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大致方向(1/1)

张德兴在其所率领的民兵帮助下,一路几乎没有任何阻碍使其停顿地直捣黄龙,而看到对方的临时防御工事已然树立起来,且从工艺和技术水平上来看,敌方的城关不可谓不精致又巩固,好看又实用。

只是它所想要阻挡的对象错误了,硬是碰上了张德兴等鬼兵队队员这类人物。在鬼兵队的日常训练中,张德兴所学到的可不是长枪直入地自己去拆敌方的防御工事;

而是利用敌方在被追击的时候,因着急和慌忙而导致的慌不择路,从而来改变对方行进的方向,则让其自行将城关的夹口打开!

这不光需要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实现的,但也需要一个人作为领头来牵引更多的人来完成这一项工作,而张德兴作为上路军的头领,他所带领的部队所在的位置及其他本人在部队中的地位来说,他都是这项工作的直接行使者,这是毋庸置疑也是他责无旁贷的工作。

张德兴改变了他的作战方式,采取出手的同时还留下一手,即不再是每招每式都是朝着敌人的要害部位了。面对这只蒙古部队,熟悉了其作战的方式以及战斗的方法,又知晓了对方士兵的基本能力后,张德兴对付起来就很是得心应手了。

只要张德兴愿意,他想让蒙古部队的士兵往东,他们就不能往西,想让他们朝南跑,他们就必须面北,因为只要敢违背他的意愿或者有想法忤逆他的想法的。

只要有一点点地不顺从,或者是迟疑,张德兴手中的长枪便都会不偏不倚地刺中他们的脑门或者心脏、腹部等要害的部位。

反之则是,对于顺应自己心意而走动的敌军士兵,张德兴就显得仁慈太多了,只刺中他们的手臂或者脚踝,且还为了保证他们自己还有能动力逃跑。

张德兴还特地避开他们牵拉着马上僵绳的手,只伤它拿马鞭的手,反正马上的人都乱了神情了,其胯下的那匹马也别想求得安宁,张德兴及其士兵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一夜的高邮城,并不宁静。

它先是被一阵大火所打扰了清净,随后大地上,又是一场场打打杀杀、惨叫连连,即使是妇孺也被这场战争牵扯了进来,他们作为这场喧闹的直接受害者而非参与者,是最无辜的。

但是在今夜的高邮城,他们对世间混乱、繁杂的控诉,与对战争、战乱的哭泣地控诉与哀传久绝的叫声却是最为无助,没有任何效果的;

手无寸铁的妇孺是这样,年老体弱的老年人们也是这样,他们很多一辈子都是被束缚在农田上,老实巴交的农民,却因元末这场动乱而被战乱和争斗牵扯上来,成为其中的牺牲品。

牺牲品,无论是在政治博弈还是真刀真的要枪的战场斗争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或者,所有战争和博弈都是建立在“牺牲品”的利益被践踏的前提下,才会有一个最终的了断…..。

没有战斗能力的人是这样,有着战斗能力的人,也会是一个“牺牲品”,不由得谁来改变。

今夜的高邮城,注定不是蒙古部队进犯的好日子,因为他有着苏择东及其东振公司管理层的人带着强大的鬼兵队队员们镇守着,这便使得他们的对手日子并不好过了。

上路的六多名民兵有了一个张德兴作为其统帅,哪里还有“牺牲”的概念,都一股脑儿往前冲,没有任何顾忌地就蒙古部队逃亡的方向,有规律地将其一个个消灭;

张德兴、程泽亨等人鬼兵队老队员们的厉害之处可不仅仅在于他们自身的功夫强大,特别是能进入到东振公司管理层的那些队员们,他们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其带动能力也是他们能够得到苏择东、刘振明等人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则张德兴作为这一帮刚进入到管理层的二十名鬼兵队队员们的佼佼者,其能力在这场战争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

鼓起了狠劲、做出了预期的战术配合的六百多名民兵,又在与蒙古部队的几个回合的交战中都是大获全胜,其心理没有任何的害怕或担忧之外,其对张德兴的信任和崇拜也到达了另外一个层次和高度,这便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贯彻其所安排的作战任务!

撤退中的蒙古部队的士兵们被一批批接着一批地打退,且撤退的方向,还被张德兴及上路的六百多名民兵控制着,即只要与他们在上路面对面接触的,都是格杀勿论;凡是敌军的中路部队或者是下路部队有一名士兵敢到上路的,也都格杀勿论。

而苏择东领导的中路军,以及刘振明、程泽亨指挥的下路部队,也完全配合上路的张德兴领导的民兵作战,中路是控制性打压,只要蒙古部队的士兵不一个劲地往上路或者是下路逃跑,他们就不会下死手,只是让其奔袭得越快;

下路军的任务跟上路军的差不太多,只要蒙古部队的士兵老老实实地在中路跑动就好,只是下路军有了刘振明和程泽亨这两名东振府邸的大佬助阵,使其稳住了阵脚;

再加上,上路军的卓越表现使下路军的士兵也得到了鼓舞,则其进攻的能力也得到提升,部队的人员、兵器的损失自然也没有上路那么严重。

蒙古部队的士兵们就算再怎么的不济,他们也算是能上到战场上,能组织起一场正正规规的对抗战;

更何况还成功地占领了高邮城南门的部队,虽然他们使用的不是武力的手段,但就其部队的组织能力上来看,是没有一点问题或者是瑕疵的,这还跟蒙古部队的士兵们受到过专业的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在这一场硬碰硬的运动战当中,两支部队都是受到过专业的、系统的训练的,而蒙古部队的士兵们在此时此刻却是丑态百出地像是一个没有意识、也没有所谓的主观能动性被张德兴所领导的民兵所“驱使”,这还真得不得不将其归结为训练的目标和方式,以及人才、将才方面的原因上。 今夜,与苏择东、刘振明和程泽亨等人领导的三千名民兵打面碰面的运动战的对手是蒙古的部队,而不是蒙古部队。

这其中的主要差别便是其部队内部的兵种上的分配问题,即蒙古部队就是蒙古人的部队,部队中的从军官到士兵,都是清的一的色蒙古人。

而蒙古的部队,里边的士兵则不一定都是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甚至是被元朝廷划分为“第四等公民”的南人都有可能在里边,则这人员上的不一样所造成的部队的与其敌军的对抗能力方面、行动能动性、战术和战法的运用能力等都是大打折扣的。

但对于这个问题,元朝廷和蒙古军队两者都没有办法啊,毕竟高邮城是江南,方圆百里都是汉人或者是南人,南方再上边便是中原即后世中所谓的北方,则蒙古人想在这一块调令、指挥的都是蒙古部队,其成本和现实都不实际!

则换句话说,高邮城的张士诚部队和苏择东的鬼兵队、民兵等实则是在主场作战!

所谓的主场作战并不意味在高邮城内即汉人和南人所聚居的南方,就是一定是主场作战了,若高邮城已经被蒙古部队的千军万马攻陷了,其四周的城市、乡镇、农村等地方都被蒙古部队的士兵所占领了。

那么高邮城乃至南方不止不会再是鬼兵队及张士诚部队的主场,而成了沦陷地或是危险地带!

而真正意义上的主场作战则是需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且这三者不仅是缺一不可,且还是相互关联,互相作用的。

而苏择东、刘振明、张德兴等人便是占据了这三个极好的因素,在冷兵器时代,天气并不是战争的主要原因,毕竟是拿着铁制的或者是钢铁甚至是石头都会被战士或者是民兵们扛到战场上,则就不会像是火器或者是火枪一样,需要使用者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才能发挥其作用。

天气对火枪和火器牵制的作用一直持续到了清朝的末年,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今夜的高邮城虽然月亮被大火而冒出的浓烟给熏得躲进了黑云之中,尽管大有准备要下雨的意思,但就现在的战况上看,其造成的影响尚且是甚微的。

至于地利的方面,由于南方地区大概是平原地带,没有太多的坑挖地带,而南方虽然多山,但高邮城并不处于四周都被高且耸立山围绕的地带,则很适合骑兵与步兵的协同作战,只是蒙古的部队战斗力并不能胜任苏择东所带领的三千名民工那样的强悍,则其优势发挥不出来,就只能被其打的份!

人和方面,在张德兴的带领和鼓舞之下,已经调动起他们的斗志和狠心,即人和便在整个部队的高度调动之中,大致达到了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有了同一个目标的大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