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雪凝地滑,饶是姬良缠上了防滑的草绳,马车才晃晃悠悠的向东走了几十里,入夜前到了德水岸边的一个小驿站,姬良和吕素在此休息过夜,等明早渡河后再通往邯郸的驰道。

驿馆的驿吏劝说姬良好吕素最好返回栎阳,因为渡过德水就是太行山,在道路冰封结凝的情况下,马车是走不过山路的。

姬良看见吕素苦着脸,知道她是放不下易小川。就谢过了那驿吏,又答应吕素另想办法去燕地。姬良想:不管怎样先过德水再说。就问驿吏:“明早的渡船什么时候开?”

那驿吏笑道:“二位想必不是老秦人吧!那德水早已封河了,要到三月才开河呢。”

姬良问:“封河了?那物资和军情怎么递送呢?”

驿吏大笑:“从河面上过啊!”

姬良惊道:“你是说那黄河,不德水冻上了!”

驿吏说:“是啊!每年这个时候都德水冻上了。现在这时候连车马都能过呢,只是冰面打滑需要将马蹄和车轮用稻草和麻布包好防滑。不过河东的太行山就走不得了。驰道全凝了,车马只能绕道南边。”

姬良听到这里却心生一计,他问:“请问这位大哥,这德水封冻的是哪一段?”

“哪一段?”驿吏摇摇头:“你们是楚地人吗?德水冬季全线封冻的。前几天听从北面回来的河工说连壶口都冻上了。”

吕素急道:“那可怎么办,我们要不要从南边绕过去,只是那又要多花上十天的时间了。”

姬良冲吕素露齿一笑:“既然德水冻上了,那就好办了,我来想办法。”

吕素扁着小嘴问:“什么办法,就算过了德水,那太行山也过不去的。”忽然她咬着嘴唇仿佛下定决心似的说:“那我们就步行过太行好了。素素不怕的。”

姬良笑着说:“素素不怕,我怕……

吕素有些生气了,幽幽的说:“那我自己走好了。”

姬良忙解释:“我是怕浪费时间。步行过太行那不得花个上十天啊。”

吕素忙问:“那怎么办?”

姬良说:“好办,我们从德水上走!”

“德水!”吕素惊道:“可德水冻上了,船走不了啊。”

“不坐船,做雪橇!”

的确从封冻的冰面上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雪橇了。利用平整的冰面在硬滑的冰雪路行驶,所以不用太大的牵引力就能快速前行,比车还要方便。如用健壮马匹牵引,一天可跑二百里路。所以,即使在已有铁路、公路运输的年代,雪橇仍以它方便、灵活、制造维修容易的特点继续存在。当下姬良先安顿好吕素和两人的行李,洗了把脸便出了驿站到德水的河堤上观看,见那德水从正北而来直通南方而去,河面不甚宽,两岸相距不到一公里。若以此刻河水水位而论,也不過300米的光景。只是面前的河水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已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咋一看却像沙滩一般。冰面的当中没有尘土只是白晃晃的一片,想来是刚冻上没多久的。冰面上铺着一些防滑用的草甸,横跨整个冰面形成一条过河的草路。

姬良缓步走上冰面,脚下只发出沙沙的声响,冰面冻得很结实。走到河心姬良蹲下身摸摸冰面,冻得很结实,又敲了敲冰面。冰层发出厚重的闷声。看样子冰层至少有一尺厚。姬良不放心又在冰面上跳了跳,落地时差点滑倒。姬良干脆俯下身把耳朵贴在冰面上听冰层内的动静,如果冰层开始溶解,那么冰层的内部就会发出咔咔的断裂声,冰层能传声几里之内的断裂声都能听到。可是眼下姬良什么都没听到,寂静的冰层下依稀能听到河水静静的洪流在涌动。姬良放心了,这下有几百里平整的冰路可用了。他起身搓搓有些冻僵的耳朵,走上草路往驿站走去。

姬良看看天色渐渐昏暗了,再看看河堤上的杨树,一棵一棵的影子,都已照在地下,一丝一丝的摇动,原来月亮已经出来了……这时挂起一阵小北风,顺着河道吹了下来,冷气逼人冻得姬良一个劲的打寒颤。姬良想:得给吕素找个在雪橇里取暖的炉子,不过马车或雪橇中怎么用生火?做个炉子吧,可又怎么设计不至于翻倒了着火呢?

他抬起头来看见西面的山,一条雪线映着月光,分外好看;那山就是今天他们走过的,在山中驰道上不觉得山的高大,眼下看到一层一层的山岭,才觉得这山脉的巍峨。又看到几片白云夹在山峰之间,仿佛一座雪墙横在眼前。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那是云,那是山来。上的河堤姬良转身往东望去去,满眼绵延的大山望也望不到边,远处天也是被雪色映成白色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什么来了。看样子就算过了河这山路也不能走了。突然姬良想起那秦始皇不也是从这条路过来的吗?真不知道只天下第一人是怎么越过这茫茫雪山的。就算当时没有下雪封路,可这严寒的环境秦始皇又怎是微服出行的呢?

第二天一大早姬良便起床,省去了晨跑因为有更为重要的体力活--做雪橇。准确说是做个冰爬犁。他嘱咐吕素在驿站休息一天整理装备,收集食物和取暖用的木炭。自己则找人做这爬犁去了。

有了如月公主的扳指,驿馆的驿吏都大力协助,帮姬良收集采购需要的物料并出工出力。驿吏带着姬良找到两根做船桅用的坚硬的木杆作辕子,姬良把木杆前端削薄后放到火上烘烤,并加力弯曲使木杆如弓形向上翘起成雪橇状,再利用一个破旧的马车厢做为箱体,在装上双辕马车的辕具。车后姬良还装了具可以撑开成八字型的刹车。到得晚上一架轻便的双马雪上爬犁就做好了。

姬良又连夜给马匹准备了防滑的护腿。在驿站的仓库里姬良发现了一堆个大小不一的半球形铁笼,有些铁笼里还有一个半圆的小碗。小碗看起来是装过高温的物体的都已是深黑色了。姬良问起这些东西的功能,驿吏告诉姬良这是德水渡口夜间与对岸驿馆传信的防风灯笼,灯笼为铁制的这样不会被风吹动,内部小碗装有油脂或炭火,每两个半球合成一个灯笼外覆上桑皮纸为罩,以灯笼数量的多少和灯笼的大小定制出不同的信号。眼下这几个都是蒙皮破掉的坏灯正等着修复。姬良心念一动便要了3个大小不同的笼架,转头又看见一卷修理诏车用的薄铜皮,姬良便要来一大块又取了几根精铁棍回房研究去了。

姬良想起了陀螺仪,他将这三个笼架由小到大套了起来。其主要部分是一个最小的笼架,他先用铜皮包好半个笼架作为接炭灰的托盘,又找驿馆内的修车工匠打造了几套环形活轴,两个在用活轴和精铁棍将这个小笼架悬空装在另一个稍大的笼架内,保证小笼架能自由的在大笼架内转动,接着再套上另一个更大的;这样那包了铜皮的小笼由于重心在下,利用同心圆环形活轴起着机械平衡的作用,故无论外面的笼架如何转动,只是两个环形活轴随之转动,而小笼子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姬良在小笼子里放上点燃的碳条,一个不怕翻到的球炉就做好了。他随意滚动球笼,炉子里的炭火始终没有溅出来。OK!姬良得意的享受着球炉的温暖。

隔天一早,姬良套好雪橇,在驿吏们疑惑的目光和协助下将雪橇拉到德水冰面上。两匹马的腿上都包上了防滑的麻布套,姬良轻挥马鞭,两匹马就拉着雪橇飞快的跑动起来。由于冰面摩擦力小,雪橇的速度比驰道上的马车快了不少。姬良花了一会便掌握了这雪橇车的前进转弯和刹车的技巧。等吕素到达河边时看见一群目瞪口呆的驿吏踮着脚尖往北望去,吕素也踮起脚尖往北看去,只见远远的大约半里地的地方有辆马车在冰面上往这边跑。转眼间马车风驰电掣般就到了眼前。‘吁!’那车夫一手拉住马,一手拉动刹车绳,雪橇后部的撑杆成八字型张开。马车就稳稳的停在吕素面前了。车夫将脸上的一副大黑镜推到头顶咧嘴冲她一笑,吕素才认出原来那车夫就是姬良。吕素便带着全套家当和姬良一起坐上那雪橇出发了。

吕素进入车厢就发觉车厢里温暖如春,仔细一看才发觉车厢正中固定了一个木架,木架内有个球形的铁笼里面生着炭火。暗红色的火光映的整个车厢都显得温馨和谐。尽管雪橇在冰面上跑但雪橇里的温度比那马车反而还要暖和。车厢微微一晃,姬良已经打马驾驶雪橇向北驶去,吕素好奇的看着车厢里的这个怪炉子,不知道姬良为什么要把这炉子做成这么复杂的样式。胡乱的推测了一番,吕素决定不再费脑筋了,俊哥哥的设计和发明的怪东西和宝物总是有用处的。她高兴的把那番茄从布套里取出来放在炉子边让番茄也享受到炉火的温度,在吕素看来就好像小川和她一起在烤火一样。想到小川可能还在冰天雪地里冻着吕素的心情一下子就阴暗了下来,她叹了口气望着番茄发呆,一行泪水滑过脸颊。

----------------------------------------------------------------------------------------------

北方遥远的小村里,一个身穿皮袍的大汉推开一间小屋的屋门,走进里间看见床上一个男人还在蒙头大睡。那大汉伸手拍了拍睡觉的男人:“兄弟,兄弟,醒醒!还睡呢!”

那男人从毯子中转过脑袋嘟囔道:“嗯……别闹,让我再睡会。”

那大汉笑着说:“该起了,你是里正不去村里巡视吗?”

那男人翻了个身小声说:“村里好,好着呢,不用……不用巡视。”

那大汉微微一笑:“那也要起床啊!”

“我再睡五分钟,就五分钟。”

“每次都说这句,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汉一边整理自己的腰带和外袍一边大声说:“喂,小川,等会玉漱公主就要来伏虎村参加祭祀,你迟到了可别怪哥哥我没提醒你啊!”

床上的男人哼着:“……知道了……嗯!玉漱公主!老金你怎么不早说?”‘噌!’的一声易小川从床上跳了起来,飞快的穿衣梳洗,转眼就变成了一个相貌英俊风度翩翩的儒士形象。

金将军在一旁摇着头有些揶揄的笑着,等易小川穿戴好他一拍易小川的肩膀:“走吧,公主马上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