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们不要什么报酬(1/1)

白童很乖巧的向着后面缩了缩,坚决不肯接这钱,雷部长这么大一个男人,也不可能强行拉着白童,将钱往她的身上揣。

白童站后一点,才抿着小嘴道:“你们太小看我的爷爷了。我爷爷既然当初不知道明爷爷的身份,都能将他带回家来好生安置,他可没有指望什么报答不报答,我要是收了这个钱,倒是羞辱了我的爷爷。”

雷部长只好换了话题:“那好吧,小姑娘,既然你爷爷不肯收,那你说说,你想要点什么?”

作为武装部的部长,他见的世面也是够多。

见到许多老了的硬骨头也不少,他现在,将主意打到白童的身上。

白童这么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正是心性未稳的时候,喜欢漂亮衣服喜欢漂亮书包,再正常不过。

只要小姑娘说一声想要点什么,他也算是替明家报答了别人。

白童微笑着摇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不需要什么。”

雷部长继续引诱她:“你在读书吧?要不,我们买个漂亮的书包给你,也买个漂亮的文具盒给你?”

白童继续摇头:“爷爷教育过我,做人,要堂堂正正。爷爷帮助了明爷爷,这也是爷爷的事,我一个小姑娘,根本没有做过什么,所以,我不会接受这些东西的。”

这样说着,她的视线,不自然的瞄了那边的蓝胤一眼,道:“何况,别人帮过我,都没有要我感谢什么的,我也没有做什么事,更不值得感谢。”

这其实也是暗指当初蓝胤帮助她,背她去医院,还替她付医药费这事。

人家蓝大哥做了好事,都没要什么回报,她何德何能,要明爷爷的报答。

这是好说歹说,都不肯接受东西,不需要别人的报答。

见得雷部长还想继续诱惑着人家小姑娘,蓝胤看不下去,站了出来:“雷部长,既然人家不需要这些,就不要勉强了吧。否则,人家只是纯粹做点好事,倒给背上极大的心理压力。”

别看他的年纪轻轻,但话却是很有份量,雷部长接受了。

蓝胤上前一步,对白童道:“白童?”

白童看着他,两眼闪着光,拼命的点了点头:“嗯,我叫白童。”

“明爷爷这事,谢谢你跟你爷爷,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的,说一声。”蓝胤郑重给白童摞下这么一句话。

他的这话,其实是很大的含义。

以他的身世,以明家在军区的地位,白家真有什么事求着他们,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雷部长当然是听出了这话的含义,心下也不免想,白家真是走了好运,不说多了,白培德就这么开口,要求解决一下全家的工作问题,不是难事。

毕竟,白培德在江边带走明老爷子,这变相的,是一种救命之恩啊。

要是没有他当时的这么一个义举,明老爷子半夜三更的,失足掉进江中,也是可能。

可白童,依旧是摇头:“不用了,有什么事,我们会自己努力想办法的。”

雷部长好笑的摇摇头,心中直叹,果真是小姑娘,年轻不懂事。

看看时间不早,雷部长他们要接走明老。

屋子里的白培德,还是出来,送了一程。

看着一行人,很是隆重的接走了明老,整个蔬菜队的人,更是议论纷纷。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白培德的几个儿子媳妇的耳中。

等他们急急赶到白培德的家中,似乎武装部的人,早就走了。

“人呢?真的走了?”二伯娘阳桂芝本来还在街上卖菜,现在菜都没有卖完,就赶回来了。

“走了。”朱淑芬气愤愤的说。

阳桂芝不甘心的,又在白培德的屋子里找了两圈,确定真的没有人了,才不甘心的在堂屋找了条板凳坐下。

既然人已经走了,那就算了,大家的视线,停在白培德的身上:“听说,那个明老头,来头不小,儿子都是军长了?”

大伯白建国磕了磕手中的烟杆,道:“刚才杨良跟我说过了,确实,人家的来头不小,儿子是师长,这不,为了找明老头,这周围所有县里的武装部都惊动了。”

阳桂芝问:“看不出明老头的儿子,居然是师长,那不是比张淑君家里的那个什么亲戚还牛了?”

朱淑芬倒是直接,一句点在中心点上:“我管他是什么师长还是军长,我就想问问,既然我们收留了明老头这么久,他们有什么表示?”

阳桂芝跟着点头:“对,我们怎么也算是对他们有大恩大德了吧,要不是我们,估计那个明老头,早就在外面饿死了,这样的大恩,他们不表示一下,说不过去。”

白培德抽了一杆旱烟,默不作声的听着这两个媳妇说东说西。

最后,他敲了敲烟杆,将上面的烟灰抖了一下,才道:“我什么都没要。”

这一说,所有人都跳了起来:“什么,你什么也没有要?”

白利民也极不服气的道:“大家都说那个明老头老糊涂了,我看你也一样的老糊涂了,怎么啥也不要?再怎么说,也要跟武装部的人说说,帮我解决一下贷款问题啊,让我贷款买个四轮小货车拉货也成。”

这说来说去,全是为自己打算。

白培德抽着烟,冷眼睨着一众人,他真怀疑,自己一生光明磊落,怎么家中娶了这么几个儿媳妇,一个比一个市侩,不仅自己的儿子些被带歪了,连带孙子这些,都歪了。

“你们也好意思说,对人家有大恩大德?当初不过就收留别人吃了几天饭而已,你们一个个找上门来东吵西吵,我都听着替你们害臊。”

要不是白培德一惯是个极硬气的老者,怕是这些儿媳妇早就拿着扫把将明老头赶出家了。

到时候说起来,哪是什么大恩大德,怕是人家明家的人,不找上门来算帐。

朱淑芬可是一点也不知耻的道:“我们那时候肯定不知道他家这么来头,要是我知道,我肯定天天大鱼大肉的将他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