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九章 拒见丘吉尔
“嗯,这还像个样子,学坤,我知道你不是一个花心的人,我也希望,我们几个能白头谐老,我早就和你说过,在我之前,你的女人,我可以接受,所以,你也不必太紧张,现在一切国事要紧,我们回去吧。”
“好吧。”李学坤长出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与宋琼芳的对话,这让自己真的放松了不少。
二人进入了白宫之中,正看到宋美龄坐在客厅之中,显然在等李学坤。
“夫人。”李学坤叫了一声。
宋美龄放下了报纸,微微一笑,口中说道:“学坤啊,我一直在等你。”
“噢?夫人有什么事吗?”李学坤问道。
“嗯,丘吉尔正在美国访问,罗斯福总统希望我与他见一面,你说,这一面,我们到底是见还是不见?”
李学坤心中一动,丘吉尔也来美国了,这个死胖子,一向对中国并不是太友好啊,李学坤心里暗暗想着。
李学坤不断在脑海中回忆着丘吉尔对中国的所作所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远东部队在日本的攻击下一筹莫展,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全军覆没,缅甸、印度均告急。英国向中国请援。
中国在世界人民、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最需要的时候,没有退缩,派出的第一支远征军,10万中国官兵依靠简陋武器、在供养极差的情况下英勇作战,在面临绝境、在惨绝人寰的情况奋勇求生,同古战役与仁安羌战役,曾轰动英伦之岛,戴安澜将军英勇捐躯,自己获得英国皇家勋章。
而英国一直表现得极端自私自利,当中国远征军攻至缅甸仰光附近,就赶紧后撤。在整个缅甸保卫战中,英军没有作任何战略配合,甚至不向中国军队提供关于缅甸的任何信息,一心只想在中国军队掩护下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的失败自有英军的“功劳”。
5月10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广播演说中,大大赞扬美、苏在各战场中所起的作用,唯独对中国抗战,对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场中所做的努力包括为援助英军所做出的牺牲,只字不提。这就激怒了蒋委员长。
他指责说:“英人对我缅甸军队一切不顾,至丘吉尔的态度对我等于唾弃,以怨报德,徒有势利,而无信义!”
中国于1942年开始的废约运动,英美态度迥然各异。
英国还是一副殖民者心态,仍然抱残守缺。
1942年4月25日,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在给美国国务院的一份备忘录中,就美国同英国磋商立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问题答复说,目前这样做“不过是被看作一种软弱的结果”,因而主张在远东和平恢复以后再着手此事。
英国外相艾登当时也向美驻英大使怀南特谈过类似的想法,认为此时废约会在“中国引起误解”,“目前不是一个适当时机”。显然,英国的这种考虑主要是出于面子观念,要维护大英帝国的所谓体面。
在谈判过程中,中国力主应收回九龙,为此并据理力争。
但是,英国政府借口九龙租借地不在新约谈判范围,拒绝交还九龙。对于香港,更是不情愿归还。
英方立场顽固,甚至扬言即使谈判破裂也在所不惜。11月11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伦敦市政厅发表演说时表示了强硬的态度,宣称:凡属于英国者,他必保护之。
他不是为了解散大英帝国而出任首相,如果有这种事情发生,请另找他人办理。他决不放弃大英帝国的任何领地。最终中国未能通过谈判收回港九。
丘吉尔在1943年3月发表的演说中声称,他认为战争的进程应该是先打败德国,然后尽最后的努力来战胜日本,并说用不着使用对付德国的全部军队去“挽救”中国。在谈到战后秩序时,他说将由英、美、苏三大战胜国来商讨世界组织的建立,将中国排除在外。
这无疑是对中国极大的侮辱,丘吉尔是根本不承认,也不愿意给中国以大国地位的,所以,无论是蒋委员长,还是蒋夫人,对他的态度也并不友好。
所以,当李学坤听到罗斯福总统想安排蒋夫人与丘吉尔见面时,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我觉的,还是不见的好。”李学坤说道。
“噢?中正希望我与丘吉尔见面,可是英国人对我们的态度如此恶劣,如我见他,就如被打脸了还要赔笑脸,我是不会受这种屈辱的。”蒋夫人说道。
“嗯,如果夫人打定了主意不见丘吉尔,那么,要想一个好的理由。”
“是啊,到底用什么理由呢?”
李学坤心中一动,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如果丘吉尔有诚意的话,就让他上门来拜见你,因为你是女士,男士主动拜访女士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丘吉尔同意,主动上门,那么,夫人与中国都有面子,倒是可以一谈,但如果丘吉尔不来,那么,他连这点基本的礼仪都没有,那就没有见面的意义了。”
“嗯,很好,就按学坤说的这么办,有理有节。”蒋夫人笑着答道。
“我这就去见罗斯福总统,说明我们的意见。”蒋夫人兴冲冲的去交见罗斯福总统了。
果不其然,丘吉尔拒绝了亲自拜见蒋夫人的要求,英国人的傲慢一显无余。而蒋夫人也因此拒绝与丘吉尔会面,两方不欢而散。
蒋夫人的行为,是因丘吉尔面前表现出的傲慢态度,对他进行一个回击,作为反法西斯主力之一的中国不应该也不能太软弱。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也无可厚非。
但是宋美龄拒绝在华盛顿会见丘吉尔,拒绝去英国,使英国很伤面子。克里浦斯爵士认为这“非常不幸……恐怕即使蒋夫人现在要来英国,英王、英后和首相也不欢迎了”。
后来,1944年7、8月间,为修复中、英关系,宋子文访问伦敦时,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外交部常务次官贾德干都没有到火车站迎接,这种轻慢中国的一种姿态,也许是一种报复表示。英国政府的如此反应,倒证明了宋美龄当初决策的正确。
蒋夫人赴美已到了尾声阶段,李学坤也是收获颇丰,接下来的几天,他与江峰和徐曼曼几次会面,详谈了自己在美国的产业与未来的发展,为自己的未来做好铺垫。
而在三天后,罗斯福总统再一次会见了李学坤,罗斯福总统依旧由特别助理霍普金斯陪着在办公室再一次会见了李学坤。
罗斯福开门见山,对着李学坤说道:“李,这几天,我的公关团队对国会的议员进行了公关,效果很是不错,两天前,参议员特里提交了一个议案,要求美国再为中国提供二百个师的装备,这个议案已经通过,但是,二百个师的装备很是困难,但一百二十个装备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以美国的和生产能力,不可能一次性交给中国这么多的装备,这批装备,将分成数批运送到中国与太平洋群岛。
还有一件事,这批武器中,包括了大约一千辆的谢尔曼坦砍和两千辆灰狗战车,这可都是原来援助苏联人的武器,现在,都拔给你们中国人了。”
“一千辆谢尔曼与两千辆灰狗!”李学坤闻言大喜,如果这批武器真的能装备中国军队,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为什么有一部分武器要运到太平洋群岛上去呢?”李学坤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打算训练一批中国军队,然后让他们在太平洋群岛接收装备,如中国驻印军那样,这批军队在接受了训练与装备之后,直接在太平洋群岛投入对日本人的作战,以替换美国士兵,我想,这你可以理解,由我们美国人出钱与枪,你们中国出人,联合对日作战,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罗斯福讲的已经很清楚了,李学坤自然是明白的,不过,这些也是在自己认可之内,中国人要想得到装备,就必须付出自己的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想到这儿,李学坤说道:“这个条件,我需要上报蒋委员长,毕竟他是中国的领导人,不过以我想来,这个条件,他是可以接受的。”
“嗯,那就好,请放心,另外一批,大约一半儿的武器装备,我们会运到中国,直接装备中国军队,在中国打击日本人,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快的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去,我想,这更加符合中国的利益。”罗斯福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我有个要求,在太平洋岛屿上,坦克与装甲车的用处不大,那里需要的是更多的大炮,特别是舰炮与飞机的支援,轻武器上,多加配备火焰喷射器,至于贵国答应给我们的坦克与装甲车,在我国解放东北时会有大用场,所以,我希望将坦克与装甲车全部运到中国去武装中国的军队。”李学坤昂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