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专断之权(1/1)

借助水势?

稍微懂些河工的人都知道,所谓水势就是水流速度,可这需要落差,可是黄河出了三门峡之后是一马平川,哪里有什么落差?这个水势林昭该怎么借?难不成人为制造出落差?

“抬上来!”

林昭准备十分充足,随即有人抬上来一个大木盘子,上面有一条小水渠,里面垫着沙子,俨然是一个黄河模型。听说林昭在西北打仗搞出个沙盘来,众人都觉得十分新奇,莫非他治河也要用这东西?

“陛下,诸公,为了直观起见,我制作了这样一个模型,与黄河流水和泥沙状况十分相似。”林昭道:“如果水流加快,泥沙不容易沉淀,甚至还可以将本来已经淤泥的泥沙冲走。可是河北路全是平原,不过办法也是有的,我们可以人为制造落差啊!”

“难不成你要在黄河之上修筑堤坝?开什么玩笑?”小河渠上可以如此,但是黄河上似乎有些天方夜谭。故而林昭话音落地,立即有些嘲讽质疑。

“修整座堤坝不可以,但是我们可以修一半啊!”林昭笑道:“可采用束水沖沙之法!”

“束水沖沙?”

“没错!”林昭解释道:“所谓束水沖沙,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一边说,林昭便开始在模型上演示,很快就在河道一侧搭起半道堤坝,然后在上流注水。入水大出水小。水位也陡然间城外。故而另一侧出水口流速甚快。“河底”淤泥的泥沙也被冲起,随水流不断流下。演示十分只直观,清晰明了。

“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则南北堤两束之,冲中间焉,而中自深。如要淤滩固堤,则将此法反而用之,诸公以为如何?”林昭一句反问,顿时让观看的诸位大臣哑口无言。

许久才有一位工部以前治河的官员惊呼道:“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也。夫河性急,借其性而役其力,则浅可深,治在吾掌耳。威远侯如此办法当真是绝妙,黄河可治矣,黄河可治矣!”

如此庆幸之语可是说出了皇帝赵顼和许多大臣们的心声。黄河有办法治理自然是最好不过。诸公对林侯爷更是敬佩不已,也有人无比好奇。林昭怎地就这么有能耐?

“东阳治河之策诸位都看见了,可还有什么异议?”赵顼沉声问道。

五丈河边成为临时朝堂,此话一出,诸位大臣一片沉默,林昭各方面准备充足,几乎是滴水不漏,根本找不出破绽,如何反驳?毕竟这一套从策略到方法上,似乎比六塔河与原先的二股河方案要靠谱许多。

如此情况下,当年参与这两个方案的官员难免有些不舒服。对错不要紧,只要自己没错就好,北宋的治河政治正是体现在这些方面。只是林昭无可挑剔,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今只能期待工程失败,再行弹劾了,笑到最后才算是英雄。再者,摆明了官家是支持林昭的,这时候违背圣意可并非什么好事。

赵顼沉声道:“那朕欲委派东阳为治河大臣,可有异议?”

谁献策谁治河,这已经是传统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自然无人反对,何况根本找不到反对理由。

林昭暗松了一口气,这个麻烦却利益不匪的事情终于落到了自己手上。只是在场之人并无多少羡慕,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治理黄河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说有好办法和材料,却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一定能够成功。林昭到底年轻,只想着立功出风头,嘿!他这是玩火**。

不,应该是玩水寻死,吕惠卿和王雱心中都如此想到。林昭虽然经常挑战一些不可违的事情,可他的运道能一直那么好?至少他们两人是存了幸灾乐祸之心。

“好,那就这么定了!”赵顼朗声道:“林昭擢升为工部侍郎,负责治河一切事务。”

之前的工部侍郎因为治河不利已经罢官了,虽说都是侍郎,可兵部侍郎只是个徒有虚名的空架子,可工部侍郎就不一样了,是实缺。这下子,林侍郎的称呼算是名符其实了。

林昭并未着急道谢恩,而是欠身道:“陛下,治河乃国之大计,臣义不容辞。只是在此之前,有几个请求!”

“大胆,你这是要和陛下讲条件吗?”立即有跳梁小丑出来质问,认为林昭不识抬举。

“东阳说来听听!”赵顼倒是不以为意,治河乃当务之急,些许小事他不会多计较。再者,还要看看林昭说什么。

林昭沉声道:“首先,治河乃工程之事,须不畏天地鬼神之说!”

这一点很重要,仁宗时期治河,澶州一带要动工,却有上书说正好位于汴京上方。那里施工等于是在皇帝头上动土,影响帝王,这种无稽之谈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展。故而林昭早早就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防止有人在这方面找事。古代人迷信,这方面的虚妄之事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打个预防针才是好的。

“准了!”

“陛下,治河并一日之功,在这个过程中定会有所非议,臣的名声是小,但治河工程不可停,更不能朝令夕改,毁于一旦。今日已经论证,此法可行,诸公并无异议,希望日后依旧如此。”林昭沉声道:“若有一两年之功可初步见效,坚持十年之后,黄河水患就可能完全解决。”

林昭的意思很明确,要赵顼不要听信谗言,全力支持,否则治河难以为继。以前这样的例子可是不少,刚刚有点起色,便各种弹劾,断断续续,最终一事无成。赵顼对此都深有体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今众人治河无方,畏首畏尾,唯有林昭愿意并且有这个能力,自然该全力支持。这一次,赵顼是想要将治河当作一个纯粹的工程问题来做。

“东阳放手去做吧,朕相信你!”

“多谢陛下信任!”林昭续道:“还请陛下赐臣沿河专断之权!”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沿河专断之权?岂非意味着沿河黄河,一切与治河有关的事情林昭都可以专断?这在以分权著称的大宋朝简直就是惊天之语,多少也是有些犯忌讳的。

林昭却不管那些,直言道:“陛下,治河并非只是治河,也需要治沿河之人,治河在国之大计,若是被宵小之辈影响,谁也担当不起?”

这句话说到赵顼心坎里去了,他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封弹劾韩琦的奏疏。皇城司已经暗中调查,其中一些事情已经得到验证,故而赵顼又信了几分。治河牵涉到的事情太多,自然就与许多人利益紧密相关。到时候明着的反对,暗中使绊子,麻烦多了去了,林昭提出这个一点很有先见之明,否则在河北之地他可能寸步难行。

只是给林昭这么大的权力,若是他暗里地干坏事该当如何?故而赵顼多少有些顾虑。

林昭自然明白,当即道:“陛下可派御史或者信任之人随臣一道前往监察,不过……他们只负责观察记录臣的作为,直接奏报陛下,由陛下做主,治河之事不方便他们指手画脚。”

“好,那朕就准了,可赐你御剑一把,便宜行事!”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怎么样?犹犹豫豫什么事情能做好?非常时期,冒点险也是可以的。即便有大臣反对,赵顼也不以为意。

御剑,天子剑,林昭暗咐:这应该就是尚方宝剑的雏形了吧!

“东阳啊,黄河就交到你手上了,责任重大,还望你尽心尽力!”赵顼句句勉励,期望甚高。

“臣一定尽心竭力!”江山也是自己的,在治理黄河这件事情上,林昭自然会尽一切努力,这一点比其他人要强得多。治河成功将会获得无限收益,虽说那些尚来不及兑现,不过这沿河专断之权却是实打实的拿到了。

此去河北,有了这个“尚方宝剑”,便可横行河北,也就有资格和实力与韩琦一较高下。一方面是报仇,另一方面是借赵顼之手对付韩琦,让仇人内斗,想想都快意无限。最重要手中的权力,一下子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员,瞬间在大宋朝举足轻重,非同小可。

随后,御史台派出了一位素有公正之名的程学礼,赵顼也派出亲信的宦官黄怀信一同前往河北监察林昭治河。太宗年间就有内侍出任监军的先例在,故而宦官前往并不足为奇。正好是赵顼身边的人,亲自看着他也放心。

事已至此,算是定下来了,只等着大雨停歇,林昭便前去河北路开始治河工程。目前却不得闲,需要寻找合适的地点修建窑厂大规模生产水泥,以及制作铁爪龙和浚川杷,乱七八糟的事情也着实不少。

不过林昭而今是工部侍郎了,治河之事大于天,朝廷各部门都不敢懈怠,自然是全力配合。三司拨款,工部修造,枢密院甚至还调兵帮忙,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个时候,皇帝赵顼将林昭召入了皇宫。(未完待续。。)RT