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人形机器(1/1)

“你怎么这么胖啊?”

自从上次在饺子馆里试镜后,王大伦差不多有四个月没见着刘玲了,咋一见面,吓了一跳。刘玲整个人胖了一圈,尤其是那张圆脸,跟大饼似的,更象江德花了。

刘玲幽怨地看了他一眼,道:“还不是导演要求的,他让我增肥,说戏里的陶兰就应该胖点。”

王大伦点点头,前两天他刚刚和张远到几个选好景的拍摄地点去转了一圈,还参观了保.定女子监狱。还别说,监狱里的那些个女囚犯一个个气色都不错的,而且还都偏胖。刘玲现在这副形象还真挺符合一个在监狱关了十七年的资深女囚犯。

但他还是忍不住笑道:“你都胖成这样了,你那老男友不会嫌弃你吧?”

“老提这个,你有意思吗?”

刘玲最烦的就是王大伦经常用这个话题挤兑她,说起来这货还真象是她爹妈的亲儿子,在这个问题上这货始终跟她爹妈站在统一战线。

“啪!”

她把一叠乱糟糟的发票单据扔到王大伦的桌子上,板着脸道:“签字,报销!”

话说王大伦现在正如他所料干的就是制片主任的活。这部电影张远和马可穆勒都是制片人,马可穆勒压根就不可能过来,主要还是以张远为主。而且之前张远说什么老外监督啥的,其实也没有他说的那么夸张。说到底老外压根就管不了花钱,他们只要确保投入的资金用在这个电影项目上就行。也就是专款专用的意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张远是个纯粹的艺术家。只要一到片场,他所有的心思都在电影上。在这方面他跟老贾都属于同一种人,也许恰恰就是这种纯粹的人才能拍出好电影。

以前剧组的其他事务都有宁黛帮他操心,还有老友张建帮着操持。但这次宁黛因为孩子还小,实在走不开,加之张建也因故没有进组。于是他只能使唤王大伦了。

用他的话来说,如今剧组的这些人,别看大部分都是他的老班底,新找的摄影师张喜贵还是他大学的同班同学,但要论信任他还是最信任王大伦。而且去年拍MV的时候,王大伦就已经充分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能力。

其实也不用张远忽悠,王大伦既然来了,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不管怎么说,张远不但是他的朋友、兄长,更何况对他还有知遇之恩,张远遇到难处,这个忙他无论如何都得帮。

如果说张远是负责拉钱,负责整部戏的拍摄的CEO,那如今王大伦就是CFO,主要就负责花钱。剧组中的每项开支,都需要他签字过目,花多少、怎么花,需要严格把控。除此以外,作为副导演,他还要协助张远,保证拍摄进度、处理演员关系。

这不今天演员进组,他还得负责报销路费啥的。瞅着桌上那堆乱糟糟的发票、单据,王大伦不由皱眉道:“你说,你报销就报销呗,但你总得把这些发票都理清楚,粘在一起,填个报销单吧。你这么弄,让我怎么签?”

“哼,你不是能嘛,什么事都要管嘛,反正你说的这些我不会弄,你帮我弄一下不就得了。行了,不跟你扯了,反正我把票据都给你了,明天找你要钱啊!”这个江德花直接就把他当助理使唤了,说完就拍拍屁股走了。

要是换别人,王大伦早就把这些乱糟糟的单据扔他脸上了,但谁叫她是刘玲呢?没办法,被使唤就被使唤呗,他只能一张一张帮她整理、粘起来,什么出租车发票、长途汽车票,居然还有被套床单啥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得好几百。

你可千万别小看这好几百的,来剧组这几天,他已经深刻感受到,维持一个剧组的正常运作还真心不容易。每天花出去的钱跟流水似的,这还不包括演员的片酬,胶片费用这些大头。

这部戏总投资两百万,而且资金是实打实的到帐上,但除去先期购买的胶片,添置了一些设备,这都还没开机呢,就几十万已经出去了。光是王大伦就这几天经手的款子差不多又已经小十万了。

而且他对张远十分了解,张远虽然不象老贾那样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想到哪儿就拍哪儿,但这货喜欢死扣细节,一场戏要是不满意,他就能拍上几十条甚至上百条。别看导演在现场牛皮哄哄,动不动就“卡,再来一条”,可你要知道,这每拍一条可都是钱啊!

所以这胶片以及后期制作的费用,王大伦估摸着最起码得上百万,除去拍摄前已经购买了二十万的胶片,剩下八十万无论如何得帮他留着。

这样,帐上剩余的资金就除去一大半了,剩下还有六十多万,不但要支付演员片酬、工作人员的工钱,还得负责这六十多号人在以后两个月里面的吃喝拉撒睡。

来剧组的第一天他就和会计把这账粗略的估算了一遍,发现这钱实在是捉襟见肘。没办法,只能节流。比如目前剧组住的这个小宾馆,四十间房,每间房八十一天,当初还是张远自己订的。光每天的房钱就是三千二,一个月小十万,两个月就是二十万,快要占到总费用的三分之一了。

他对张远这种大手大脚的冤大头做派相当深恶痛绝。别看这种小宾馆挂牌什么一百五十八、一百二十八啥的,其实平时有个50%的入住率,老板就已经偷着乐了。四十间房间差不多占全部的房间的80%,八十一间,貌似已经打了不小的折扣,但绝对还有让利的空间。

于是他亲自找老板谈判,要求降价,一句话,房价再降百分之二十,另外再包一顿早饭,要不然立马就搬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经过两轮谈判,宾馆老板不得不妥协,而且当天晚上还偷偷的跑到他的房间,塞了两千块的红包。足以能说明,哪怕就是六十一间,老板都有大把的钱可以赚。

还有就是吃,原先在外面订盒饭,算下来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差不多得十五块一天,而且这饭菜的质量还不怎么的。

为此他亲自走访了几家盒饭店,发现基本上都是价高质次,而且卫生问题也得不到保障。正巧宾馆有个小餐厅,平时就是做做早餐啥的,没什么生意。他和老板商议了一番,以每人每天十块钱伙食费的标准给剧组提供饭菜。

由于厨师、设备都是现成的,六十多人的盒饭,每月折合下来近二万块钱的营业额,最起码能养活餐厅的工作人员和设备折旧,老板何乐而不为。而且王大伦充分借鉴了荣欣达的做法,每天熬上一大锅骨头汤,当然不会搞什么三六九等,剧组人人有份,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能够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浓汤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其实一般剧组都会分成五个小组,比如导演组,有导演、副导演、动作导演和场记啥的;摄影组,有摄影师、副摄影师、摄影助理、机械员、灯光师、灯光助理;美工组,又分美工师、美工设计、服装、道具、化妆等;录音组,有录音师和录音助理。

剩下的就是王大伦所在的制片组,原本还应该分制片主任、现场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财务人员、剧务及后勤保障人员等。

当初张远为了节省开支,极大的缩减了剧组的人员配置,尤其是制片组,王大伦身兼制片主任、现场制片、生活制片和外联制片于一身,手底下就是两个财务、三个剧务外加两个跑腿的后勤保障人员。

原本剧组还没有茶水,即便每天喝矿泉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冬天,又加上剧组80%都是大老爷们,他从批发市场给每人买了个保温杯,每个杯子上贴上名字,又买了十几个热水瓶,打电话让老家寄来一百多斤茶叶过来,专门指定一个场工负责端茶送水。

就这样,王大伦来到剧组不到一个星期,剧组的生活条件就上了个一层,得到了剧组工作人员的一致拥护,关键还省钱,让张远颇有些老怀宽慰。

但这仅仅还是生活制片的活,作为副导演和制片主任,他还得干统筹的活。啥是统筹?还记得华罗庚的那篇课文《统筹方法》么?一边做开水一边做功课,怎么算下来才是最节省时间的。

实际上,剧组的统筹就是每天给全剧组派活儿的人。每个工作人员“几点起,几点睡,几点干活,几点喂”基本都要听从统筹的安排。

说实话,统筹的这个活儿真心不好干,因为你得考虑到制片组的进度,又得考虑到摄制组的疲劳程度,还得结合演员的脾气,才能制定详细的计划,拟定通告单。

总之王大伦在剧组名义上是二号人物,但干的活最苦逼。尤其是刚到剧组的第一个星期,一切都要熟悉,一切都要考虑,很多需要改变,很多都要亲力亲为,搞的他都快要神经衰弱了。这还没完,张远居然还要求在戏里客串一个角色。

哎哟喂,大哥,我好歹是你的兄弟,是个人,不是特么的什么人形机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