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伟马不停蹄赶回县委大楼,刚上三楼,等候多时的肖扬将他拉进了办公室,小声地道:“陆常委,你等一会儿吧,杨县长刚进去。”
“哦。”陆一伟往对门瞟了一眼,若有所思地坐在沙发上。
还不等和肖扬聊天,县委办副主任杜佳明手里拿着文件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看到陆一伟后,先是一愣,脸上立马堆满笑容上前握手,道:“陆常委,您老人家可真是稀客啊,自从到了石湾乡把娘家都忘记了,我可想死你咯!”
因县委办主任董建国病重,县委办暂时由杜佳明主持工作。虽不是一把手,也算是一把手了。杜佳明走路的姿势和说话的语气完全变了,眉目间多了些冷傲,试与陆一伟平起平坐的姿态。
在县委办时,陆一伟与杜佳明相处还算融洽,两人并没有因为工作的事发生不愉快。他笑着道:“我每次来杜主任都忙得不在,应该说我见不上你才对。”
“哈哈,都是瞎忙,董主任不在,你又高升了,好多工作我完全两眼一抹黑,都是在摸索中学习,不好干哪!”杜佳明假心假意地道。
陆一伟懒得理他,微微地笑了笑没再说话。
“对了,陆常委,有件事要和你说。”杜佳明道:“市委韩书记年前不是要调研党建工作嘛,因发生暴雪灾害临时取消,这不,刚刚接到通知,下星期要来,准备工作还得你把把关啊。”
陆一伟道:“我已经不在组织部了,这事你应该汇报闫部长。”
“我请示闫部长了,他说这项工作原先就是你负责的,现在还由你负责。”杜佳明显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直接给陆一伟下达命令。
“是吗?”陆一伟用质疑的口吻道:“县委办啥时候直接对组织部了?就算继续让我负责,也应该是闫部长和我说吧?”
“这……”杜佳明被呛声,表情极不自然道:“我就是随口说说,这事还没定下来呢。”说罢,转身离开道:“陆常委,您先坐着,我有事先走了,有事吭一声啊,肖扬,给陆常委倒茶啊。”
杜佳明走后,陆一伟回头问肖扬:“这事张书记知道吗?”
“知道了。”肖扬道:“杜主任一早就来请示张书记了,这不,又过来不知道要干嘛。他主持工作后,往这边跑得可勤快了,大事小事要请示汇报,本来可以自己做主的事,也要汇报,张书记有点厌烦他。”
“哦。”杜佳明的这种工作方式可取也不可取。大事小事汇报凸显领导的权威,很适合刚入职的新人,但他都快干了半辈子了依然采取这种方式,有投机取巧、溜须拍马嫌疑。不过也不能愿他,毕竟是主持工作,要想扶正,必须得多在张志远面前晃悠着,以找到存在感。不过这招在张志远身上,显然不适用。
陆一伟茶都喝了两三杯,烟也抽了七八根,杨德荣终于在半个多小时后从张志远办公室走了出来。陆一伟立马起身,与杨德荣点头示意。
杨德荣表现很冷淡,面无表情,不知是高兴还是生气,不知是点头还是摇头,看了陆一伟一眼,甩着手臂离去。
政治素养和言行举止,是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政治素养亦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是否能精准理解落实上级的政策和会议精神,是否能站在政治高度处理敏感事务和推进经济建设,是否能能运用政治手段解决重大事项等,要想提高政治素养,那只能多看多听多学习。
而言行举止是很难掌控的,既要凸显自己的权威,还不能让外人猜透自己的心思,这就要求每一个举动,每讲一句话都不能带个人感情色彩,而是通过内驱散发彰显个人魅力。
好比说讲话时,语调语速的控制,快了显得轻浮,容易讲错话;慢了显得拖沓,人家以为你准备不充分,边思考边讲话,有失水准。面部表情的控制要适中,你要是眉飞色舞,喜怒无常,易给别人产生一种错觉,无形中损耗自己的权威;你要是紧绷着脸不苟言笑,权威有了,但与下属之间拉开了距离。还有眼神的交流,不能漂浮不定,不能游离四方,更不能专注某一点,而应该来回扫射,照顾到每一位倾听你讲话的下属。
如何把握分寸?要做到脑动心不动,手动身不动,眼动不形散,皮笑肉不笑,时时处处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不可被人抓住一个把柄被无限放大。官员在讲话时,常常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挂在嘴边,其实已然,慎独慎初慎微慎行慎言,是保护自己、维护自己权威的最大法宝。
肖扬先进去通报,陆一伟则站在门口整理着装。不知为什么,以前见张志远他并不紧张,而这次显得有些紧张,是自己的身份变了,还是与张志远的距离疏远了?不得而知。
不一会儿,肖扬示意他进去。陆一伟深呼吸了一口气,推门而入。
张志远依然像以前一样伏案忙碌,陆一伟进去后,他头也不抬,指着沙发道:“你先坐下,我把这几份文件批了。”
领导们往往如此,一天到晚忙不完的事,见不完的人。人是一波一波涌来,那个人都要汇报工作,你不得不见,所以张志远的时间特别宝贵,在见下一个人的间隙,抓紧时间批文件。
陆一伟坐在沙发上,看着张志远蹙眉凝神翻文件。不太重要的文件往往是看一下标题,里面的内容扫一眼,把重点内容圈住,然后批给分管领导落实。要是重要的文件,他会放到一边,等静下心来细细阅读。
“在石湾乡干得还顺利吗?”张志远盯着文件突然问道。
尽管张志远没抬头,陆一伟还是端正坐姿,冲着点头道:“感谢张书记关心,比较顺利。”
“你什么时候变得和我这么客气了?”张志远停下笔,猛然抬头道。
陆一伟本来就紧张,被一反问更紧张了,慌张道:“张书记,我……”
“好了!”张志远合上文件,把笔丢到桌子上,拿起烟丢给陆一伟,自顾点上,靠着椅子道:“你都知道了?”
“什……什么?”陆一伟其实知道张志远说什么事,故意装作不知道。
张志远不理会陆一伟,道:“我知道你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市领导做了临时调整,这也没办法,我们遵照上面执行就行了。你也别闹情绪,要服从大局,坚决执行,明白吗?”
“嗯。”陆一伟虽心里不痛快,表面装得若无其事。
“这个事情呢,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好事。”张志远道:“如果没有这件事,你能不能入常还另一说呢。”
确实如此,张志远正是利用这一空挡把陆一伟推了出去。要是放在平时,运作一下估计得一年半载,还不见得轮得上他。整件事情上,陆一伟首先要感谢苏启明,如果不是他把自己推出来,张志远也不会顺势推到常委位置上。有些时候,一些事看似是机缘巧合,还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张志远又道:“这件事呢,我从一开始并不支持。你想啊,移民工程建到山区,还建到工矿企业旁边,这种设计简直是逆行之道,完全违背城镇化发展理念。如果说把该工程移到县城,我完全赞同,可苏市长急于要把自己的烂尾处理掉,我也没有办法。到了后来,又提出个不切实际的千人移民工程,将几十户的移民项目一下子扩容到上千人,都涌到石湾乡,群众吃啥喝啥,煤矿需要这么多劳动力吗?”
话到此,陆一伟才明白张志远为什么对该工程漠不关心的原因。对于他来说,确有太多无奈。上级领导敲定了的事,你要是公然违抗,显得不识时务。所以,哪怕是错的,也只能咬着牙落实,他能做到的,就是拖延时间。
苏启明果然是个悲剧人物,一辈子活在老丈人阴影下,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好不容易熬到老爷子退休,准备大干一番,却接连遭受打击。头脑一发热,引进个空壳公司建水泥厂,要不是发现得早,估计损失几千万甚至上亿,到那时候真正成了南阳历史的罪人。不过对于他来说,政绩与仕途并不挂钩,这件事后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荣升为常务副市长,而上台后主导的第一项工程依然是跌倒的地方,头脑更加狂热,举动更加疯狂,但他的能力决定了他的思路,再一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事实证明,苏启明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官。
好人和好官,尽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苏启明为官带有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却不结合实际,这与他的工作经历有一定关系。万幸的是,这个项目胎死腹中,万一真要建成了,轰轰烈烈一阵,将来暴露出来的问题必将影响到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