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押宝(1/1)

再者说来,苏择东后边的聚义堂虽然没有项锋后边的项家势力大,财力广,而聚义堂隶属的明教而是在整个中原都很有势力,众多有头有脸的起义军打着的都是明教(或作白莲教)的旗号,其在广大的民间还是有很大的群众基础的。

所以他们纷纷“押宝”,大多则选择不再为张士德、张士信及其他几位张士诚的亲信说话了,也有少部分之前就与苏择东交好的大官员,纷纷站出来表示了对苏择东的支持,这便使得反对派的声音在变得如沙粒般渺小。

既然大局已定,且又得到了众人的呼应,张士诚便顺水推舟地将苏择东立案给确定了下来,将火器制作的相关事宜全权交由苏择东及其东振公司来完成,而自己则下令,从各地抽调三千名民兵,配合东振府邸的家丁们,对高邮城的恶势力进行清理。

至此,高邮城内的一场变革之风悄然吹起……

苏择东并没有等到张士诚给东振府调遣的三千人就位便开始了行动。

他先让自己之前在西街购买的十三个宅院的门市全部开张,所卖的物品则全部都是与项锋在西街开设的店铺对应,即五家衣服店,三家小酒馆以及五家铁匠铺。

而值得一提的是,开在西街的五家铁匠铺除了贩卖日常的铁器农具、刀具外,还卖起了少量的火器,以及钢刀!

苏择东考虑的是,东街的铁匠铺这几个月生意的火爆已经让高邮城的铁器生意趋于饱和了,东街的三十多个铁匠铺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一个月之前,都大多利用聚义堂的商队,销往江浙行省各地方,而现在在西街开铁匠铺,只是为了图个新鲜,招揽下固定的客户罢了。

其真正的营销目的还是要转向火器以及钢化物的买卖工作之中。

至于有所规模的酒楼以及说好的收购怡红院,苏择东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而不是应百姓们的刚需,可以先暂且放下,从而抽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投入到火器的研发与生产当中去。

再者,铜币和银两的制作虽然大部分不是由东振公司负责,但仍是需要派些人手前去监督与协助工匠们完成的,同时,苏择东还打算扩展商队及改变商队的路程,从而在江浙行省内,尽量完成粮食 的采购与搬运工作。

而改变商队的路程,这就意味着要切断南北之间的商业贸易,苏择东将这个议案在全体会议中跟众人交谈的时候,就遭到了空前的一致反对!

刘振明和宋此文作为东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他们便代表众人的立场与意见,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性在于:一旦切断了南北运输的商路,再度恢复或开辟就难了,要知道对这条线路有企图可不止聚义堂这一家,项锋的项家以及富甲一方的沈家,都是对这条路虎视眈眈!

其二,若是在这个时候切断了南北的通商道路,那前往大都的徐老爷子以及吴镇南、吕常信等人的回程及跑路等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的艰难;

再者,切断了南北贸易的线路,未必不会引起远在大都的明教众堂主的疑心,就算教主及教主的女儿信任,但那些长老们,那些仍与聚义堂敌对的堂口堂主们,他们可不会对此轻易地善罢甘休,因此而撂下了话柄,那可就令作教主的危难了。

这一次是苏择东考虑欠妥了,他一心想着倾尽聚义堂的全力,做好高邮城这边的工作,且想要与宗教势力撇开关系,就算因此与覃晓晴决裂,他也要这样做,因为他可不想宗教的势力过于庞大,庞大到在封建社会能干涉到皇权。

教权相对于皇权来说,对人心的蛊惑更为可怕,因其根基便在于人民,而只要教主有私心,那这块中华的土地上,定是大片大片的尸横遍野,这样的惨剧已经在五胡乱华的时候就上演过一次了,苏择东可不希望,因为自己想要改变这段历史而让宗教势力在此崛起!

则商队改道是可以改道,但不是全部改,则仍需要兼顾众多集团的利益,且普通的驿站马夫也是靠此吃饭的,少了东振公司这大部头,他们在荒郊野岭的,估摸着大半年也没有几个商队经过,而当官的或者当劫匪的又是刻薄到还要让他们这些做小本买卖的吐钱出来!

在西街抢占项锋的生意,集中力量发展高邮城,是东振公司转型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就要等到张士诚所为其安排的三千名民兵到位了,才能接着走第二步。

至于八个火炮以及三百枚火器的研发与制造工作已经全权交由刘振明与苏两三,去负责。

……

受到了张士诚的重视后,各级官员的办事效率就出奇地快了。

就在议案通过的第五天,当东振公司在西街的店铺都基本开张的时候,三千的民兵便达到了两千名,且数量大,质量也不差,这必定是官员们上下串通一气、“齐心协力”的成果。

而苏择东也不亏待他们,他主动为这些民兵们涨工资,且为其提供人身安全的保障金额,同时完善了奖励制度;

苏择东这样做的一方面是要树立东振公司福利好、人性化管理的标志,以取得民生,第二个方面则是让他们在为东振公司做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两千人一到位,东振公司转型的第二步便悄然开始了!

首先,苏择东先让蒋氏兄弟带领五百民兵负责高邮城东街和西街的巡逻任务;随后,安排苏五两和苏六两、蒋氏兄弟,应张士诚的要求,在城门口设好路障,排查每日进出城的人,且严格限制每日的出城人数,对进城的人进行排查,以防止有奸细出没。

而在排查之中牵扯到的利益关系过多,很多不法商人运输质量过低或者违禁的囤积物进到城内的时候,会先贿赂看城门的将士们,则苏择东便安排苏氏二人带着两百人镇守高邮城的东、北两个方向的大门,安排蒋氏兄弟负责西、南两个方向的大门看守。

蒋氏兄弟和苏氏兄弟对利益的追求比较少,而十分看重“忠贞”二字,则对苏择东尽心尽力地卖力工作的同时,其工作的能力及态度也得到了苏择东的认可,所以安排他们四人各带一百名民兵,前去镇守,苏择东还是很放心得下的。

在高邮城内部署好后,苏择东又安排宋此文、赵佑钱二人带领三百名民兵前往城北的几个东振公司名下的村落中,继续做好基层工作。

宋此文和赵佑钱二人得到这项任务后,相互之间也有交流,他们认为,要目前的乡村情况还是挺严峻的:

一是村民们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受到地痞流氓的压迫,对其威逼利诱与残酷打压的各种剥削手段敢怒而不敢言,则多现在的东振公司,除了少数人认可外,多数处于观望的态度;

二是外来务农人口的生活问题,由于当地的农民受到固有的思想束缚,认为他们在这块地里边土生土长,而这些荒地自然都属于他们的,但他们又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完成这些土地的开荒工作,却又对外来务农的人天然的排斥,大多将其当做农奴来对待。

这就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外来人口犯罪、农村环境变差等一系列的连锁问题;

三是当地村民们的素质教育问题;在未接触苏择东这个领导之前,宋此文和赵佑钱都不会关注到这点问题,则认为农民就是要守本分,耕种好那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至于思想建设以及文化素质培养等问题大可都为农业方面的建设让路!

但是跟苏择东接触的这几个月来看,这样的观念是十分落后和错误的,要是没有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建设,农业方面的建设永远都是落后的,其创造出来的价值也是受到自然、人乱等方面的很大影响。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宋此文还在会议结束之后,特意找到苏择东,说道:“苏堂主,你看看是否能多安排一些上过学堂的,或看过几年四书五经的民兵过来呢?我跟赵兄弟都有注意到,乡村的建设问题不光是农业生产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内在的人啊!”

苏择东很高兴,宋此文能这样认识是绝对正确的!

而且就连苏择东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农村与农业的建设问题,要先从民心与民智开始,而仅仅在自己身边忙活了几个月的宋此文却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二人再进一步商议后,便决定不怕麻烦地对先到来的两千名民工进行筛选,按照宋此文的说的要求,针对农村中出现的这几大问题,挑选出合适的人选来进行工作。

挑选人选一事,林林总总进行了三天,而三天过后,剩余的一千人也都到位了,则苏择东、宋此文等管理层的十多号人,又没日没夜地对这些民兵进行挑选。

而就在他们挑选的时日里,被俘获了五百名吴府的家丁全都刑满释放了,其中还有六十多号人相互间童工商量后,决定一起入伙东振公司。

苏择东当然是热烈欢迎,且与民兵们一样,让其进行笔试和面试的考核。

而这六十多号原来是吴府家丁的人,文化素质也不差,形象也算是端正,则全部通过了审核,成功地进入了宋此文的下乡队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