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四章 招生(1/1)

李诸想着吴家的地现在记在吴深的名下,只要李翠巧是养吴深的,那地当然也就是李翠巧的,地契上就不需要重新过户了。

李老爷子看李翠巧及吴家骏离开,催促李诸快为李翠巧将红文办下来,省得夜长梦多。

李诸行去拉牛车上镇上。

邓氏及孩子们看后,跟着李诸出了厅堂,在转角,李老爷子看不见的地方。邓氏紧张地问道:“诸,你做证与人和离,会不会对你有影响?对家里有没有什么影响?要不我与你一起上镇上,咱们先去我爹那,问个究竟,咱们再去衙门过红文。如果有影响,咱们就出钱托人帮着办了。人家说宁拆庙不拆姻缘,你去帮着二姐和离,有没有什么忌讳的?咱们要不要去庙里问问?”

李诸想了想,点点头,道:“这个问问也是好的,咱们先去大伯家,再去你爹那。”

邓氏听后道:“那你去牵牛,我收拾收拾,孩子也一起跟咱们上镇上。让他们也学学,以后他们遇上了,也会应对。”

李诸笑着应下了。孩子们听到可以上镇上,都十分高兴,有哪个孩子是不喜欢玩的?

滨滨在旁边听后松了口气。看来,自家娘在二姑这件事上,还是清醒的。这只能说,李翠巧不得李诸家人的喜欢。

邓氏将今天的早饭及牛奶用东西都装好,因着李翠巧的事,大家未来得及吃早饭。现在二姑回家收拾东西,自己家坐在家里吃早饭,被人看到怕别人说自家怠慢了二姑,看来,只能在大伯家吃了。

今天孩子们跑着步被半路叫回,跑的量不够。李诸将滨滨抱在牛车上,让李海哥仨及邓炽,跑步到大伯家。在李诸家。男孩子都是贱养,滨滨则是娇养。到现在,滨滨还是用羊奶洗澡的。

到了大伯李洪深家,邓氏摆早饭,李诸将早上家里的事都与大伯说了。

李洪深想了会儿,对李诸道:“诸,这事你不能乱来,不管影不影响你的声誉。还是什么,你都请人去办这事。以你二姐的名义,怎么说她也是你二姐,你一个三弟。小辈,万万没有去帮二姐和离的。要不以你大哥或你爹的名义也成。唉,算了,还是我与你一起上镇上,我去处理这事。反正我一商人。又是半个身子在黄士地上的,没有那么多顾忌。”

李诸及邓氏听后心生感动,邓氏眼圈红了红,道:“大伯,这样的小事。怎能又让你操劳?”

孙大娘在旁边满不在乎地道:“没事,你大伯这身子骨好着,他还可以上去看看李权及李慕,半个月没见,咱们有点念想了。”

李洪深忙应下:“是,我就是想去见见李权及李慕,顺便帮你们把事办成了。”

滨滨看着大伯一阵感慨,自家的爷爷催着爹处理这事,不知是没有考虑还是没想过,这样对自家有没有影响。大伯爷则将这样的麻烦事揽上身,就怕影响了自家人。先不说大伯现在是什么想法,也不论大伯是出于什么目的。就光这一事对比,大伯爷比自家爷更对自家好。

大伯李洪深主意已定,李诸及邓氏又怎能说动他改变主意。李诸见大伯主意已定,谢过大伯后,没有再做推辞。大伯是真心待自家好,自己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

在大伯家,吃过早饭,众人才浩浩荡荡上镇上。

上了镇上,邓氏对大伯李洪深道:“大伯,咱们先去我爹那,问问爹,二姐和离了,与咱们有没有影响?与去办的人有没有影响?我爹一直是院长。咱们与他说一声,怎么也是好的。”

李洪深听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李洪深因为身份的关系,对有功名的读书人,有种与身俱来的畏惧及信服,当然这里的读书人是排除李诸,毕竟李诸是李洪深看着看护大的。

奇怪的是,邓举人宛若知道李诸一家要上镇上来一般,邓举人既然在通向李诸家的路上迎接了李诸一家。

邓举人看到李诸一家,显现了十二万分的欣喜。

邓夫人对邓氏道:“太好了,你们今天过来。我刚让你大哥快马去叫你们上来。没想到,你们竟然与你大哥错过了。”

邓氏奇怪地问道:“娘,有什么事吗?”

邓夫人笑着道:“出大事了。不过是好事。”

李诸一家看着欣喜得略微失态的邓举人及邓氏,一脸的惊奇。

邓举人看到李海哥仨及滨滨,笑着道:“还记不记赵御学士,你们之前赢得的走马灯,灯谜就是他出的。”

李诸一家听后点点头。

邓夫人看着自家老头子在那里捻老摆款的,看着自家闺女及自家女婿伸长脖子等着,心焦地快语道:“赵御学士以前的朋友过来了,是林音阁的梅学士。林音阁可是我们这里的最大学院,里面的先生都是当世大家。从所周知,除了贵族可以入读外,就是经过阁内的特殊考较的人。梅学士本身就是琴韵大学,梅学士这次过来,除了拜访旧朋友外,还想招个亲传弟子。如果成为梅学士的弟子,还可以入读林音阁。你们说,这是不是大事。”

滨滨听了自家外婆的讲解,心里不屑地想道:也就一贵族学院,院内的人恐贵族中没几个有真本事的,就招些想特长生入学,保持其高一人等、优越的根基,这是现代招生常用的手段。

邓氏听后,陷入沉思。

李诸听后,眉毛就皱在了一起,他想也不想,脱口道:“林音阁,离咱们这几十个镇,都不知道是不是几万里,我们家孩子小,人家肯定选不上的,要照顾小孩子不说,还要教授他们东西,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邓举人在旁边听到,生气地怒骂道:“什么孩子小,以前我让你将李海给我教,你说孩子小,不能离开父母。现在有天大的好事在这里,你又说孩子小。你不知道,孩子不锤炼,不成钢吗?六岁小儿离家求学的,海了去。这次让梅学士看看几个孩子的根基,还是求着赵御学士帮着说的好话。不管怎么说,孩子们都要在梅学士那混个脸。你以为你家孩子就是宝,人家还未必选得上呢?”

滨滨听了自家爹爹的话,心里就赞了个。前世她看的书中,不少人离家求学,在身份地位差距较大的地方被欺负、被嘲笑、被奴役,可笑的是,大人将这些当成是孩子们成长必须经历的挫折,其实,这样长成的,多多少少思想都有些扭曲的。而且滨滨前世是书香世家的继承人,音律是必修课,简单的曲目,滨滨还不是捻手就来。如果去学习,就要等离开学院方可以赚钱,这和滨滨之前早赚钱,早发家的预想,相差太大。滨滨对这个什么学生,有种本能的排斥。

李诸知道邓举人对自家反对李海到镇上读书,将其留在身边的事不满已久,但没有想到邓举人竟会不顾形象的,在街上训斥自己。

李诸脾气倔强,听得邓举人的话,撇撇嘴道:“什么弟子,和做学徒不一样的道理,一样伺候先生,学习东西。只不过先生的身份尊贵点而已。”

邓举人及邓夫人听后怔在那里。滨滨听后心想,漂亮,自家爹爹在一些方面,就是看得比普通人更深入。

邓氏看自家娘及爹的脸色转青转白,像调色盘一样,忙拉过李诸的手道:“你少说两句,爹不是说了,人家梅学士还要看孩子的根基的,咱们孩子未必选得上,就带过去得个眼缘的。”

李诸听后摇头道:“如果选上了,难道咱们还能说不去不成,咱们既然不想送孩子去那个什么阁,就不用去参合。回头谢过赵御学士的推荐就行了。”

邓氏听后点点头,她更不想送孩子们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读书。在自家爹娘的身边她都不舍得,又怎会舍得让孩子们跑那么老远,这一去,可能一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正如李诸所说,孩子为人弟子,还要伺候人,这不是无端让孩子去受累。

邓举人听着李诸及邓氏三言两语就推了这次的引荐,气得心悸,喘着的粗重地气,指着李诸及邓氏道:“你,你们俩,真是气死我了。”

邓夫人忙一手扶着邓举人的后背,一手抚着邓举的心口,道:“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想法,你莫气伤了身子。”

邓夫人看到邓举人的样子,忙安慰道:“爹,李海他们几个以后不也一样考秀才、中举人。我们不求孩子们入朝为官,就想其一世衣食无忧,一生康健。虽然现在的帝王刚上位,可是他的儿子们已开始拉拢人心,林音阁肯定是首当其冲,咱们避锋芒,立自身之本,安然过这百年人生,不更好?”

邓举人深深地看着邓氏,心中响着邓氏的话,深深的被震憾着。

滨滨心里对自家娘亲暗暗的竖起拇指,对,自家闷声发财,这是最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