越穷。

而如今卖孙女这一步也行不通了,那这家里贫穷的景况该怎么缓解?

眼见着宁熹光要关上院门了,宁老实心里一急,一把推开门就说道,“你想和那姓傅的结婚也不是不行,你得让他把彩礼送到我们那儿去,不然我绝不可能答应你们的亲事。彩礼我也不多要,就要一头野猪,一头狍子,再给两百块钱。”

月光直接说,“哪凉快您那儿歇着去吧。”说完砰一声关上大门。

外边宁老实差点被门夹到鼻子,吓得往后一退。可宁家门前的地也不平整,他一踉跄,差点摔个屁股蹲。

好不容易稳住了,就见有几个村里的妇人,背着背篓,结伴往这边走。

他们自然看见了宁老实,就打招呼说,“老实叔这是干么呢?呦,熹光姐弟几个这是做什么去了,怎么还锁着门呢?”

其实大家都看出来了,门是从里边锁上的,肯定家里有人。

可大家一想到宁老实夫妻的尿性,又想到刚刚村里分了肉,脑筋一转就知道宁老实这时候上门是干什么来了。

这几个大娘大婶,虽然也眼馋宁熹光家得到的那一斤肥肉,但那是人家傅知青打的野猪啊。

傅知青都要在熹光家一边建房子了,而且今天上午还和熹光一起去山上找蘑菇野菜,那明显是看上熹光了,想早点盖房娶媳妇进门呢。

既然是人家傅知青打到的野猪,分给人对象家点肥肉怎么了?

傅知青就是把他打的那只狍子,也给他对象了,也没人能说什么不是。

毕竟人家说不得明天就定亲了。

他们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傅知青被老孟叔领着,去村长家了,手里还拎着糕点,说是想让村长媳妇当这媒人。

一边是站着“大义”的宁熹光一家,一边是惹人嫌弃占便宜没够的宁老实夫妻,村民们的心自然就偏了。

就有大娘说,“熹光这孩子肯定带着几个弟妹去山上找蘑菇野菜去了。这几个孩子的日子难啊,爹妈都死了,家里也没个长辈帮衬,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早先不是还差点饿死了么。”

另一个大娘也说,“好在姐弟几个一天天大了,只要勤快一点,就能把自己养活了,这就比什么都强。”

又一个婶子说,“是啊是啊,人勤快点,总能挣条活路出来,这几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以后的日子指定差不了。”说完还羡慕的看着宁老实,“老实叔你这几个孙子孙女都是好的,以后你就尽等着享清福吧。”

宁老实尴尬的啊啊两声,借口家里还有事儿,快步走远了。

几个婶子大娘见状,互相对视一眼,闷头笑了一会儿,也继续往山上去了。

而一直在门后听了全场的宁熹光、月光和明光,见人都走远了,才哈哈大笑起来。

月光说,“可算是有人说句公道话了。我们快饿死的时候他没给过一口粮,现在还想要肉,姐你听听那些大娘婶子的话,连他们都看不上我爷的做派呢。”

“看不上就看不上吧,不过咱们该做的面子功夫还是要做好。村里人都惜贫惜弱,如今咱们站在弱势的一方,他们自然向着咱们。可有一天那边两口子也装穷作傻,到咱们跟前卖可怜,再说几句悔恨当初的话,你再看看村里这些人怎么说?他们肯定说,那到底是长辈,又真心悔过,咱们做小辈的哪有不原谅他们的道理?你说,真遇到这种情况,那时候你憋屈不憋屈?”

“何止憋屈,简直能把我气死。”

明光也说,“那到时候咱们怎么应对?”

宁熹光也头痛,“真要是遇到那种情况,到时候再说吧。现在就别想那么多了,一想到那边两口子,我就头疼。”

“行,那咱们就不说了,咱们赶紧继续收拾收拾家里。”

宁熹光应了一声好,随即才想起什么,“小幺呢?好一会儿没见着小幺了,他在屋里干啥呢?”

姐弟三个进了屋,就见小幺趴在床边,睡得香甜,而他双腿是跪在地上的。

月光就无语了,“这什么姿势?这样子都能睡着,这是有多困啊?”

“早起他就没睡够,还是你硬把他叫起来了。上午又在山上跑了一圈,下午还撒欢似的在麦场跑玩。他多小一孩子,能有多大精力,能撑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说着话,宁熹光将小幺抱上床,给他盖好被子,然后轻手轻脚的继续清扫房间。

到了第二天,天一亮宁熹光就起来了。

倒不是因为今天有人要过来提亲,她激动的睡不着,纯粹是生物钟如此,到点就自然醒了。

今天不用上工,月光和明光也还睡着。

不过他们听到宁熹光的动静,也赶紧穿鞋出来了。

明光说,“大姐我再扫一遍地。”

月光说,“先别扫,有灰尘呢,先让我打点水过来,往院子里洒点水你再扫。”

宁熹光没管瞎忙活的两人,那地都恨不能刮下一层地皮了,他们还扫,纯粹闲的。

刚吃过早饭,原本以为说媒的怎么也要到中午来,没想到才给你个清洗完碗筷,村长嫂子就来了。

村长嫂子本就爱给人保媒拉纤,将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撮合了好几对。如今收了傅知青送的礼,知道他相中了宁熹光,自然急巴巴的跑来了。

先是对着宁熹光夸了一番傅知青人品如何贵重,本事如何了得,长相如何英俊,家世如何如何好,接着才问宁熹光的意思。

宁熹光愿意么?

她肯定愿意啊。

事实上,要不是为了堵村里人的嘴,不让他们说太多闲话,她都想让元帅大人别折腾什么媒人了,也别搞订婚这一出,直接结婚就行了。

可事实上,步骤一个都不能省略,还得按照规矩来。

村长嫂子见她含羞带怯的应了亲事,才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里边是定亲的吉日。最近的是明天,之后是半月后。

宁熹光说,“我觉得明天好。”

村长嫂子哈哈大笑,“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熹光觉得明天好,可巧,傅知青也觉得明天的日子好。行吧,那嫂子就明天带他们来,咱们把你们的亲事定了。”

又拿出一张纸片,“这是婚期,你也直接看了选个日子吧,省的嫂子明个再折腾。”说完还促狭的对着宁熹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