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从中原带来了小麦的烹制方法,将这些方法四处传扬。这也是耶律真和耶律德光给他的任务。
其实小麦的烹制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脱水的小麦用石磨压制成粉,然后和上清水就能制成面团,面团是一切的基础。虽然耶律德光也带来了发酵的方法,但契丹人觉得麻烦,直接把面团放进火里烤,烤出来的饼又干又硬,虽然带着小麦的香味,但却难以下咽。
聪明的契丹人不会就此放弃,将这些饼撕开之后,泡进牛羊奶里面,那味道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很多第一次吃到干饼子沾奶的人都几乎快要哭出来了,世上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如今这已经成为契丹游牧民族最基础的食物,因为面粉容易保存,不像新鲜的肉会变质,而且一头羊就能换很多很多的面粉,可以供他们吃很长一段时间。不但味道非常好,而且份量又多。
当然,现在的游牧民族还是要吃牛羊肉,但现在牛羊肉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以前的游牧民族经常是吃青稞,但口感极差,而且难以下咽。虽然他们还是发明了很多的烹调方法,但青稞始终是青稞,不但数量少,而且味道并不好。它与小麦几乎没有可比性。
几乎整个契丹都知道,这是耶律德光在宗信大师的介意下引进小麦,而且改变了耕种时间,原本是应该冬天耕种才能存活的小麦换成了春天耕种,结果小麦竟然奇迹般的适应了契丹的气候,产量非常之高。现在契丹已经开始有了农民,不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了。
小麦加上一些蔬菜,这让契丹族的生活更充足,不像以往那么单调。而且也让他们的生活更满足,因为有更美味的东西成为他们的主食。
其实契丹也才刚刚吃了一场大败仗,而且自己的皇帝耶律德光也死在了中原。但耶律德光死前就留下了大片的麦田,而且他死的时候正在收割。这也是耶律德光给族人留下的最后礼物,所有耶律德光在契丹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只可惜死得太早,否则没有人怀疑他能统一天下。
耶律德光的死对于契丹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正比以前过得更好了。这都是出于耶律德光对契丹的爱,即便是死也要给族人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
耶律德光当时之所以敢带领大军冲向沧州,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己这个皇帝已经做到了巅峰,他也想过自己会死,但即便是死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因为他已经给契丹族留下了打败中原的根基,那就是小麦。
契丹的粮食向来依靠进口,只有富人吃得起米饭和小麦,契丹地处极北,水资源匮乏,想种水稻难上难加。但游牧民族转向社会发展,他们必须要有支柱产业,而且必须要是农业,否则士兵无法远征。
即便是这样,契丹族依然南征北战,以战养战四处掠夺凭着这一点建立了辽国江山。但此非长久之计,想要远征或是长时间打仗,就必须要有存粮,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是基础。
如果粮食都需要进口的话,这个国家根本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现在的凶猛彪悍总有一天会衰退,所以必须要有作为支柱的基本粮食。
宗信对契丹的贡献太大了,仅仅四个字就改变了契丹的现状。所以耶律洪第一次看见宗信就知道他对于契丹来说有多重要,所以耶律真无数次想杀了宗信,但每次都下不了手……除了一些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外,就是宗信对契丹的贡献让耶律真舍不得杀他。
………………
大部队一路向西,往丰州城而去。一路上原本是以耶律阮这个皇帝的豪华马车作为中心点往前行,后来这个中心点慢慢转移,中心点变成了宗信的马车。因为耶律真在替他赶车……耶律安端就坐在耶律真的旁边,耶律察割和耶律盆都一左一右,几乎把幽云十八骑都赶走了,所以武将都跑到宗信的马车附近。
他们过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过淮在给天涯讲课。耶律真和耶律安端身边各有一个人,他们用笔飞速的记录着宗信所说的每一句话,尽量不要遗失任何一句。原因很简单,因为宗信给天涯讲课的内容太精要了,每一节课都像是在刷新他们的认知。
现在耶律真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哥耶律洪说他想给宗信赶车一辈子,如果自己不是契丹的神武王,耶律真都想替宗信赶车一辈子。
最后,就连耶律阮也把马车赶到宗信马车的旁边,打开窗户听宗信讲课。果然是得道高僧,听他一节课耶律阮都感觉自己这辈子白活了。
宗信和其它和尚有一个共同点,除了光头之外这是宗信唯一像和尚的地方,他喜欢出谜。但宗信出的谜题与一般和尚不同,他出的谜题都很练脑子,即便想不出答案,听宗信解说完答案之后,附近的武将都感觉自己变聪明了一些。
聪明永远是对人最大的赞美之一,没有人希望自己笨,聪不聪明几乎都是天生的。但宗信让这些人改变了想法,因为听完宗信的课之后,很多人都感觉自己越来越聪明,如果继续听下去会不会变得聪明绝顶呢?
…………
很快,大队人马来到丰州城外。耶律阮已经派出使者去城中交涉,但使者带去的消息是这五千人马是由契丹明王耶律安端带队,想要绕过丰州城进入沙漠。至于这队人马为何要去沙漠,使者不能提供任何消息,只是希望丰州城提供一些食物和水,最好再提供一些酒,这些东西记明王耶律安端的帐上,等回程之后加倍奉还。
事实上,耶律阮的部队不缺粮食不缺水。毕竟是契丹皇帝的部队,契丹原本国富民穷,契丹皇帝怎么可能缺钱缺粮?但这个部队是打着耶律安端的名号,而且他们并没有进攻丰州城的打算。
很多人都不明白耶律阮的用意,但有几个老油条一听就知道耶律阮在打什么鬼主意。
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很直接的认为这就是一次打劫,一次非常和平合法的打劫。明着向丰州城打劫五千人要用的口粮。一个人按一天三斤粮来计算,五千人一天就是一万五千斤,一个月就需要四十五万斤的粮食,算起来也是好几千两银子。
丰州城会不会提供这些粮食和酒水呢?他们是一定会提供的。几千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面对契丹明王耶律安端,丰州城主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由其是在耶律阮继位之后,明王耶律安端的地位直线上升,他已经掌握了契丹大半兵权,如今明王在契丹已经可以呼风唤雨,无人敢拦的地步。
丰州城再厉害,冯晖武功再高,他在明王耶律安端的面前也只是一个小角色而已。如果明王有意踏平丰州的话,丰州根本没有反抗的必要,直接出城投降或许能死个痛快。
耶律阮之所以让使者这样说,就是为了让冯晖认为这只是一场打劫而已,而且故意让冯晖知道这一行人要进入沙漠,让冯晖疏于防范。其实冯晖此时的兵力自然是超过这个部队,但冯晖可不敢与契丹明王作对,即便他打赢明王的部队,即便他杀了明王,小小的丰州城也根本无法承受契丹的强力打压。
小国之君,惹不起大国之臣。更何况耶律安端之强,冯晖心里清楚的很,或许过不了多久冯晖就不再是臣,而是君。所以冯晖必须要接受这次的勒索,甚至于会赔着笑脸把这些东西送到军营里来。
时至初秋,契丹人跑到自己的地方来打秋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想不到这一次竟然是明王耶律安端来要这个钱。万幸这一次是打秋风,而不打草谷。
打秋风是汉人的说法,打草谷是契丹的习俗。打秋风就是借故要钱而已,但打草谷完全就是烧杀抢夺。所以冯晖很担心,很害怕,强悍的契丹军队虽然只有五千人,但未必打不过丰州城两万兵马,因为契丹骁勇善战是出了名的,而且契丹国界就在不远处,他可以随时调兵来援。
憋屈是一定的,但冯晖绝不敢得罪耶律安端这样的人。只是冯晖不明白,为什么耶律安端会带着五千人马跑到这里来打秋风。当然冯晖想的更多的是,这群人什么时候走,几十万斤粮食不算什么,只要这些人肯离开,给再多的钱他都愿意。
冯晖更担心的是给了他们粮食和酒水之后,他们赖在这里不走。冯晖倒也不是养不起五千兵马,多养五千也花不了多少钱,只是担心丰州城里的生意人,如果有一个军队长期驻扎在丰州城附近的话,那丰州就别想做买卖了。为求自保,所有的生意人都会想办法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听说耶律安端要进入这个沙漠之后,冯晖倒是挺开心,想要从这个沙漠走出来……就连当地人也未必能做得到,如果这群人真要进去的话,冯晖是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